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秭归盆地北缘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保存条件

2018-06-21 01:17谈红梅吴先文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年2期
关键词:牛蹄秭归平均值

谈红梅, 吴先文

(1.湖北煤炭地质局,湖北 武汉 430021; 2.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湖北 武汉 430021)

湖北宜页1井探气成功,拉开了湖北省页岩气勘查的新篇章,从而也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者对老地层中页岩气成藏研究的兴趣。本文依托《湖北省秭归盆地及周缘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根据露头剖面、钻井岩心采集的样品及化验分析数据,对研究区内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生气、储气能力、构造及保存条件进行研究,从而探讨页岩气地层、构造与保存条件之间的关系,为该区页岩气资源勘查提供依据。

1 地质概况

1.1 地层特征

研究区内出露的地层较为齐全,由老至新、从太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层系主要有四套,分别是下震旦统陡山沱组(Z1d)、下寒武统牛蹄塘组(∈1n)、奥陶统—下志留统龙马溪组(O3S1l)、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3d),这四套地层在研究区均有出露,只是埋深及厚度各不相同,而牛蹄塘组是四个层段中最厚的,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2 构造特征

秭归盆地位于大巴山构造带的东段,是侏罗纪发育较为完整的陆相沉积盆地,北接神农架隆起,东部紧邻黄陵背斜[1]。区内从左至右呈“川”字形依次发育有高桥断裂(①)、牛口周家山断裂(②)及水田坝断裂(③),主体构造线分别为北东向、北北东向、近南北向(图1)。

图1 秭归盆地构造纲要图Fig.1 Sketch map of Zigui basin1.侏罗系;2.三叠系;3.二叠—泥盆系;4.志留—奥陶系;5.寒武系;6.震旦系;7.背斜;8.向斜;9.构造带;10.断层;11.省界;12.河流。

高桥断裂呈北东向展布,早期南东盘下降,北西盘上升,中期表现为强烈的挤压逆冲,并伴随左行平移错动,晚期表现为以张性正断层为主的特点;断裂切割基底,对区内地层破坏作用较大。牛口周家山断裂呈北北东向展布,以逆冲运动为主,兼有左行平移的特点。水田坝断裂近南北向展布,为压剪性断裂,由于强烈挤压导致断层带岩石破碎,切割较深[2]。

2 牛蹄塘组页岩特征

2.1 牛蹄塘组页岩岩性组合特征

2.1.1 岩性组合特征

牛蹄塘组页岩主要出露于秭归盆地周缘的东部、北部,岩性组合分为三段。下段(图2-c、d)主要为深灰色中层状含碳质粉晶灰岩、薄层状含碳质泥灰岩,黑色极薄层含碳质粉砂质泥岩互层,厚度20~207 m;中段(图2-b、c)黑色薄—极薄层碳质页岩、粉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下部常夹含硅质白云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透镜体,厚度约65~215 m;上段(图2-a)主要为深灰色薄—中层泥晶灰岩,厚度约70~208 m。

图2 牛蹄塘组岩性组合Fig.2 Lithology combination of Niutitang Formation

2.1.2 富有机质泥页岩厚度分布特征

根据地震资料及本次钻孔结果,牛蹄塘组页岩厚度大,具西厚东薄的特点(图3),最厚达580 m,其中东部黄家河一带77 m。牛蹄塘组上段为碳酸盐岩建造,中段为碎屑岩建造,底部为含碳钙质页岩夹硅质岩及含硅质泥灰岩。牛蹄塘组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分布在下、中段。

2.1.3 埋深分布特征

依据研究区地震及本次钻探等资料综合分析,结合地质构造剖面,推测牛蹄塘组埋深分布特征整体呈现中间深,北、东部浅(图4)。秭归盆地最大埋深达10 000 m以上,盆地周缘埋深普遍在5 000 m以上,东部与黄陵背斜交界一带埋深分布在2 000~5 000 m之间,北部与神农架交界带埋深在1 000~5 000 m。根据已有勘探,表明牛蹄塘组在盆地北缘及东部相对较浅,是埋深适中区,宜勘探。

图3 工作区牛蹄塘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厚度等值线图Fig.3 Contour map of organic matter in rich shale thickness of Niutitang Formation1.剖面及编号;2.井位及编号;3.等值线及数值;4.地名。

图4 工作区牛蹄塘组埋深等值线图Fig.4 Buried depth contour map of Niutitang Formation in work area1.钻孔及编号;2.工作区范围;3.等值线及数值;4.地名。

2.2 牛蹄塘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本次共采集地表露头样46件、钻孔岩心样品35件,分析结果显示,牛蹄塘组有机碳(TOC)丰度最大值达4.72%,最小值0.26%,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0.94%~3.58%之间,平均值2.02%,总体达到高页岩气层标准。牛蹄塘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干酪根镜检分析12项,有机质类型为Ⅰ型。镜质体反射率(Ro)最大值达3.58%,最小值2.12%,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2.82%~3.20%之间,平均值3.05%,总体为过成熟阶段。

2.3 牛蹄塘组页岩储层特征

2.3.1 矿物成分

牛蹄塘组矿物成分取钻孔样16件,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和图5。主要矿物为石英、粘土矿物和长石,含少量碳酸盐矿物和黄铁矿。其中石英含量最小值18%,最大值55%,平均值42.4%;粘土矿物含量最小值4%,最大值25%,平均值14.7%;长石含量最小值为13%,最大值45%,平均值30.5%;碳酸盐矿物含量最小值为1%,最大值57%,平均值11.6%。总体表现为脆性矿物偏多,粘土矿物略偏少,利于页岩气的吸附聚集和压裂改造。

图6 牛蹄塘组残余原生孔隙发育特征Fig.6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sidual primary pores of Niutitang formation

表1 工作区富有机质泥页岩矿物成分统计表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mineral 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rich shale

图5 牛蹄塘组矿物组成含量图Fig.5 Content diagram of mineral composition of Niutitang Formation

2.3.2 岩石物性

(1) 孔隙度及渗透率。牛蹄塘组岩石物性分析10件,其结果表明(表2),岩石物性特征总体表现为低孔、特低渗透特点。其中孔隙度范围1.76%~3.56%,平均值2.625%;渗透率范围0.000 152~0.021 532 mD,平均值0.003 902 mD;岩石密度范围2.59~2.85 g/cm3,平均值2.676 g/cm3。

表2 牛蹄塘组岩石物性统计表Table 2 Statistics of rock property of Niutitang Formation

(2) 孔隙结构。①残余原生孔隙。牛蹄塘组仅在钻孔深部,样品中可见零星残余原生孔隙,整体发育很少。孔隙大小一般较小,普遍在1~10μm之间(图6),其主要分散于粘土矿物中的粉砂质颗粒间。②有机质孔隙。据Jarvie等人[1]研究,有机质含量为7%的页岩在生烃演化过程中,消耗35%的有机碳可使页岩孔隙度增加49%。有机微孔的直径一般为0.01~1μm,形态一般为蜂窝状、条带状、块状。牛蹄塘组有机质孔隙不发育,仅见少量条带状有机质孔隙,有机质孔隙呈不规则状,孔径较大,一般为1~10μm(图7)。③次生溶蚀孔隙。据研究,次生溶蚀孔隙在碳酸盐矿物含量相对较高时发育。牛蹄塘组碳酸盐矿物含量偏少,所以次生溶蚀孔隙发育较少,仅见少量粒内溶孔,为不规则状,大小为纳米—微米(nm-μm)级,其中有石英粒内溶孔、方解石粒内溶孔(图8)。④无机微裂(孔)隙。页岩中的粘土矿物碎屑是源区岩石粘土矿物特征的反映。在页岩的成岩过程中,存在高岭石、蒙脱石减少,而绿泥石与伊利石增加的趋势,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也是页岩中最重要的成岩变化。随着深度的增加,当孔隙水偏碱性、富钾离子时,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伴随体积减小而产生微孔隙。牛蹄塘组岩石中无机微裂(孔)隙很发育,具有随着深度增加,微孔隙增多、宽度变大的趋势(图9)。

2.4 牛蹄塘组页岩含气性特征

2.4.1 岩心浸水试验及现场解析

取钻孔岩心(牛蹄塘组页岩)6块,共做浸水试验6次,均无气泡显示;同时进行6次岩心现场解析测试,也无气显示。

2.4.2 等温吸附

根据牛蹄塘组等温吸附室内试验分析结果,发现吸附气含量中等,吸附气最小值0.94 m3/t,最大值2.87 m3/t,平均值1.92 m3/t。

图7 牛蹄塘组有机质孔隙Fig.7 Organic matter pore of Niutitang formation

图8 牛蹄塘组粒内溶孔特征Fig.8 Characteristics of intragranular dissolution of Niutitang formation

图9 牛蹄塘组无机微裂(孔)隙特征Fig.9 Characteristics of inorganic fissure (hole) gap of Niutitang formation

3 牛蹄塘组页岩气保存条件分析

3.1 构造运动及构造演化

秭归盆地形成前后经历过多期次构造运动,具多旋回性。宜昌运动始于中寒武世,终止于早志留世,表现为沉降并接受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广西运动促使扬子陆壳抬升,从而缺失了晚志留世晚期和早泥盆世早期的沉积。海西—印支旋回以地壳频繁振荡为特点,共发生了柳江、淮南、云南、东吴、印支五次地壳运动,也结束了本区海侵的历史,转入陆内沉积阶段。喜马拉雅旋回发生在新老第三纪之间,其对本区影响较小。

3.2 牛蹄塘组顶底板

牛蹄塘组地层普遍埋深在5 000 m以下,具有埋深大、上覆地层厚的特点。其直接顶板是石牌组,厚达200~290 m,主要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泥页岩,为一套区域性盖层,总体封盖性好,且与牛蹄塘组为整合接触,有利于页岩气的保存。

牛蹄塘组直接底板为灯影组,为厚层的白云岩,致密坚硬,但溶孔、溶洞及裂隙等较发育,总体封盖性较差,为区域性较好的常规油气储层。

3.3 断层发育特征

研究区地理位置特殊,北与神农隆起相接,东与黄陵背斜相邻,造就了区内地层多扭曲叠加。尤其是高桥断裂和周口影像断裂深切基底,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具有多期次活动的特点,次级断裂发育,对储层及上覆地层均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从而增大了裂隙与裂缝,会导致页岩气不同程度的散失,不利于页岩气的保存。水田坝断裂为张性正断裂,对上覆盖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也不利于页岩气的保存,但影响相对前二者来说要小些。整体来看,高桥断裂以西,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小,加之牛蹄塘组埋深相对较浅,是相对稳定有利的区块。

4 结论

(1) 牛蹄塘组主要分布于秭归盆地及周缘的北部和东部,有东薄西厚特点,整体厚度大,有机质丰度较高,为页岩气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2) 牛蹄塘组有机碳(TOC)丰度平均值2.02%,有机质类型为Ⅰ型,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主要分布在2.0%~3.0%之间,为好的烃源岩,处于过成熟阶段。

(3) 牛蹄塘组主要矿物为石英、粘土矿物和长石,含少量碳酸盐矿物和黄铁矿。其中石英含量平均值42.4%、粘土矿物含量平均值14.7%、长石含量平均值30.5%、碳酸盐矿物含量平均值11.6%。总体表现为脆性矿物偏多,粘土矿物略一般,利于后期压裂改造。

(4) 牛蹄塘组孔隙度范围1.76%~3.56%,平均值2.625%;渗透率范围0.000 152~0.021 532 mD,平均值0.003 902 mD;岩石密度范围2.59~2.85 g/cm3,平均值2.676 g/cm3。岩石物性特征总体表现为低孔、特低渗透特点。

(5) 牛蹄塘组残余原生孔隙很少,有机质孔隙不发育,粒内溶孔少量可见,但无机微裂(孔)隙很发育,具有随着深度的增加微孔隙增多、宽度变大的趋势。

(6) 研究区构造活动对页岩气保存条件影响较大,二条大断层切割基底和上覆盖层,不利于保存。但高桥断裂以西区块相对稳定,是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好区块。

参考文献:

[1] 渠洪杰,胡健民,崔建军,等.大巴山构造带东段秭归盆地侏罗纪沉积充填过程及其构造演化[J].地质学报,2009,83(9):1255-1268.

[2] 姜福杰,庞雄奇,欧阳学成,等.世界页岩气研究概况及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J].地学前缘,2012,19(2):198-211.

猜你喜欢
牛蹄秭归平均值
湖北:秭归推广秭归脐橙手绘系列升级包装版式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拜年(外一首)
湖北:秭归举办秭归脐橙品牌推介会暨电商扶贫签约仪式
请 求
牛蹄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要点
供给压力大 郑棉“牛蹄”难持久
湖北:秭归脐橙品牌价值五年增长1.45倍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