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煊
(玉环市中医院 皮肤科,浙江 台州 317600)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是由创伤伤口不断排出大量的分泌物,刺激创口周围的皮肤,引发多形损害。大多数用激素、抗过敏、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可痊愈。现将玉环市中医院接诊的1例小腿溃疡引发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患者,男,73岁,因“右小腿肿胀流脓5个月,皮肤瘙痒伴渗液半个月”,于2017年12月21日来诊。患者5个月前劳作时右小腿胫前皮肤被毛竹戳伤后,局部皮肤破损流血,未引起重视,局部皮肤逐渐出现溃烂,少量渗出,自行口服阿莫西林,外用“消脂隆”,诊所换药等治疗,一直未愈。半个月前创面周围皮肤出现瘙痒不适,自行搔抓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渗出。患者平时体健,无糖尿病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均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为6.8×109/L,中性粒细胞为3.79×109/L,局部细菌培养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生长,药敏提示对头孢敏感。专科检查:右小腿中下段胫前可见一3.0 cm×5.0 cm左右的溃疡创面,表面有黄色污秽物,周围皮肤可见颗粒状隆起性丘疹,周围绕以20 cm×10 cm左右的暗红色斑片,表面有渗黄色液体,结痂和鳞屑皮疹最外围伴有轻度苔藓化(见图1)。病理检查显示,创伤组织中见多量炎性坏死物,其间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另见少量角化物(见图2)。诊断:右小腿皮肤溃疡,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图1 治疗前右小腿外观
图2 右小腿创伤组织的HE染色结果(×200)
治疗经过:根据细菌培养给予敏感的抗生素和抗组胺药物抗过敏止痒。局部用利凡诺尔湿敷渗液部位,益康唑外涂每日2次,溃疡面辅于爱可欣凝胶生肌处理,治疗3 d后,局部皮肤干燥,疼痛明显减轻,创口收敛,脓液明显减少(见图3)。治疗20 d 后,创面恢复,基本痊愈。局部留有色素沉着,改用喜疗妥每日2次外用,现色素沉着有明显消退。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常发生于感染伤口附近包括外伤皮肤感染、溃疡、脓肿破溃、瘘管、糜烂、褥疮等,是细菌产生的毒素或其分解物引起的湿疹样皮炎,属于自身敏感皮炎的特殊类型[1]。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据相关文献报道可能与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的I型和IV型变态反应有关[2],又有研究显示,表面细菌抗原性能促进皮肤中细胞毒性反 应[3]。所以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临床表现为发病前常有慢性细菌感染病灶。在感染灶附近可以有皮肤发红,密集的红色丘疹、小水疱、脓疱和鳞屑等多形疹。诊断传染性湿疹样皮炎要根据外伤感染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症状发生演变过程,结合湿疹样组织病理变化、细菌培养(培养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治疗要根据早期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理抗生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在治疗感染病灶的同时要合用抗组胺进行抗过敏治疗[4]。局部根据皮损情况可以选用相关的外用制剂进行治疗[5]。
图3 治疗3 d后右小腿外观
[1]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717-741.
[2] 王国江, 顾军. 小鼠背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建立[J].中国职业医学, 2004(1): 17-19.
[3] 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高级教程[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202
[4] 宣暄, 吴玲剑, 李秉煦.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泛发性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4(10): 737-739.
[5] 王江, 蔡翔, 王首帆. “紫黄洗剂”治疗创伤性传染性湿疹样皮炎40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 2010, 42(5):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