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6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能戒除(滥用)畜禽抗生素的习惯吗? 福州丘陵地带,数英亩沙沙作响的竹林簇拥着一座小型养殖场。在中国,这类非同寻常的养殖场具有开创性——采取天然养殖方式。在工业化养殖行业工作多年后,孙先生(化名)希望创造一个以“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为理念的养殖空间。他梦想生产优质有机农产品,并打造让人们分享自然养殖理念的平台。该农场不使用抗生素,这里的猪和鸡的活动量很大。
孙的梦想与担忧与正越来越多使用抗生素、生长激素的中国养殖业有关。中国如今是全球最大的农用抗生素消费国,消耗量几乎是美国的8倍。研究发现,中国每年消耗16.2万吨抗生素,其中52%进入畜牧业。而在美国,畜禽每年消耗70%的抗生素,约1万吨。
在附近截然不同的另一养殖场,张先生(化名)正利用相对更典型的密集养殖方式大规模养猪。“无论生病与否,这里的每头猪一生都吃两次抗生素。我们尽量避免把抗生素掺入饲料,但许多养殖场都那样做,很普遍。”他估计药物约占饲养总成本的2%至10%。“如今所有人都在使用抗生素,利润驱动一切……”
养殖场大量使用抗生素被视为(如今)细菌抗药性猛增至关重要的原因。2015年复旦大学对1000名江浙沪学童进行尿检发现,60%尿样至少含有一种抗生素,25%含有两种,其中一些药物仅能用于畜禽。研究发现,儿童时期暴露在抗生素环境下会导致肥胖风险增加2倍。环保人士说,中国政府正缩减获批的畜禽抗生素名单,但养殖场仍能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获得并使用抗生素。
如今中国猪肉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一半,鸡和牛的养殖量也缓慢攀升。政府在努力解决抗药性问题。北京正大力打击养殖业中常见的预防性用药问题。
但说服众多养殖场停止使用抗生素并非易事。张说:“尽管有些抗生素已被禁用,但一些养殖场仍在(偷偷)继续使用。”孙坚信政府会迅速解决问题,但他对未来(的评估)很现实,“政府正密切关注这种现状。他们需让养殖户了解滥用药物的危险,需树立典范。政府已开设培训课程、张贴宣传画并制定新证书。但执行和监控将是最大挑战。”▲
(作者夏洛特·米德赫斯特,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