张 翾,朱烈夫,柯水发
(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市,100872)
京津冀一体化由首都经济圈的概念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80多个县(市)。自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提出以来,三地政府都在沿着协同发展的道路而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自此,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是重点建设领域,这个自古山川相连,地气相接的“幽燕”地区,经历了前些年的沙尘暴之后又饱受雾霾的困扰,空气治理,植被保护,水源地修复等一些列问题都需要三省市合作进行。因此,在绿色化浪潮的推动下,无论是三地生态环境治理的迫切性还是实施的可行性,京津冀林业协同发展战略都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必然选择。然而,林业协同并非隶属生态环境协同,还涉及到经济、交通、产业等各个方面。
目前为止,京津冀林业生态协同发展的研究较少,都还在起步阶段。胡鞍钢等[1]基于历史的角度,对八次清查中京津冀森林覆盖率进行了比较和原因分析,进而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合作和升级的实践经验。王铮等[2]对京津冀地区的原有森林和新造林的年碳汇量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了京津冀地区城市森林碳汇量普遍偏低。在产业层面,关于京津冀林业协同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有些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的研究值得借鉴。杜云飞[3]在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指出,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创新应建立在共同的利益诉求基础上,通过区域统一规划,促成区域内组织间深度合作,以及创新资源的自由流通和共享,进而实现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孙芳[4]等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背景,通过计算京津冀各产业的区位商与农业产业内部农林牧渔业的区位商的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三地三大产业中农业的比较优势。张敏[5]等立足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升级,梳理了京津冀三地农业发展定位和农业产业链运营现状,指出了京津冀农业产业链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京津冀农业产业链升级为目标,基于产业链环节对接与区内外空间联通,提出了京津冀农业区域协作的三种模式。然而,当前研究缺乏对林业资源现状和林业产业现状的比较分析,同时也忽略了京津冀林业协同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借鉴了京津冀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方法,系统地比较了京津冀林业各地的资源分布以及三地林业产业协同情况,强调了京津冀林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京津冀一体化以北京为核心,依托三地紧密的地缘关系、互补的自然资源、交通条件以及信息网络建立起内在的有机联系。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人们更加关心三地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此时林业的重要作用得以凸显,京津冀地区能否实现林业协同也成为了人们关心的焦点。从生态协同角度,本节对京津冀地区的林业资源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三地资源状况的差异为京津冀林业生态协同中实现优势互补提供了可能性,但目前还存在着较为严峻的问题亟待解决。
?
据历年全国森林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在2008年之前,京津冀地区无论是各省市还是整个地区,其森林覆盖率几乎保持不变,且处于较低水平(见图1)。在2008年以后,三地森林覆盖率都有了显著提高,并呈现出平缓增长的趋势。由表1可见,截止到2013年,北京市为京津冀地区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为35.84%,而天津市为京津冀地区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地区,仅为9.87%。整个京津冀地区森林覆盖率为23.3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变化与其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较强的一致性。然而,京津冀地区的林业资源水平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三者呈现出生态恢复情况不均衡、不同步的现象。河北省生态建设水平同京津差距较大,全省有11个设区市、172个县(市、区),总人口7000万人。河北省近一半的县森林覆盖率不足10%,人均有林地面积不足全国水平的1/2,且有380多万hm2宜林荒山荒地和低质林地需要改造。
据2013年国家林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见表2),京津冀地区的林木蓄积年均各类总生长量和总消耗量分别占全国比例1.79%和1.41%,所占份额较小。北京、河北、天津的总生长率和净生长率均高于全国水平,尤其是天津。北京的总消耗率略低于全国水平,河北的总消耗率略高于全国水平,天津的总消耗率远高于全国水平。从表中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天津、河北的采伐消耗率较高,枯损消耗率较低。
?
森林覆盖率的差异,与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政策制定有关。京津冀地区的林业投资额投入不均衡,既反映了顶层设计和协同机制的欠缺,也反映了当下生态建设以首都为中心的现象。尽管北京的森林覆盖率已达35.84%,但北京无法独善其身。特别是当前的风沙问题和雾霾问题,都使得京津冀林业协同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开展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等工程,使得森林覆盖率得到显著提高,但总的来讲,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依然较低。第七次全国森林普查数据显示,京津冀三地人工林在森林资源中的比重均大于天然林。其中北京地区人工林占69%,天然林占31%;河北省人工林占56%,天然林占44%;特别是对于天津市森林资源而言,天然林与人工林比重最为悬殊,森林中基本全部资源为人工林,其比例为95%。因此,从森林资源构成比例来看,京津冀地区的森林资源大部分是人工林,树木种类单一,缺乏生物多样性和涵养水土的功能,生态状况较为脆弱。
从经济林的角度来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林面积较少,仅占全国的5.02%,京津冀地区仅有果树林和实用原料林,分别占全国的8.77%和0.58%,天津地区仅存在果树林。
从用材林的角度来看(见表3),京津冀地区大部分用材林处于后备资源阶段,可采伐利用资源较少。特别是天津市,全部资源处于后备资源阶段。因此,加强京津冀地区的中幼林抚育工作刻不容缓,应加大营林投资力度,力求全面提高林分质量。
为了分析京津冀地区各省市林地资源的质量,将京津冀地区的林地类型划分为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其他林地(包括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和辅助生产林地)四类。据统计,京津冀地区各林地类型如表4所示。
?
京津冀地区林业资源中,有林地仅占55.65%,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其他林地的比重占近乎一半,森林质量仍有待提高。京津地区的有林地面积比重高于京津冀整体水平,而河北地区的林地分布结构虽然决定了京津冀林地分布的整体情况,但其有林地面积水平相对较低,需因地制宜改善林地分布结构。
天然林的林地类型主要分为天然林、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封育地。国家林业局提供的2013年数据可见,天然林的林地类型分布,河北与京津冀地区的林地类型结构较为一致,但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差异较大,北京市和天津市主要林地为灌木林地,依次占比60%和63%,河北省的主要林地面积为天然林面积(59%)。北京市几乎只由天然林地(40%)和灌木林地(60%)这两类林地组成,疏林地占比可以忽略,但京津地区均由三类林地组成,包含天然林、疏林地、灌木林地。其中天津地区疏林地面积占比6%,北京地区疏林地面积占比1%。
?
人工林的林地类型主要分为人工林、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封育地。由国家林业局提供的2013年数据可见,三地的人工林的林地类型分布结构较为一致。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人工林面积、疏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和未成林封育地面积依次占比84%,4%,4%和8%。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从用材林的角度来看,在后备资源中(包括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北京市和河北省大部分资源处于即可及阶段,天津市所有资源处于将可及阶段。在可采伐利用资源中(包括成熟林和过熟林),天津市无可采资源,北京市和河北省用材林主要处于即可及阶段。可及性反映森林经营水平。可见天津市与其他两地获得森林资源效益的可及度有很大不同。
林木按照林木权属分类可以分为国有、集体、个人和其它。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的林木权属结构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对河北地区而言,林木权属分布较为均匀,国有、集体和个人占比分别为24%,48%和28%,对天津市而言,大部分林木归个人所有(57%),其次是集体(31%)和国有(12%),对北京而言,大部分林木归集体所有(71%),其次是国有(19%)和个人(10%)。根据经营分类的原则,森林可以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京津冀地区公益林面积占59.83%,其中防护林占94.66%,特用林占5.34%;商品林面积占40.17%,其中经济林占55.33%,用材林占39.58%,薪炭林占5.08%。在现有结构中,公益林所占比重较大,充分体现了京津冀地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重,公益林的比重还应继续加大,商品林的比重应该适当下调,特别是要适当地减少用材林和薪炭林的比重。北京的公益林面积为69%,商品林面积为31%,天津的公益林面积为61%,商品林面积为39%,河北的公益林面积为59%,商品林面积为41%。可见在调整商品林和公益林比重的过程中,要实现京津冀林业协同,不能忽略河北省的生态公益林管理。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从乔木林树种结构来看,全国各树种结构的分布较为均衡。由于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京津冀地区的树种结构主要集中为阔叶纯林和针叶纯林。天津地区的树种结构最为简单,仅包括针叶纯林、阔叶纯林和阔叶相对纯林;从乔木林森林健康状况来看,无论是天然林还是人工林,京津冀地区整体的健康乔木林所占比例都高于全国水平。天津地区的森林健康水平最好,其次是河北,但北京的健康乔木所占比例很低,大部分森林处于亚健康状态,健康天然林仅占24.65%,健康人工林占36.89%,远低于全国水平;从群落结构来看,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完整结构的乔木林分别占49.13%,11.44%,40.29%。均低于全国水平63.46%,京津冀地区的林层结构基本上与全国水平类似;从受灾类型来看,京津地区的森林病虫害较少,北京地区仅涉及旱灾、其它灾害和森林病虫害、风折灾害,这与北京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和大风等气候密切相关。天津地区仅涉及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河北地区森林灾害相对较多,最为严重的是森林虫害和旱灾。森林虫害需要三地通力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目前三地正在开展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并签订《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框架协议》。由于华北地区较为缺水,旱灾的防治较为困难。
本节主要从产业协同角度出发,对京津冀地区的林业三大产业计算区位商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三地可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使得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
林业产业覆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各个门类。林业第一产业包含湿地产业、林业的培育和种植、木材和竹材的采运合计、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合计、花卉种植等产业,林业第二产业包含湿地产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家具制造、林产品化学产品制造等产业,林业第三产业包含湿地产业、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林业生态服务、林业专业技术服务等产业。
截至2014年,根据农业部提供的数据,京津冀林业产业总产值为1628.35万元,占全国的3.01%;林业产业总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2.45%;人均林业产业总产值为1473.22元/人,单位森林面积林业产业产值为3.20万元/hm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2.50:40.98:6.52。林下经济总产值为38.45亿元,仅为全国的0.91%;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收入76.20亿元,占全国的1.43%,直接带动的其他产业产值39.66亿元,仅为全国的0.53%。商品材产量为117.92万m3,为全国的1.43%。经济林产品总量1465.61万t,占全国的9.25%。该区花卉种植面积4.97万hm2,花卉市场327个,花卉企业1263个,花农4.06万户,花卉从业人员13.45万人,分别占全国的4.86%、7.31%、2.7%、2.98%和2.73%。北京和天津无锯材生产。河北省锯材产量和人造板产量分别为171万立方米和1660.95万m3,分别占全国的2.50%和6.07%。累计完成林业投资额345.43亿元,占全国的7.99%。单位林地面积投资额较高,为4136.69元/hm2。该区林业系统从业人员数3.53万人,在岗职工3.39万人,皆占全国的2.89%,在岗率为96.1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较高,为5.07万元。
为分析比较京津冀三地林业产业情况,选取2014年京津冀地区林业三大产业数据,通过计算区位商的方法分析比较三地林业三大产业的专业化优势。表5中分别列出了2014年京津冀三地林业三大产业的产值与区位商。对林业第一产业而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的区位商分别为1.55,1.76,0.91。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区位商均大于1,林业第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高,河北省的农业专业化程度略低于1,因此京津地区特别是天津市的林业第一产业具有相对优势,河北省的林业第一产业依赖于天津市与北京市;对林业第二产业而言,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的林业第二产业区位商分别为0.06,0.05和1.14。仅河北省的区位商稍大于1,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京津地区的林业第二产业的区位商都远小于1,与河北省有较大差距,可见京津地区的林业第二产业依托于河北省;对林业第三产业而言,三地林业第三产业的区位商分别为2.52,0.83和0.80,北京市的林业第三产业区位商远高于1,其林业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相比之下,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林业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不高。
从表6中的林业三大产业的比较可以看出,京津地区的林业第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天津的林业第一产业专业化程度最高,河北的林业第一产业专业化程度最低。对林业第二产业而言,仅河北省的区位商稍大于1,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京津地区的林业第二产业的区位商都远小于1,与河北省有较大差距。对林业第三产业而言,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林业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不高,北京市的林业第三产业区位商远高于1,专业化程度最高。从林业三大产业的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判断京津冀三个地区的优势产业分别为天津市林业第一产业比较有优势,河北省在林业第二产业上比较占优势,北京市在林业第三产业上占有优势条件。三地不同产业之间的优势为三地林业产业协同提供了可能性,正是由于各地发挥着不同的功能,需要通过跨区域合作来实现林业产业协调发展。但如何最大限度实现林业产业协同,还需要三地各尽其职,优势互补。
通过对比表5和表6中2013年和2014年的数据可以发现,除了北京市林业第一产业产值下降外,其它产值均呈上升趋势。天津市的第一产业占比最高,且区位商呈现上升趋势,充分说明了天津市的林业第一产业具有相对优势。从林业第二产业的数据来看,三地区位商均没有太大变化,仍旧是河北省占据相对优势。林业第三产业的变动较大,北京市的区位商显著增大,而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区位商显著减小,北京市在林业第三产业具有相对优势。区位商为选择主导产业提供了很好的量化标准,主导产业应该是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基本确定,北京市将林业第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积极开展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天津市将林业第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码头优势,开展林产品采运,河北省将林业第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主要开展林产品加工与制造。由此可见,京津冀地区呈现了较为明确的产业分工,这为京津冀产业协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国家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框架》确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明确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三个重点领域之一,集中力量先行启动、率先突破。首先,京津冀生态重点工程也在有序进行着。例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林业建设1.313万hm2,从总体上遏制了沙化土地的蔓延,明显地降低了京津冀风沙天数。另外,京津冀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工程也于2014年二月落实,共同应对由美国白蛾等有害生物引发的生态危害。同时,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三省林业部门也积极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北京市积极配合国家和市有关部门研究三地生态建设合作的总体规划思路和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了森林防火、林木有害生物等联防联控机制。为构筑京津冀绿色生态廊道,改善平原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区域生态一体化发展,北京市结合国家三北防护林、市级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以通向外埠的公路、铁路、河流及其周边等为重点,不断加大平原绿网建设力度,努力打造跨区域生态廊道建设精品和示范。
天津林业局于2014年8月29日出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京津冀三地将加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天津林业生态建设将围绕“两带、两环、三网、四区、七园、多组团”的总体布局进行,到2017年年底,全市林木绿化率将达到25%以上,基本实现“有路皆绿、有水皆绿、有城皆绿、有村皆绿”。
河北省林业厅着力建设京津保生态过渡带。按照《河北省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工程规划(2014-2020年)》,在京津周边等市造林绿化62.533万hm2。突出抓好主要区域规模化连片植树造林,推进洼淀退耕还湖。打造集中连片、相互贯通的大型城市森林带,构建环京津冀城市群森林圈。河北省启动实施环京津三个百万亩成片森林建设工程。2017年将继续加快国土绿化步伐,确保完成造林绿化28万hm2、中幼林抚育20万hm2。实施太行山、燕山绿化攻坚,加快建设京津保生态过渡带,搞好张家口冬奥会绿化工程,加快“再造三个塞罕坝”。抓好张家口塞北林场、承德丰宁千松坝林场、承德御道口林场植树造林。同时,启动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森林抚育经营。
2016年6月,国家林业局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生态建设规划(2016-2020年)》。2016年7月,国家林业局会同京津冀三省市共同签订了《共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生态率先突破框架协议》,印发了《京津冀生态协同圈森林和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三地生态协同推进的工作目标、重要领域、近期合作的重点工作以及建立的生态协同推进机制。
图2是对京津冀地区林业协同状况的一个汇总。河北省作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可划分为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海岸海域生态防护区、京津保中心区生态过渡带以及低平原生态修复区。目前的京津冀林业协同主要分布在京郊、津郊等与河北交接的地区,由图可见,三地正朝着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京津冀林业生态一体化而不懈努力。
中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必然会形成完善的协调机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为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提供良好的政策平台。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更成为了京津冀林业生态协同的重要突破口。京津冀三省林业部门积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有利于三地林业生态协同和林业产业协同保护机制不断完善。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等重点工程的实施,为进一步完善京津冀林业协同奠定了经验借鉴和制度保障。
通过对京津冀林业资源状况的简要分析,可见三地的林业资源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相似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导致了京津冀三地的天然乔木林、人工乔木林和用材林的优势树种较为类似,林木蓄积年均各类增长量和消耗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同时相似性也体现在三地林业资源存在的问题上:三地树种结构单一、群落结构不完整、风折灾害均较为严重;三地的天然林面积较少,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且大部分林业资源处于后备资源阶段,需要加强中幼林的抚育管理;三地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分布较为类似,均需增加公益林的营林投入来加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京津冀地区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一脉相承,如果能实现林业生态协同,就可打破单个地区林业资源的局限性,合力解决三地林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实现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然,三地的林业资源也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差异。尽管近些年来京津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都有所提高,且京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较高,但是由于河北省存在着营林投资不足的问题,近一半的县森林覆盖率不足10%,呈现出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尽管京津地区森林病虫害较少,但河北省的森林病虫害相对较多,由于森林病虫害的特殊性,京津地区很难独善其身,因此加强有害生物联防联治是京津冀林业生态协同的必然选择;此外三地的林木权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三地需要明晰林地产权,推动三地林业发展。
京津冀生态协同既存在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由于生态要素分割,林地经营细碎化等等原因影响了京津冀生态协同的有效性。并且由于经济社会水平的制约,造成三地生态体系建设不同步、政治经济地位不对等,进而使得三地呈现出长期非合作的“零和博弈”。在应对这些挑战时,国家应该加大对该区域林业重点工程的投资力度,重视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建设。在过去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京津冀地区的风沙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三地森林覆盖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在目前正在实施的京津冀有害生物联防联治项目中,三地都在发挥自身优势极力配合对美国白蛾等有害生物的防治。应结合京津冀地区后备资源较多的现状,合理安排中幼林抚育任务,应严格按照森林抚育规程、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等技术要求开展中幼林抚育经营,加大实用技术引进和推广,加强技能培训,强化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审批和施工监管,确保中幼林抚育质量。此外,三地还应调整公益林与商业林的分布结构,适当地减少用材林和薪炭林的比重,用材林发展应该让林农根据京津冀林业总体规划要求,在立地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自主选择。
京津冀同属一个地理单元,血脉相连,在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时更应同风雨共患难。所以,各行政单位的各个主体应该在自己管辖区内做到最好,同时与管辖范围外区域积极沟通协作,杜绝相互博弈,共同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维护生态基础设施,协作治理环境的跨界污染。在进行森林植被建设时,要根据当地的现状来确定造林数量,同时还要兼顾地区生态功能的需求来确定植被的数量和分布,提高有林地在林地资源的比重。此外,还应该进一步探索建立跨区生态廊道、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功能区,建立和完善跨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林业生态协同的配套机制。在三地林业生态协同的过程中,应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和注重政府协作,努力打破地理分割,实现京津冀林业生态协同。
通过分析京津冀林业产业区位商可知,三地的林业在三大产业中各具优势,而且均呈现出持续优化升级的趋势,这是林业产业协同的重要基础。北京发展第三产业并提供技术人才,天津利用港口优势优化加强第一产业,河北拥有更广阔的土地和林业基础资源,加工制造业发达,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是其发展方向。虽然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在构建林业产业链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与京津可形成产业互补的关系。京津冀分工明确,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协同发展,克服人才、科技、资源禀赋差异大的障碍。三地应共同面对市场差异、收入结构和需求的变化,形成优势互补的林业产业体系,以产业化、品牌化对接为重点,借助首都品牌林产品和龙头企业提升天津河北林业产业链经营的组织化水平,使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另外,促进区域林业信息化,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林业各方面的信息充分公开、流动和共享是协同发展得重要基础。林业覆盖了三大产业部门的各个门类,为实现林业的整体效益最优,我们要致力于从横向和纵向拓展产业链,并加强产业对接和产业融合,共同打造一体化的区域林业产业体系。
京津冀之间虽然有一定的产业联系,但远没有形成分工合作的产业空间结构,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局限于当地行政区的产业发展,着力完善自身产业结构。我们认为,应该以林业资源为切入点,同时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借助市场力量促进林业产业集群发展,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通过专有资源与通用资源的互动转化实现资源共享。
京津冀林业协同既充满机遇,又存在挑战。京津冀各地的林业各具优势,也各存问题;既有相似性也各具差异,三地的林业协同发展存在着广阔空间和巨大潜能。通过有效制定和实施林业协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京津冀林业发展的协同效应、联动效应、规模效应和聚焦效应,和谐构建京津冀森林生态服务体系和林业产业发展体系,持续提升京津冀林业协同治理能力,最终实现京津冀地区林业的共赢式协同发展。
[1]胡鞍钢,沈若萌,刘珉.建设生态共同体,京津冀协同发展[J].林业经济,2015(8):3-6.
[2]王铮,刘晓,朱永彬,等.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趋势估计[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8(1):84-89.
[3]杜云飞,连建新,张爱国,等.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视阈下的农业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9-13.
[4]孙芳,刘明河,刘立波.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1):63-70.
[5]张敏,苗润莲,卢凤君,等.基于产业链升级的京津冀农业协作模式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407-411.
[6]何玲,王军,董谦.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模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526-528.
[7]张云,张贵祥.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北为例[J].经济与管理,2009,23(3):63-67.
[8]连玉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共赢之路[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