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本刊编辑部
作为一个70后,小时候经常听到老师意味深长、又有些无可奈何地对父母说:“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太调皮。”曾经,“调皮”这个词几乎是戴在所有男孩子头上的一顶帽子,家长们甚至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调皮的孩子聪明。一旦淘气过了头,闯出祸来,大多是爸爸出面,有时拎回家,有时就在人前狠揍一顿……这些事对孩子而言也许一眨眼就过去了,毕竟孩子的世界总是简单且纯净的。
那么,今天在网络上对熊孩子的声讨,就很值得思考。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发生交集,孩子怎么就变“熊”了?
人们讨伐熊孩子,一是因为打扰和破坏了公共秩序,二是顽皮捣蛋。对这样的熊孩子,说实话,并不那么讨厌。相反,较之从前爬树上房、追猫逗狗、举着弹弓乱打一气的孩子们,现在的孩子显得太安静、太依赖大人。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好不容易从书桌前、从电视前、从手机前把孩子拉出来,难道还要让他们喊着“一二一”走路吗?当然,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城市,公共空间已经变得越来越狭窄,当人们都想自由地享受那本不多的公共服务时,孩子们哪怕是并不过分的喧闹,都会被视为一种打扰。精明的商人其实早已发觉这个矛盾,否则,如今的大型商业体内,就不会不约而同地开辟出专门的儿童游乐场地。但细细一想,这好像是把孩子从家这小笼子拉出来,又送进另一个比较大一些的笼子里,对孩子们似乎还是不够公平。
有人会反驳,你说的只能算普通熊孩子,真正的熊孩子可是生活中不得不防的“危险生物”。他们总是熊事不断,甚至对他人造成经济损失和身体伤害:他们割安全绳,导致施工者悬于半空;恶作剧划伤豪车,使家长面临巨额赔偿;还有的熊孩子乱用公交安全锤、乱按地铁制动按钮,甚至逼停火车,威胁着公共安全……
我也听说过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熊孩子。这个男孩八岁,他有个不到两岁的弟弟,他家六个大人严防死守,因为连杂货店的老板都曾亲耳听过,他很想把弟弟弄死。因为太闹,家长不停地给他换幼儿园、学校,都没待多久便被退回。这孩子在家的日子想必也不好过,因为整个小区的人常听到他被家长打得鬼哭狼嚎。但是,没有人能管得好他,父母对他已经绝望,只求他不伤害弟弟。
那么,对待熊孩子,成年人应该怎么做?是严厉管教棍棒出孝子,还是和风细雨以德服人?网上有句流行的话,叫“熊孩子和杀人犯之间,隔着一个熊家长而已”,这话有多少道理,各人应该自有见解。
上小学一年级时,我特别喜欢班上一个同学的父母,他们说话柔和,行事利落,透着一股令人舒服的文化气息。然而,这个同学却是班上最招人讨厌的孩子。上课闹堂,下课对他遇见的几乎每一个同学都会动手动脚。终于,有一天他在班上引起公愤,大半个班的学生,有男有女,一起把他从教室追打到他家门口。不久后,这个同学就没来上学,老师说他治病去了,我平生第一次听到这么一个词:多动症。
前不久,我和一个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朋友聊天,他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工作虽然繁重,很多无用的工作占掉了老师大部分时间,但老师仍要有意识地让自己安静下来,克制自己的偏见,仔细而持续地体察一个孩子的状态,很多时候,一个孩子并非多动症,而是无意识地冒出鬼点子,想都没想就干了,或者是想获取关注,或者是他向你发出某种信息,而你没接收到,孩子生气烦躁了。孩子的缺陷显而易见,而老师自己的缺陷确难以自查,这时老师拥有绝对不许孩子辩驳的‘权威’,是可怕的。”
如果成年人都能像这位朋友一样去思考,熊孩子的问题或许不会变得那么可怕。
张泓(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
规矩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以及对外部世界的确定感。懂规矩的孩子会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会有更多掌控,对外部环境有更多体认,因此他们会有更多的自主性和行动的自由,也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融入群体。
“熊孩子”是对还没有学好规矩的孩子的别称,是一种不少见的现象。有的家长自己就不懂规矩,孩子有样学样,自然也不懂规矩。有的为孩子建立规矩时,前后不一,同样的动作今天可行,明天就要被惩罚。或者家长意见不一致,一个同样的行为,爸爸不允许妈妈允许,甚至在爷爷奶奶那里还会被欣赏。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甚至非打即骂,这样的孩子在父母面前会比较守规矩,但他们的守规矩不是源自内心,若严厉的父母不在现场,有可能更倾向于违反规矩。
孩子的各种捣乱,其实是在用行为试探自己被允许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如果家长一直没有给孩子设定明确的边界,他们会用各种出格的行为一直试探下去。
给孩子建立规矩,是个技术活,既不能过度死板没有一点弹性,也不能宽限无边,朝令夕改。“温和地坚持”既是原则也是方法。“温和”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有利于孩子在内心建立起规则;“坚持”则保证了规矩的存在与有效。当然家长意见一致、前后一致是必不可少的。对年龄尚小、逻辑思维还没有形成的小孩子来说,犯规时家长讲太多的道理,因为不能被孩子真正理解,也就没有作用。给他们立规矩应该简单明了可操作,让他们具体地知道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而对孩子肯定与批评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告诉孩子,不要觉得孩子小听不懂,他们对父母的感受一定会非常在意。由此他们会懂得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边界,会知道自己的守规或者违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什么,有利于孩子在内心建立起规则意识。
夏新红(湖北省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多动症,医学上也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之一。有报道,学龄期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3%-5%,目前较多学者认为它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吻合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这三个核心症状。
是不是顽皮好动的“熊孩子”,都是多动症呢?
也不然,多动≠多动症,顽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能盲目地给这个年龄阶段活泼好动的孩子随便就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但如果你家的孩子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征,那就该提高警惕了:
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注意力稳定性的持续时间为:5-6岁的孩子可维持约10-15分钟;7-10岁的孩子可维持约15-20分钟;10-12岁的孩子可维持约25-30分钟;12岁以上可以维持30多分钟。
当超过与年龄相称的注意力稳定性持续时间时,大脑就会因葡萄糖供应不足而形成压力,这时他们就会停下手中的事情以使大脑得到休息。
多动症患儿就不一样了。他们一方面表现为注意力差,即他们很难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持续的时间比同年龄的孩子要短。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现为无意注意亢进,即他们在做某一件事时,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但对于他们所感兴趣的游戏、少儿节目等,则能聚精会神。因此,很多多动症患儿家长常会说:“注意力缺陷?不可能啊,他一玩起游戏或看起动画片来可认真了。”
活泼好动、调皮捣蛋、对新鲜事物或陌生环境充满各种好奇、活动量大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正常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还是可以自我约束和控制的。比如,他们可能在家活泼好动,但去到陌生的地方或公共场合时,他们就会平和一点。
多动症患儿常在不合适的场合也过于活跃。比如他们可能会在幼儿园时很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总是小动作不断,话多且容易插嘴或打断别人说话,甚至离开座位在教室里奔跑打闹。同时,他们的活动又是缺乏目的性的,要他们由始至终地完成某一件事,对他们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多动症患儿常对不愉快的刺激反应过度,不分场合,不顾后果,心血来潮想干吗就干吗等。他们的易冲动看上去常像“明知故犯”,尽管因此常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但他们仍是屡教不改,令大人们很是头疼。
总之,家长在碰到“熊孩子”时,既不能随便给他贴多动症的标签,但也不能忽视,最好是交给专业医生去判断。
一旦确诊为多动症,需要老师、家长和医生共同参与,采用心理支持、行为矫正、家庭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措施,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美国,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老师都会立下许多“教室规矩”,这些规矩多而繁琐,大到不许打人、骂人、毁坏公物,小到洗手的方法、坐姿、餐桌礼仪、玩具的摆放方式等。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老师会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妥协。
在校外,90%以上的美国家庭都会采取“计时隔离”的方法来约束孩子。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如骂人、抢东西等,家长会要求他暂停手上的活动,一个人冷静一会儿。有些父母会专门设立“计时隔离椅”,椅子上还写着一行字:“请想想你本人的行为,不过别忘了,我们爱你。”
如果孩子犯了错,澳大利亚父母的惩罚措施以“不伤害”为前提,通常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冷落,比如一周之内不允许看电视或三天之内不许上网玩游戏,当孩子得不到喜欢的东西时,就会意识到自身的问题;第二种方法是运动,如果孩子在上学期间早起后没有收拾好床铺,父母会罚他们绕着湖边跑一个小时,有时爸爸还会陪同跑步,这样既锻炼了身体,也让孩子长记性。
日本有一种文化叫“不给别人添麻烦”。除了家长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锻炼、让他们更独立,学校也在强化这种观念。例如,孩子们要轮流到食堂值班,给同学们打饭;严格执行值日制度,扫地扫厕所扫操场。这样,孩子不仅学会了“不给他人添麻烦”,还会主动去服务他人。
早在孩子尚不满周岁、只能在婴儿床上乱爬时,德国家长就会用手势等肢体语言让孩子明白:婴儿床边上是危险区,摔下去会很疼,然后要求孩子不能越过用枕头或被子搭建的“边界”。这也是孩子出生后接受的首次“规则教育”。在许多场合下,监督孩子是否遵守规则的人不一定是家长,德国父母更愿意让孩子自己担任这一职责,渐渐地,孩子们会在没有家长说教的情况下,自觉地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