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范恒
《春夜喜雨》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里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个单元的活动建议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欣赏诗歌。综合性学习里面的古诗和常规课程里的诗歌,教学是一样的吗?综合性学习是探究性的、实践性的、活动性的,我尝试着用探究、研读的方式带孩子们走进这场千古春雨之中。
一、借“流”造势,营造氛围
孩子读到六年级,背过的诗也有一些了,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正是“热点”,“飞花令”也成为孩子们了解的一种“娱乐”。
“孩子们,你们会背很多诗,可以玩‘飞花令不?今天,我们来一个‘飞雨令,分两组背含有‘雨字的诗句。”孩子们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说这是忧伤的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滋润的雨。渭城朝雨浥轻尘,柳色青青客舍新。这是清爽的雨。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洒脱的雨。
“说到写雨的诗,杜甫的《春夜喜雨》是上品。”这样的开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了解这首诗的好奇。
二、合作学习,完成保底
六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的学习老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主小组学习。小组学习的任务是:1.练习朗读诗句,小组检查过关,必须正确,有诗的韵味。2.利用课文下面的注解,和自己查找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弄懂诗的意思。
学生小组展示朗读诗句,合作完成诗歌意思的讲解,对不准、不合适、错误的地方师生一起纠错。读好、读懂的任务孩子们顺利完成,很有成就感。
三、紧扣“喜字,情境探究
在课后的赏析中,有一句话: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喜意却从文字中流露出来。这句话是谁说的?这喜意是从哪里感受到的?我找到了这句话的原句:“喜”字虽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作者浦起龙,科举落败后,潜心研究杜甫,写下创新之作《读杜心解》,这便是其中经典的一句。就从这句话着手,探究“喜”字,让这句名言成为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孩子反复读诗句,哪些词语中可以品出喜气呢?圈出来,写上自己的批注。学习仍然是以孩子为主。在品读词句交流的时候,继续以孩子的感悟为主,我只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
孩子们在品读“好雨”的时候,我提示孩子,读书要联系写作背景,为何是好雨呢?孩子们将诗句与自己找到的背景资料联系起来就明白:经历过久旱,深知春雨的珍贵,诗人才会无比欢喜。孩子们总结出:一个“好”字,一个“知”字,流露出作者的赞美、欢喜之意。
孩子们在品读“潜”字时,我调动孩子的积累,雨悄悄地下着,在谁的笔下有过这样的场景呢?孩子们想起了朱自清的《春》,我们在柔美的背景音乐下,读着朱自清的句子:雨是最寻常的……联系实际思考:成都四面是山,那里的雨常常夜晚而至,静静地下着,白天又天气晴朗,这种和风细雨与“花落知多少”的雨哪种更喜人呢,为什么?通过类比、对比,孩子知晓了春雨夜至,不扰人而润万物,让作者欣喜。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哪里有喜气呢?我相信孩子跟我的感觉一样,怎样才能让他们体会到“喜”呢?我用语言带着孩子一起穿越时空,化身为杜甫:听着外面的丝丝细雨声,“我”一阵高兴,这雨来得正是时候,于是,起身,推开门一看———看见了什么呢?孩子根据诗意自然地接着我的话说下去:
田野是———黑黑的一片。抬头看看,天空———乌云密布。往远处看看,江面———只有一点渔火。这渔火把四周、把天空襯得更加———漆黑。看到这乌云密布的天空,杜甫想———
孩子终于能领悟诗句中包含的云厚雨多,植物能喝个痛快的意思,也就体会到作者为雨水充沛而高兴、喜不自禁的心情了。
孩子们品读“重”字,我请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雨细细的,轻轻的,柔柔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除了植物们高兴,还有谁高兴呢?孩子们懂作者高兴,农民高兴。字句里的喜气自然而然就品读出来了。
四、情感共鸣,归纳写法
一场春雨让杜甫高兴不已,这高兴的背后还有什么?为了让孩子自己去探究,我引入了一首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郑板桥听来竹声是民间的疾苦声,那在喜雨的背后,我们能感受到一颗怎样的心呢?小组讨论之后,孩子整理出: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我提醒孩子,这和杜甫的人生经历是紧密联系的。我巧妙地引导孩子查找作者的生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等资料,加深理解。
品出喜气,理解情感,这就够了吗?不!诗歌的奥秘还只解开了一半。以“喜”字为中心,每一句诗都回扣到“喜”字,这种写法叫“切题”。读诗句,看题目,你发现除了切“喜”之外,还有什么?
孩子们的探究之路又开启了。切“春”,切“夜”,切“雨”。
切“雨”是怎样切的呢?视觉、听觉、联想……孩子们说着说着,豁然开朗。
五、仿写训练,拓展运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我们至今还在使用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着延续的关系,于是探究和运用又联系起来:
1.母爱绵长深远,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化的作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3.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她常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启迪。
先填空,然后仿写训练,独立造句。孩子们归纳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以形容潜移默化的教育、文化的熏陶,可以形容像春雨一样无私奉献的精神。相信孩子们将来在合适的时候,这两个词就会出现在嘴边、笔下。
六、再设悬念,延伸研读
品读杜甫的《春夜喜雨》,感知了切题之妙,感受了杜甫乐民、忧民之情。最后我又抛出了杜甫自我评价的句子:“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请孩子们课外找杜甫的两首诗读一读,探究杜甫的语言特点,顺势推荐杜甫的代表作《三吏》《三别》。
【点评】
1.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就该让孩子去体会去探究去自得。小组合作完成诗歌的朗读,理解诗意,自主探究交流含有“喜”意的词语,探究全诗除切“喜”字外,还切了哪些词,课后研读杜甫作品,探寻杜甫语言特点。这些环节都是从学生的视角,从学生活动的角度来设计的,让孩子在老师铺路搭桥的基础上,自己获得,孩子尝到了研究的乐趣,品到了探讨的甜头。
让孩子自己“自得”还体现在“类比阅读”。课中先引入了朱自清的《春》,通过诵读写春雨的句子,来理解“潜入夜,细无声”的境界,以文解文,老师不讲胜多讲。课中还引入郑板桥的诗句,让学生从直接领悟竹声是民间疾苦,到间接领悟喜雨是爱民,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这过程走得很顺畅,水到渠成。
课堂教学就是要提倡“自得”,把“自得”的必要性提到“终身教育”的高度来予以重视,并赋予时代的新内容。
2.研究性学习偏于理性,课堂很容易沉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开课玩“飞花令”营造愉快气氛;其次在探究“喜”意的环节,特别注意将情感带进去。在“品好雨、知时节”时,把写作背景做故事呈现,在品“潜”字时,引入朱自清写春雨的诗一般的句子。在领悟云厚雨足时,我创设情境,领着孩子穿越时空,去现场感受。在品“重”字时,学生想象在细雨中花木舒展的模样,感受花木的快乐,进而感受作者的快乐,农民的快乐,自然而然地领悟作者的情感,甚至产生共鸣。就连作者的介绍也是穿插在理解情感的环节之中,无痕的链接,不是某一种模式、定式的安排。研究性学习也可以是感性的。
3.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学完一首诗,会背,会默,会解,懂情,懂境,懂心,已经是很高要求了,如果还“能用”那就完美了。在备课时,我读到第二句时,自然就想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经过查证,“春风化雨”不是出自于此,但是这意思不在此说明,不借此学会,岂不白教。所以,在学诗之后,我又对此进行语用训练。这是对诗歌的一种传承,还是对学诗方法的一种提升,更是对其境界的一种延续,教至此处,真有一种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心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诗歌的教学亦应如此。在一种文化中浸染,在一种氛围中熏陶,在一种共鸣中拓展,在一种格局中延伸……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树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