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媒介形象的追溯与流变
——基于70年来《人民日报》头版涉渝报道的分析

2018-06-20 02:39
关键词:人民日报

黄 俊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商学院,重庆 400031)

一、引言

2017年,重庆迎来直辖20周年纪念。在此背景下追溯主流媒体中的城市媒介形象变迁,能够强化重庆人文历史底蕴,也能助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文化建构,城市媒介形象从来都不是凝固与僵化的[1]。在权威媒体的涉渝报道中,重庆城市媒介形象经过了哪几个主要的阶段?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流变?未来又将建构出什么样的重庆城市媒介形象?这既是一个历史命题、文化命题,又是一个城市形象品牌命题,还是一个传播命题,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2]、文化研究价值、城市品牌研究价值、传播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1946年5月15日创刊伊始,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便成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媒体之一。在其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其头版始终充分发挥着议程设置的功能,是树立典型引导舆论的第一要版,具有权威地位。从中国媒介生态环境的视角出发,不能仅仅简单把《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与关注的内容看成是媒介的话题生产,更应把这些报道内容看作是政府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或要求。《人民日报》头版的党性、政策性及立场性都很浓厚,其榜样宣传及舆论引导的意义非常重大[3]。对于报道对象来说,头版是宣传自我及展示成绩的重要途径,能够“登陆”头版,是极大的认可与鼓励。作为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城市一直是《人民日报》关注的重点,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树立了众多的城市典型样本。通过解读头版关于城市的报道内容,能够还原城市的发展历程,建构城市形象的变迁历史,反映特定时期主流媒体对该城市的话语建构体系[4]。本文拟研究《人民日报》创刊70年来头版涉渝报道内容,探讨其建构的不同侧面的城市媒介形象,并梳理重庆城市媒介形象的变迁脉络。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5]来分析研究《人民日报》涉渝报道。扎根理论由格拉斯(Glaser)和斯特劳斯(Strauss)共同提出,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主要从经验和现有资料出发,通过对资料系统化的归纳与整合,通过抽象思维来寻求芜杂资料与经验现象所反映的本质及规律。扎根理论的框架形成强调自下而上的建构,突出对资料的占有与分析,研究路径为通过感性认识达于理性认识,通过这一过程实现从经验向理论的跨越与提升。从符号学意义上说,扎根理论是对所掌握资料的一种译码过程,通过对现有经验及占有资料的破解及重新组合,从经验化上升为概念化,通过对概念的再抽象及整合,从中挖掘核心范畴。从研究目的来说,扎根理论是对现象的本质性理论的概括。本文依托扎根理论,通过对70年来《人民日报》头版涉渝报道内容的归类、整合与归纳,提出三个不同维度的重庆媒介形象。

本文主要采用传播学研究及文化研究常用的三种方法来展开研究,分别是内容分析法、大数据分析法和归纳法。内容分析法主要是对《人民日报》涉渝报道内容进行阅读与分析,大数据分析法是对抽取的数据样本进行梳理与统计,归纳法则是对涉渝报道的新闻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重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主流媒体中的城市形象变迁过程。

三、涉渝报道内容分析

(一)样本抽取

本文以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6)提供的70年来《人民日报》电子版数据为基础抽取样本。抽取时间以《人民日报》创刊时间1946年5月15日为起点日期,以2016年5月15日为截止日期,横跨70周年。为了研究及表述方便,本文以自然年为基准。检索版面为头版,检索条件以文章标题含有“重庆”二字进行检索,共检索出795条数据。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70年来《人民日报》头版涉渝报道的数据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70年来《人民日报》头版涉渝报道数量统计

(二)内容分析

为使研究兼具历史的宏观性与地域的本土性,本文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历程为基础,结合重庆自身的发展史,对70年来《人民日报》头版涉渝报道进行阶段性划分。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人民日报》创刊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二阶段为1950—1965年,也就是建国后16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三阶段是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时期;第四阶段是“文革”结束至重庆直辖前的时期,即1977—1996年;第五阶段是1997年重庆直辖后至今的20年。本文以此分段为基础展开研究。

1.不同阶段报道数量分析

从70年来《人民日报》头版对重庆的795篇报道样本来看,涉渝报道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01年,达到了33篇,大概每十天就有一篇关于重庆的报道上头版。其次是1951年和1954年,皆为32篇。数量最少的年份分别为1948、1967、1969、1975、1977和1990年,重庆在头版出现的频率为0。在不同历史阶段,涉渝报道数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消长状态。第一阶段,从1946年《人民日报》创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年中报道篇数总共为47篇,年均报道量为11.7篇。第二阶段,共和国16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0—1965年,头版涉渝报道数量为274篇,年均报道17.1篇。第三阶段,1966—1976年十年“文革”时期,头版涉渝报道数量17篇,年均报道1.5篇。第四阶段,1977—1996年重庆直辖前,头版涉渝报道数量138篇,年均报道6.9篇。第五阶段,从1997年直辖到2016年,头版涉渝报道数量323篇,年均报道16.1篇。

2.新闻关键词分析

根据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资料,每条新闻都有3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对新闻内容本身的高度浓缩与概括,其出现的频率反映了媒体对同类信息的关注度[6]。阶段期内,新闻关键词的集束式出现能够反映媒体的议程设置努力或舆论聚焦倾向。对于城市报道而言,通过新闻关键词的研究能够获知城市发展史的主(重)要事件,并可通过对新闻关键词的分析建构出城市形象的发展与流变。通过这些关键词能够管窥该历史阶段中城市的历史及形象[7]。笔者统计70年来《人民日报》头版涉渝报道的新闻关键词,从中抽选出现频率排位前五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在第一阶段,涉渝报道47篇,共列出141个关键词。排在首位的关键词是“解放军”,与当时的历史情境吻合。重庆1937年成为陪都,1939年国民政府正式迁都重庆。国民政府虽于1945年还都南京,但以法律形式规定重庆为永久陪都。这段历史在重庆城市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标识性意义,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识别性。这一时期,重庆是全国政治运动与斗争的中心之一,在第二次国共战争时期,解放重庆成为国共军事斗争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在争夺政权的斗争中,重庆解放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在第一阶段《人民日报》头版的涉渝报道中,作为解放重庆的主体,“解放军”顺理成章地成为头条高频词。在这一历史时期,《人民日报》头版记录的重庆的重要历史还包括国民党统治下风起云涌的民主运动及学生运动。这一时期“政策”“抗议”“国民党”“谴责”“间谍”等词成为出现频率仅次于“解放军”的高频词。而《人民日报》头版关注的另一个涉渝内容是中美关系。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成为了国共两党时代博弈的见证之地,也是承载中美关系的重要节点城市。作为时代政治传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美关系”自然成为头版涉渝报道的高频词。

在第二阶段,也就是从建国到“文革”前的16年中,《人民日报》头版涉渝报道有274篇,出现关键词822个。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生产”,达到了29次。这不能仅仅看作是《人民日报》对涉渝报道的议程设置使然,而是由重庆特殊的城市市情决定的。有了陪都的庞大工业基础,建国后重庆成为中国的六大工业基地之一。从解放到1954年成为四川省辖市时期,重庆是西南诸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共和国建设史上,重庆作为经济中心与老工业基地发挥了重要的建设作用。“生产”成为重庆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最突出的功能。由于新兴政权的建立,“工人阶级”成为城市的主人,因此成为继“生产”之后排位第二的高频词。其他与生产建设相关的关键词出现频率也较高,其中,“规划”出现15次、“职工”“节省”“技术”分别出现12次、“工厂”“产品”“钢铁”各出现10次。这些高频词与重庆的工业地位及社会发展建设紧密相关。而“钢铁”一词入围高频词前五,反映出重庆的重工业体系较为发达,成为城市宣传的品牌与亮点。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关键词是“庆典”。这一阶段,“庆典”以10次的高频率跻身前五位,展现出这一时期新生重庆的喜庆氛围及陪都遗韵。

“文革”十年是新中国社会治理历史上混乱的时代。“文化革命”成为时代的主潮,重庆必然无法独善其身。但漫长的十年,重庆只有17条新闻上《人民日报》头版,在时代的众声喧哗中,重庆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新闻关键词有5个,其中“革命”出现的频率最高,为4次,占所有涉渝新闻报道的22.2%。其次是“技术革新”“青年工人”“群众”“生产”,出现频率各为2次。也就是说,“文革”十年中,重庆为《人民日报》头版所关注的主要内容仍然是社会生产和建设。在以社会混乱及价值紊乱为主要时代特征的历史时期,重庆从权威媒体“淡出”,反而说明了重庆这座城市具有某种程度的理性。

“文革”结束至重庆直辖前的20年,重庆共有138篇新闻事件上《人民日报》头版,年均6.9篇,频率位次处于第二低位期。在权威媒体新闻场中,重庆处于一种较为“安静”的状态。这包括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区域核心地位的丧失。重庆在1954年失去直辖市地位后,划入四川省管辖,作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逐渐为四川省会城市成都所取代;此外,改革开放及国家发展战略重心的南移与东扩,使得作为传统老工业城市及内陆三线城市的重庆地位下滑。这一时期出现的414个新闻关键词中,排在首位的是“企业”,出现频率是14次,说明重庆吸引主流媒体的第一要素还是基于历史形成的工业建设。其次是“经济”和“生产”,出现频率各为9次,与时代的发展现状整体趋同。而排在第三、四、五位的分别为“农民”“改革”和“城市”,说明改革的浪潮已经在一个族群——农民、一个空间——城市中引发变化。

在重庆的城市发展史上,1997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当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牌,历史上第三次成为直辖市。和前几个历史阶段相比,《人民日报》头版中的新闻关键词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是“群众”成为了排在首位的高频词,出现频率为29次,反映出重庆对民生与民情的关注度大幅上升。“建设”则紧随其后,出现27次,表明重庆加速了城市建设的历史进程。排在第三位的是“改革”“经济”“移民”,出现频率各为15次。“工程”出现频率为12次,反映出直辖后新重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良好;“城市”建设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与改造都成为重庆的亮点;同时“创新”跻身前五,反映出这个内陆直辖市的发展理念较为前沿。

3.报道内容分类分析

分析70年来《人民日报》涉渝报道的内容,发现其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可以看到,报道内容的变化与重庆历史进程及社会发展历程相互映射,勾勒出重庆新闻生长点的变化图谱。第一阶段,也就是解放战争时期,重庆作为陪都深度卷入军事政治斗争之中,军事类及政治法制类报道占到了总体报道数量的八成以上。在16年建设时期,重庆则以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而成为主流媒体的报道对象,此类内容超过了报道数量的一半以上。在动乱的“文革”时期,涉渝报道大幅下降,从侧面反映出重庆遭受的影响不及其他城市严重。在“文革”结束到重庆直辖以前,涉渝报道以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为主,占比达到58.7%。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社会民生类新闻达到了13.4%。在第五阶段,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类新闻仍然成为《人民日报》头版报道的主要内容,但比例有所下降,而社会民生类新闻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总体来看,在五个阶段中,这些报道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军事类及政治法制类新闻随着历史演进及重庆发展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第二,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类新闻一直是《人民日报》涉渝报道的主流内容;第三,文化教育类、社会民生类、自然环境及生态保护类新闻呈现逐渐走高的态势,从中可以看出重庆开始进入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新轨道。

四、《人民日报》头版中的重庆城市媒介形象变迁

城市形象包括客观存在的物质形象,还包括媒体建构的媒介形象[8]。在城市营销与传播中,城市媒介形象是更为重要的形象,其是对城市脾性与特征的归纳、提炼与总结,是对城市价值高屋建瓴的抓取。新闻媒体中的城市形象不是直接明了的城市营销广告,是以新闻性为基础的事实呈现。分析和研究一定时段内的相关城市报道,能够勾勒出城市形象的阶段性特征[9]。但城市的媒介形象是多面向多维度的,在城市发展的历史演绎中是一种动态的存在。由于历史因素及时代发展等原因,《人民日报》对于重庆的报道因历史阶段的不同而使得报道重心不断转移,其建构的重庆城市媒介形象相应地几经变迁。具体来看,其中的三个媒体聚焦期分别建构了三个鲜明的城市媒介形象,即建国前的革命激情之城、百业待兴时期的建设之城、直辖后的新兴腾飞之城。

(一)建国前的革命激情之城

在重庆发展历史中,其作为红色年代的革命城市一直在中国现当代革命史与战争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0]。在第一阶段《人民日报》烘托与建构的形象维度上,英雄的革命之城是对这一时段重庆媒介形象的主要呈现。时代造就了重庆的历史担当。在革命战争年代,重庆开展了反抗侵略、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呼唤民主、坚守信仰的革命斗争,在颠沛流离物资匮乏的年代,成为了革命与斗争的标杆性城市,在城市吸引力版图中成为仅次于延安的城市,成为国共双方军事政治角力的核心城市之一。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由于国共谈判的失败,中国再次进入了以武力解决政治分歧的历史阶段。自1946年《人民日报》创刊至今,其映射出的重庆城市形象以军事政治面向为核心,建构出一座火热的激情革命之城。在重庆解放后的第三天,也就是1949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推出了《重庆介绍》一文,该文认为重庆是“西南诸省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可见,作为时代洪流中的中心城市,重庆的政治符号性意义居于其他意义之首。在这一阶段,《人民日报》对于重庆的报道多聚焦于各种政治运动,成为一座搅动中国政局的革命之城。这一阶段的重庆城市形象充满着火热的革命激情,是一个在中国现代史中苦苦挣扎、不懈奋斗、追求光明、呼唤民主、反对霸权、不屈不挠的,为生存、光明、独立、解放而斗争的城市,整个城市酝酿出一种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从源与流的关系来考察重庆的人文历史底蕴,可以说《人民日报》是重庆红色革命之城的建构源头,奠定了重庆红色革命之城的话语基调。加上建国后以《红岩》等报告文学及小说为主要载体的文艺作品的推动,重庆革命之城的城市形象逐渐明朗与清晰,但应该断定“红色革命城市”的形象定调滥觞于《人民日报》的话语建构。

从报道内容来看,这一阶段《人民日报》主要聚焦于反对内战、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等爱国民主运动。通过“抗争”的书写主题,一个具有火热革命激情的城市形象浮出地表。《人民日报》关于重庆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于1946年5月20日,也就是其创刊后的第四天,题为《国民党统治区物价飞涨民不堪命 重庆机器工厂数百家倒闭》,该文将民不聊生的现状归因于国民党的反动黑暗统治,描绘出陪都经济凋敝的社会现实。这一阶段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的高频词为“解放”“抗议”“谴责”,反映出在时代洪流中重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在这一阶段,有关重庆的军事新闻占到了29.8%,政治法制类新闻占到了51.1%,两者占比总和超过了这一阶段头版涉渝报道的八成以上。在这些报道中,部分报道内容还形成了系统性。典型的新闻文本包括:1946年7月17日头版报道了重庆各界名流反对美国助长蒋介石内战的新闻,指斥美国干涉中国内政;10月8日头版再次以重庆各界发表谈话坚决反对美国对华殖民政策进行了报道;10月20日、21日两天,接连以重庆文艺界、律师界要求驱逐美军的抗议为题,进行了新闻追踪;1947年1月22日和2月5日,分别报道了重庆学生浩大的反美游行及五万市民签名请愿呼声。这一阶段的后期,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人民日报》头版关注的重点。1946年9月下旬,重庆开展了“美军退出中国周”运动;《人民日报》于1946年10月8日发表了题为《重庆各界名流发表谈话响应美军退出中国运动 坚决反对美国对华的殖民地政策!》的文章。此外,新闻典型事件还包括因美国士兵强奸北大学生沈崇而激起的重庆市民的反美抗暴斗争,以及十余学校万余学生举行的反美抗暴大游行,这些都成为了《人民日报》头版报道的内容。

(二)百业待兴时期的工业建设之城

城市脾性与城市文化具有连续性与传承性。重庆作为革命之城所积淀的城市精神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流延进新政权的建设之中。在这一阶段(1950—1966)《人民日报》的话语建构中,“生产”一词成为重庆报道的第一高频词,共出现了29次。重庆以积极主动的主人翁精神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以解决生产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传播新技术、扩大再生产、力争完成计划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与目标,相应的,“超额完成”“增产增收”“提前完成任务”“生产技术更新”成为见诸《人民日报》头版最多的内容。从市民精神到城市建设,主流媒体中的重庆已经从一座激情的革命之城转换成了一座鼓足干劲、热火朝天的光荣的建设之城。

国共第二次战争结束后,重庆承续了因历史而形成的工业基础,开始了大踏步的建设之路。重庆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关系到新生的共产党政权能否处理好国民党的遗留问题,也是一个关系新政权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在这一阶段,新生的重庆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社会秩序的重建。重建包括政治秩序的重建、经济秩序的重建及基础设施的重建。首先是政治秩序的建设。重庆于1949年11月30日解放伊始便开始了政治秩序的重建。在1950年1月27日,《人民日报》以《重庆市革命秩序初步建立》为题,报道了重庆数量庞大(超过1 000人)的特务分子捕获行动及高压严打,认为重庆“初步建立起革命秩序”。该文拉开了重庆建设在《人民日报》头版“露脸”的序幕。自此,枪决反革命罪犯(1951年4月5日)、镇压反革命(1951年4月7日)、7万人公审大会(1951年4月18日)、广播控诉大会(1951年5月8日)、清理反革命积案(1951年7月28日)等历史事件大量“登陆”《人民日报》头版。其次是经济秩序的建设。重庆作为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经济中心,其经济秩序的重建具有示范性效应。重庆在这一阶段的经济建设确实也成为了区域建设的标杆与模板。在这一阶段,重庆的经济建设成为《人民日报》报道较多的话题,财政整编(1950年3月13日)、物资清查(1950年3月21日,1950年4月3日)、奸商斗争(1953年2月20日)、公私合营(1953年7月20日)等都是《人民日报》关注的内容。在这一阶段《人民日报》还宣传了重庆的一些明星企业,比如101、102、104钢铁厂及四川水泥厂和601纸厂等。第三个重点关注的内容是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庆507电厂送电(1954年4月4日)、无轨电车工程馆动工(1955年5月24日)、长江大桥钻探桥址(1965年6月25日)、成渝路永川段通车营业(1951年9月1日)、渝昆航线开通(1952年8月19日)等都以醒目的标题“登陆”《人民日报》头版。

在这一阶段,“生产”“工人阶级”“规划”成为排在前三位的高频词。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类新闻占到了《人民日报》涉渝报道的50.7%,成为最重要的报道内容。这一时期,关于重庆报道所使用的词为“光荣”“满堂红”“鼓舞”等富积极意义与乐观基调的形容词。如1959年3月26日,头版报道了重庆城市广大职工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生产建设更为有力”;1959年6月3日,头版又认为重庆的红五月钢铁展现出“满堂红”气象,钢铁生产“频传捷报”。

(三)直辖后的新兴腾飞之城

1997年直辖是重庆城市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作为历史上的第三次直辖,重庆开启了新的篇章。2009年1月重庆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6月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在重庆挂牌成立,2011年重庆跻身国务院定位的四大国际大都市,2016年9月成为中国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成为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在众多政策红利背景下,这一阶段重庆在《人民日报》中的媒介形象再次发生转向,《人民日报》头版用20年的时间记录了一座新兴的腾飞之城。

在这一阶段,重庆的发展成为《人民日报》头版最感兴趣的话题,成为涉渝报道的焦点。重庆见诸《人民日报》头版的报道按比例来分,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类新闻占据了42.1%,在所有涉渝报道中攀升至第一位。作为直辖市,重庆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带动西部大开发,其自身的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风向标,舆论宣传的意义重大[11]。《人民日报》头版于1997年6月19日,也就是重庆直辖市挂牌成立后的第二天发表了文章《正确处理四个关系,抓住机遇振兴重庆》,认为“重庆直辖市的设立,翻开了重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11月7日,再发文《贯彻十五大精神,推动西部发展》,对重庆的直辖寄予厚望;1998年3月10日,头版发文《艰苦奋斗,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4月18日,《用十五大精神统揽全局指导工作 坚定信心确保实现今年奋斗目标》又出现在头版。短时期内密集地出台宏观性的舆论导向新闻,表明《人民日报》对重庆发展的关注度较高。重庆发展系列报道的一个焦点是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人民日报》用系列文章系统性地梳理并介绍了重庆的移民工作。1998年4月30日,头版出现文章《三峡工程重庆库区二期移民工作启动》,1999年3月8日又以《抓住机遇开发三峡振兴重庆》为题对重庆的发展进行了高度评价,2001年1月9日头版发文《坚定信心 乘势前进 迈好跨入新世纪第一步》。

1999年8月11日,《重庆197万贫困人口脱贫》“登陆”头版,文章认为“重庆直辖后,把解决300多万贫困人口的越温脱贫工作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来抓,组织扶贫集团合力攻坚,使197万人口脱贫”,高度评价了重庆的扶贫工作。这一时期关于重庆发展的报道,以“经济稳步回升”(1999年8月5日)、“经济持续增长”(2000年1月17日)、“工业充满生机”(2000年8月20日)等最具典型性。2000年11月3日,头版发文《重庆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报道“重庆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列上海、北京和深圳之后中国投资环境最佳的城市之一”。以该文为标志,《人民日报》头版开始把重庆建构成一座充满希望的未来宜居之城。在这一阶段,重庆的社会民生类新闻占到了总报道量的17.1%,文化教育类新闻占13.0%,自然、环境、生态类新闻占9.6%。这在《人民日报》70年来的涉渝报道中是一个新现象,表明涉渝报道开始走出“扁平化”的报道路径,报道的内容逐渐多元。在《人民日报》头版的重庆建构中,不管是市容市貌还是市民精神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在《重庆整治脏乱差》(1997年8月5日)、《曝光之后看山城》(1997年8月22日)及《重庆整顿市区交通》(1998年1月3日)中都有所体现。这一阶段关于重庆生态建设的报道数量逐渐攀升,其中代表性的新闻文本是2000年3月20日推出的《重庆铺设“绿色通道”》,该文详细介绍了重庆加强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推进情况,长江上游一座生态宜居之城呼之欲出。

五、结语

在《人民日报》70年来的发展史中,其建构的重庆城市媒介形象经历了三次转换,建构了三个不同的城市媒介形象:革命激情之城、工业建设之城、新兴腾飞之城。作为重庆城市形象的三个侧面或维度,其反映出重庆自身的发展建设及城市进化史,同时是重庆城市品牌的形成史[12]。

2016年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首次国内考察赴重庆”成为《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的焦点。报道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果园港考察,听取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铁路公路水路联运等情况介绍,察看正在作业的集装箱船。听说渝新欧国际铁路沿线国家实现一次报关查验、全线放行,他赞赏“挺好”。看到港口设施齐备,已初具规模,习近平总书记说:“这里大有希望。”2016年9月1日重庆再次迈出重要步伐,结合目前已拥有的中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已形成的“三个三合一”(航空、铁路、水运三大交通枢纽,三个国家开放口岸,三个保税区)开放平台体系,以及2015年落户重庆的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可以说重庆所拥有的开放要素更加齐备,已经成为我国内陆地区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重庆未来的主流媒介形象将是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建构维度的充满期待的希望之城。

参考文献:

[1] 薛敏芝.论现代城市的形象构建与传播设计[J].上海大学学报,2002(7):106-112.

[2] 张燚,张锐.城市品牌论[J].管理学报,2006(4):468-476.

[3] 江根源,季靖.文化地理、党报与城市形象[J].新闻大学,2010(2):117-122.

[4] 丁璐,焦德武.城市形象建构的现代传播体系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江淮论坛,2016(3):143-146.

[5] STRAUSS A,CORBIN J.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an overview[M].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1994:22-23.

[6] 邓备,彭祝斌,杨露.成都形象:中国二线城市VS世界田园城市[J].新闻界,2015(3):31-34.

[7] 郑晨予.城市形象虚拟塑造的中国化与全球化:兼论与国家形象承载力的转换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6(2):29-33.

[8] 杨棪.《金城兰州》:城市形象宣传的重构[J].中国电视,2016(9):63-66.

[9] 张燚,刘进平,张锐.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9(9):53-60.

[10] 任洁.陪都抗战文化对重庆城市品牌定位的价值[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5-30.

[11] 陶建杰.城市形象传播的误区突破与策略选择[J].城市问题,2011(2):25-29.

[12] 单文盛,甘甜.符号学视阈下湖南城市形象宣传片视觉传播策略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45-153.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
中国奥运新闻报道的文化转向
《人民日报》、《读者》领跑2016报刊发行
《人民日报》否定“文革”释放积极信号
一名乡镇干部的评论稿为何屡上《人民日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