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课程资源,有效实施探究教学

2018-06-20 16:38谢政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外文本

谢政满

语文新课改以来,探究观念成为《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教学观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北京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21条改进意见》再一次强调“高中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批判的习惯”,同时主张“积极拓展、整合教学资源”。笔者认为,这里的“探究”就是师生在课堂上探讨一个又一个疑难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反思批判的习惯。同其他学科一样,语文学科的“探究式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师生在语文课堂中生成问题;学生结合相关材料分析问题;学生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发现,解决问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探寻到规律性的东西。由此可见,要有效实施语文探究,“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相关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环节显得至关重要。笔者拟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语文探究教学的一点粗浅见解,请方家指正。

法国学者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曾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互文性”的概念,她认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其基本内涵是任何文本都不能脱离其他文本,他们相互关联,彼此参照,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的演变过程。因此,只有把课文置于众多的相关性文本群中,在文本的相互映照下,课文隐秘的含义才能显露出来;学生也只有把课文与不同的文本语境关联起来,才能发掘出其隐含的含义。

一节《林黛玉进贾府(节选)》的小说探究课,教师要求评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深入文本思考,然后进行讨论交流,教师随堂指导提升。有的学生认为王熙凤富贵美丽,恍若仙子;教师认为其外貌确实很美,但从其“三角”造型的丹凤眼和“吊梢”的柳叶眉,能看出她的厉害狡黠。有的学生认为王熙凤除了富贵以外,还有一种高贵的气质;教师认为从其满身的金银珠宝能体会到她富贵外表中的俗气,因为“女子更要自然高雅,才是大美”。……整堂语文课上,师生的交流也可以算得上和谐融洽,教师的指导提升作用也很明显。但从整个课堂的探究深度而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教师并未完全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指导内容流于表面,说服力不强,学生理解不深。如果能适当引用课外资源,相信会大不一样。清代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说:清代言妇女美,在娇羞媚态,服饰上“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 文中王熙凤满头翡翠、环鬓珍珠、着极奢极丽之服,妖艳凌人,不正表现她生性奢侈、对荣华富贵无餍的追求吗?古代有一种说法:“三角眼”“吊梢眉”乃为“狡黠、狠毒、性巧、通变”之象。作者不一定相信迷信,但借此揭示王熙凤的性格为人——美艳的外表下包藏一颗丑恶的灵魂——也是很有说服力的。另外,教材选文中虽未记叙王熙凤阴险毒辣的相关事情,但《红楼梦》其他章节都有详细叙述,如王熙凤引诱贾瑞,害死尤二姐等事例都充分体现了其狡诈、冷酷、阴毒的性格……如果教师在探究课堂中充分利用课外其他文本资源加以佐证,就能增强说服力,辅助学生准确探究到选文中王熙凤的人物性格。

而华东师大一附中的文勇老师在执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引导学生探究文章“反复诉说”艺术特色的教学环节非常精彩,值得借鉴。在课堂进程中,他抛出一个探究问题:作者在文章六处提及自己“有话要说”“但是又无话可说”“但是,还有要说的话”。作者这样“反复诉说”有何用意?学生在文老师问题的驱动下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但拘于知识面的狭窄和文化底蕴的浅薄,还不能准确探究到作者的情感内涵。文勇老師抓住课堂良好的教学契机,首先补充介绍了鲁迅先生同年四月二十六日在厦门大学作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以及酒之关系》,让学生体会到鲁迅先生的情感、气质与魏晋文人的相似之处。接着开始介绍《晋书·阮籍传》中有关阮籍的事例:“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引导学生体会一位率真、富有才华的文人,只能用喝酒来麻醉自己、压抑自己的那种忧闷痛苦的内心。文老师还给学生补充了一首阮籍的《咏怀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引导学生体会其“耿介与求生矛盾,旷达与良知互争,悲凉郁结,莫可告喻”的深沉的痛苦状态,指导学生体味白色恐怖下的鲁迅先生类似的情感世界:面对刘和珍烈士的鲜血,作为老师他觉得有责任说,可是面对反动派肆无忌惮的屠杀又不能说,内心的悲愤不能尽情抒发,他又觉得心有不甘,觉得还是得说。文勇老师充分利用相关的文本资源,辅助学生深入文本研读,准确探究到了当时鲁迅先生那种痛苦忧愤的复杂感情。

关于语文课程资源,《课标》这样描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无论是课堂的教材、相关阅读材料,还是课外的时事热点、野史传说,都算得上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新版课程标准解析和教学指导(初中语文)》则进一步阐述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广阔性;而《课标解析》则拓深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它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到语文课堂中的主观元素。

教师在讲析李白《将进酒》时,要求学生查阅作家作品及背景资料,了解其早期意气风发、积极进取和后期矛盾苦闷、蔑视权贵的作品风格,为课堂深入探究文本思想内涵做好了铺垫。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物性格时,配以缓慢哀伤的乐曲,并导入电影《祝福》中放映其三次外貌描写的片段,为深入鉴赏人物创设了很好的课堂情境。教师在讲析王熙凤人物性格中引入清代李渔对妇女之美的论断,赏析鲁迅作品中“反复诉说”的语言特色时引入魏晋名士阮籍的史例,都能辅助学生准确深入地探究文本的内涵。……音乐、美术、电影等多媒体手段,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等相关材料,与课文有关的课外资源等等无疑是有效实施语文探究的重要课程资源,而教师尤其要关注到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课堂生成。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业务素质。语文探究课堂中,教师既是语文活动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又是语文探究学习中的参与者。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自身优势,二度开发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就某一核心问题深入探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理论联系实践,有效实施探究教学。

《〈论语〉十则》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的重要篇目。文中十则语录集中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但选文的十则语录编排相对随意,彼此间关联不够紧密,不利于学生实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二度开发教材,运用“主题归类”法,将所选材料中意义相关的语录编排在一起,就某个学生最有疑惑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使学生对一些概念和问题的理解不停留在表面,而理解其精神实质。在深入探究核心问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所选材料,适当补充课外直接相关、说得更清楚的材料,辅助学生理解分析。《〈论语〉十则》主要围绕孔子思想中“学习”“仁”“君子品格”三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这三个主题重组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例如文中第一、二、三、五则主要从学习的态度、要求、过程及意义等角度深入阐述了孔子关于学习的主张,但是这四则语录中并未提及孔子关于学习内容的阐述。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后,可补充《论语》中其他章节进行深入研讨,准确阐释孔子关于学习内容的主张。“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其他章节中的语录都涉及“学习内容”的阐述: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中,他认为“学”主要指“学”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包括“学”文化知识,人们应在良好的道德修养基础上学习文化知识,获得真知,用以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并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教师重组教材资源,运用课外资源就核心问题深入探究,才能真正领悟到文化经典的精髓。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要力求课内课外资源整合,既使课内资源效益增大,又使课外资源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二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但是,新课标重视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并非可以由此轻视课内教学资源,忽视对教材文本的深入挖掘。在语文探究课堂中,课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占主导地位,课外课程资源只是教师用来指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内涵的辅助资源。

曾经观摩过一节《项羽之死》鉴赏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文本后,抛出一个探究问题:有人认为项羽矜功自伐,刚愎自用,是一位有勇无谋的悲剧英雄;有人认为项羽重义讲信,坦荡无私,具有君子气度。你认为呢?请联系你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谈谈你的看法。探究问题一抛出,课堂立即热闹开来。学生众说纷纭,各陈己见。很多学生的答案算得上具有个性化的认识,却很少有学生联系文本深入理解,利用教材资源证明自己的观点。一节《项羽之死》文本人物形象的探究课,成了抛开文本空谈项羽人物性格的讨论课。离开文本资源而凌空蹈虚地探究,探究課堂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笔者在执教王国维《〈人间词话〉十则》时,有一节课的重点是探究“无我之境”的内涵。学生阅读完作者论述“无我之境” 的有关段落后进行讨论交流,课堂进程中生成一个探究问题: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呢?面对学生的课堂生成,我首先指导学生进入诗句原文(陶潜的《〈饮酒〉五首》和元好问的《颖亭留别》)语境中去体会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采菊”“寒波”二句表面上只是写景,实际上其间已分别融入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之情和元好问的离别之情,“物”“我”浑然相融,所以是“无我之境”。当课堂中又有学生提出诗中明明有“悠然采菊的诗人”“怀归自急的行人”,为什么是“无我之境”时,我进一步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无我之境”的概念:“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无我”,而是指诗中景物不带作者任何的主观感情及个性特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东篱”“南山”并没有染上“我”之色彩;“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后一句“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则表明:不管怀归人何等着急,“物态”依旧那么“悠闲自在”。就这样,利用课外资源,充分辅助学生巩固了对“无我之境” 内涵的理解:诗人为外物所吸引而达到宁静忘我的状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观察外物,外物以本来面目呈现于诗人眼底时,所营造出来的与物俱化的境界,就是“无我之境”。

教师指导学生立足文本,合理利用课外资源拓展延伸,辅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这样的探究课堂才是有效的探究课堂。

语文新课改进行了10年有余,探究式教学成为了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探究,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尝试、思考。准确定位探究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有效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才能使语文知识和能力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注:本文系“北京市中小学生名师发展工程”项目论文)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外文本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