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机清洁消毒效果观察*

2018-06-20 11:55周春碚杨雪帆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00042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11期
关键词:湿巾消毒液清除率

周春碚,杨雪帆,朱 兵(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00042)

手机作为一种方便携带、功能强大的移动终端设备使用越来越频繁,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也难免会使用手机,其也是医院物体表面的一种,其表面存在微生物定植是毋庸置疑的[1]。但手机属医务人员私人物品,医院内清洁人员在清洁消毒环境时不会擦拭消毒医务人员的手机,手机日常的清洁消毒完全依靠使用者个人的卫生意识,但使用者往往在频繁使用过程中忽视了对手机卫生问题的关注[2]。相关文献报道,手机致病菌污染率为9.0%~36.0%[3]。医院内存在医务人员的手与手机相互污染并引发医院内感染的可能,手机也许正在成为储藏、繁殖、传播致病菌的新媒介[4]。因此,在不能避免或尽量减少使用手机的基础上,应经常对手机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对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的外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医院人员而言更要提高手机清洁消毒的频率。本研究对经手消毒液、75%乙醇和普通湿巾擦拭后的手机清洁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效的清洁消毒手机的方法,并为重点科室制定相关手机清洁消毒指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研究对象 2016年8月在重庆市某市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供应室、产房等科室内随机选取90名医务人员的手机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清洁消毒方式分为手消毒液组、75%乙醇组和普通湿巾组,每组30个。90名医务人员类型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和行政人员。选择的手机使用时间均在1周以上,均为长13.8 cm、宽6.7 cm的触屏智能手机。

1.1.2 主要仪器与培养基 生化培养箱、旋涡混合器、无菌棉拭子、无菌棉球、灭菌玻璃试管、一次性灭菌平皿、一次性灭菌吸管、营养琼脂培养基、采样液(无菌生理盐水,普通营养肉汤,含10 g/L卵磷脂、50 g/L吐温80、5 g/L硫代硫酸钠、5 g/L甘氨酸、5 g/L组氨酸的营养肉汤)等。

1.2 方法

1.2.1 采样方法 采集手机样本参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中针对物体表面的相关方法。采集随机使用状态的手机时用蘸有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对手机表面中轴线整个左半部分(包括背面、侧面按键、耳塞插孔和喇叭处)进行涂抹并转动棉拭子,涂抹面积为100 cm2。若采集时手机表面套有手机壳/套,则涂抹手机壳/套表面。涂抹完毕后将棉拭头剪入装有10 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待手机擦拭清洁消毒完毕2 min后,按同样方法采集同一部手机右半部分,涂抹完毕后将棉拭头剪入装有1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采样液中。整个采样过程注意保持无菌操作。

1.2.2 清洁消毒方法 分别使用含手消毒液、75%乙醇的无菌棉球和普通湿巾擦拭。手消毒液以乙醇和三氯羟基二苯醚为主要有效成分,乙醇体积分数为(66.00±6.00)%,三氯羟基二苯醚体积分数为(0.38±0.04)%;普通湿巾为含有纯水和植物提取液的无纺纱布。擦拭部位为手机中轴线右半部分,擦拭时间为10 s。经乙醇和普通湿巾擦拭后的采样液为普通营养肉汤,经手消毒液擦拭后的采样液为含10 g/L卵磷脂、50 g/L吐温80、5 g/L硫代硫酸钠、5 g/L甘氨酸、5 g/L组氨酸的营养肉汤。

1.2.3 检测方法 对90名医务人员的手机进行清洁消毒前后手机表面细菌菌落总数检测。将采样液混匀后分别取1.0 mL接种于2个直径9 cm的无菌平皿,倾注 40~45℃营养琼脂 15~20 mL,置于(36±1)℃恒温培养箱培养48 h,计数菌落数。计算公式:医务人员手机表面菌落总数=(平均每皿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100 cm2。清除率=(清洁消毒前手机表面菌落总数-清洁消毒后手机表面菌落总数)/清洁消毒前手机表面菌落总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应用SAS9.1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清除率为正态分布,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两两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SNK)方法校正;菌落总数为非正态分布,以中位数(Q1,Q3)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检验水准分别为α=0.05、0.016 7。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机清洁消毒前后菌落总数比较 手机经3种方式清洁消毒后菌落总数均明显降低。三组医务人员的手机清洁消毒前带菌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P=0.422 0),清洁消毒后表面带菌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8,P=0.000 1)。手消毒液组、75%乙醇组医务人员的手机清洁消毒后中位菌落总数(均为 0.00 cfu/cm2)明显低于普通湿巾组(1.50 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4、-4.54,P=0.000 1、0.000 1),手消毒液组医务人员的手机清洁消毒后中位菌落总数与75%乙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P=0.260 0)。见表 1。

表1 手机清洁消毒前后菌落总数比较

2.2 手机表面细菌清除率比较 三组医务人员的手机表面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6,P=0.000 1),3种清洁消毒方式的最大清除率均为100.00%。手消毒液组医务人员的手机表面细菌清除率[(96.87±8.06)%]与75%乙醇组[(90.30±1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P=0.2240)。手消毒液组、75% 乙醇组医务人员的手机表面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普通湿巾组[(62.31±29.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5、5.22,P=0.000 1)。见表 2。

表2 手机表面采用不同清洁消毒方式细菌清除率情况

3 讨 论

目前,手机使用日益频繁,容易成为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场所,严重者可能会带来公共卫生问题。手机的污染状况及消毒需引起人们的注意[5]。作为医务人员更应该关注手机的清洁消毒问题,这不仅是医院内控制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还是保护使用者自身安全的有效措施。

评价手机前后清洁消毒效果的方法有很多种,本研究选择了最常用的细菌培养法,其优点是计数相对准确,反映的是手机表面活菌的存在状况,并可以开展细菌的进一步分离鉴别,缺点是需一定的实验条件和培养时间。

目前,常用的消毒效果评价方法还有腺苷三磷酸生物荧光检测法。该法最早用于医院环境和器械清洁消毒效果的快速监测[4];其较细菌培养法的优点在于能立刻根据检测值对手机表面的清洁程度进行判断,对各类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效果评价也更为敏感[6];缺点是不能反映手机表面活菌的存在状况,更不能进一步开展细菌的分离鉴别。

本研究选择对重庆市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的手机进行不同方式清洁消毒后的效果评价,医务人员文化程度、学历水平较高,清洁消毒意识较强。结果显示,通常状况下医务人员手机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所有手机均检出细菌,检出细菌菌落总数高达30.20 cfu/cm2,说明个别医务人员的手机污染严重。三组医务人员的手机清洁消毒前表面带菌状况无差异,组内和组间清洁消毒前后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考虑到医务人员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本研究选择的3种清洁消毒方式分别为手消毒液、75%乙醇和普通湿巾擦拭,3种清洁消毒方式均为医院内容易获得且便于操作的物品。通过消毒效果观察发现,3种清洁消毒方式均能明显降低手机表面细菌菌落总数。从清洁消毒后的手机表面菌落总数来看,经手消毒液和75%乙醇擦拭的手机细菌残留最少,中位菌落总数接近无菌状态;经普通湿巾擦拭能有效清除手机表面的大部分细菌,但残留的细菌量仍明显高于前二者。从3种清洁消毒方式的细菌清除率来看,手消毒液和75%乙醇擦拭的中位细菌清除率均为100.00%,消毒效果很好;而普通湿巾擦拭的中位细菌清除率较低(68.66%),仍约有1/3的细菌残留。本研究选用的手消毒液以乙醇和三氯羟基二苯醚为主要有效成分,乙醇体积分数为(66.00±6.00)%,三氯羟基二苯醚体积分数为(0.38±0.04)%。因此,该手消毒液主要具有消毒作用的仍是乙醇,加上其他成分的共同作用,手消毒液的平均细菌清除率略高于75%乙醇,但从中位细菌清除率看,二者的清洁消毒效果无差异。有研究表明,乙醇可以清除手机表面87.00%的细菌[7],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针对乙醇消毒效果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手机在经过乙醇擦拭后10 min的消毒效果最佳[4]。目前,市场上手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以乙醇、异丙醇、氯己定等为主,对一般的手消毒均能达到使用要求[8]。相关文献报道显示,70%异丙醇可以作为有效的消毒剂用于手机的清洁[9],其清除率可达 98.00%[10]。

本研究结果表明,普通湿巾虽具有一定的清洁功能,但离医院内的消毒要求尚具有一定差距。目前,市场上的部分消毒湿巾可能比普通湿巾具有更好的清洁消毒效果,国内市场上已有了针对医务人员专用的手机消毒湿巾,其主要成分为季铵盐类[4],但具体效果尚需要进一步验证。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证明,紫外线照射、臭氧[11]或含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液[12]也能有效减少手机表面细菌,但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同时还需考虑操作的便捷性、安全性及周期性,消毒过度与不足均会带来不良影响[13]。

本研究仅选用了3种清洁消毒方式评价手机的清洁消毒效果,代表性有限;且未探讨擦拭时间和擦拭后采样间隔时间对清洁消毒效果的影响,未能获得最优的擦拭时间和消毒效果作用持续时间结果,这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深入展开。目前,国内外均缺少对医院内手机的清洁消毒指南,国外有学者曾发布过iPad的清洁消毒方法[14]或iPad的消毒研究[15],但仍忽略了对手机清洁消毒进行相关研究。

[1]MORVAI J,SZABÓ R.The rol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the spread of infections[J].Orv Hetil,2015,156(20):802-807.

[2]刘燕辉,蔡亚军,吴图扬,等.移动通讯工具物表微生物携带状况及消毒效果评价[J].中国病原微生物杂志,2013,8(11):1023-1024.

[3]李宝童,许峰.手机——不可忽视的医院内交叉污染的新媒介[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22):1756-1757.

[4]郑雪梅,平宝华.应用ATP生物荧光法监测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及清洁消毒效果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3):367-370.

[5]张濛,张广伟,张秀丽.手机大肠菌群污染状况调查及消毒方法研究[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4,4(1):73-75.

[6]唐毅,糜琛蓉,何景雄,等.ATP检测系统在临床清洁消毒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523-2525.

[7]SINGH S,ACHARYA S,BHAT M,et al.Mobile phone hygiene:potential risks posed by use in the clinics of an Indian dental school[J].J Dent Educ,2010,74(10):1153-1158.

[8]黄丽菊,梁丽聪,杨进军.手消毒液选择评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9):1292-1293.

[9]BEER D,VANDERMEER B,BROSNIKOFF C,et al.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health care workers′pagers and the efficacy of various disinfecting agents[J].Pediatr Infect Dis J,2006,25(11):1074-1075.

[10]ARORA U,DEVI P,CHADHA A,et al.Cellphones a modern stayhouse for bacterial pathogens[J].JK Science,2009,11(3):127-129.

[11]陈云娥,陈卫挺.医护人员的手机与ICU院内感染的关系[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1):776-776.

[12]李月玲,李线明.医务人员移动电话机污染调查与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1):90-91.

[13]郑雪梅,平宝华.医务人员手机清洁度与手机使用习惯的关系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20):82-84.

[14]MANNING ML,DAVIS J,SPARNON E,et al.iPads,droids,and bugs:infection prevention for Mobile handheld devices at the point of care[J].Am J Infect Control,2013,41(11):1073-1076.

[15]ALBRECHT UV,VON JAN U,SEDLACEK L,et al.Standardized,App-Based disinfection of iPads in a clinical and nonclinical setting:comparative analysis[J].J Med Internet Res,2013,15(8):324-327.

猜你喜欢
湿巾消毒液清除率
天天用的湿巾,你用对了吗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晒 干 了
84消毒液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维达超迷你湿巾上市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
泡在“消毒液”里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