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在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明确提出了语文教育“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016年9月部编语文新教材,更是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优势。在一年多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当生活在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社会中时,人们会背井离乡,远离自己生活的故土(如《土地的誓言》);会时时生活在恐怖气氛之中,担忧随时可能到来的生命危险(如《说和做》);会“任人宰割”(如《邓稼先》);甚至连学习母语的机会都失去了(如《最后一课》)……这些直观的材料,加上学生对故事发生背景的了解,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生活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不会被人欺侮,进而坚定了一种信念,我们是伟大祖国的一员,我们与祖国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产生爱国之情,知道作为一名中国人,最直接的爱国情感就是将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
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最苦与最乐》等课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敬业”之重要和必要,知道了敬业会给我們带来成功,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读《驿路梨花》《陈太丘与友期》等文,让我们明白诚信待人,人恒敬之;遵守承诺,帮助别人,则“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读《散步》《老王》等作品,会被其中尊老爱幼、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却不求回报的深情打动。
……
学生的感情,在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中得到了提升、得到了加强。这时我们结合综合性学习,以“天下家国”“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人无信不立”等为主题,广泛地在学生中开展“讲名人爱国故事,说我的爱国之路”“我给家人做件事”“班级演讲说诚信”等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简单可行的活动来了解,原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样可以通过实际行动践行。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颇有成效。活动之后,学生或有很多收获。有感,就要发出来。自然而然地,学生手中的笔就可以动起来,或记录自己阅读的收获,或写下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展望,更可以表达自己对创建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豪情壮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者很少直接对自己的学生说:你们可要成为好人啊。学生是从教师深厚而真挚的感情中体会到他的善良用心的。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孩子们并不喜欢,也并不太容易接受,但这种学生直接感受、参与活动并能“我笔抒我心”的活动,他们的接受程度很高,效果更好。
其实,2016年部编语文教材中能凸显“育人为本”的地方还有很多,各位同仁也还有很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薄之见,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