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腾 原志伟 王俊钧 李发展 苏茂文
(1.荣成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山东荣成 264200;2.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推进,国家和社会各界对口岸部门的监管把关服务和口岸通关效率要求越来越高。中央经济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改善外贸自由化、便利化条件,切实解决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高、检验检疫和通关流程繁琐的问题。我国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16年我国进出口食品农产品1 845.6亿美元,其中进口1 115.7亿美元,如何在业务量持续增长的客观情况下,更好地履行把关服务职能?这就要求我们探索现有模式的不足之处,找出影响大通关的因素。高玉潮等[1]分析了涉台检验检疫政策法规和通关监管模式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林光龙等[2]分析了自贸背景下实现出入境检验检疫高效与便捷;郭永泉等[3]通过矩阵博弈设计出海关与检验检疫区域通关的最佳方案;胡蓉等[4]通过建模和分析流程链,提出上海海关通关流程再造方案。目前对进口食品农产品口岸通关流程的研究多集中于港口物流和海关查验,而关于检验检疫通关流程的探讨研究较少。本文在调研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通关流程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环节进行剖析,找出影响通关效率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检验检疫部门的体制创新和流程再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流程是检验检疫业务最基本的运作支撑点。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业务系统(以下简称ECIQ)是覆盖全国各级检验检疫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操作系统。目前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通关流程运行情况见图1。
依据《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对需要审批的产品,办理检疫审批。
由检务部门对报检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受理企业报检、签发通关单发送海关,然后转单至施检部门。
由施检部门安排专人及时接单并分到各科,由科长根据科室人员分工和工作量合理分单。
图1 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通关流程图
施检接单后对报检单据进行完整性、真实性审核,按接单顺序对货物放行。对于需要办理检疫许可的还要通过《许可证核销系统》核销本批报检的使用数量,审核合格后与企业联系,确认现场查验时间。
运输工具和货物外包装经检疫处理后,施检人员在入境口岸或检验检疫部门指定或认可的监管场所对货物进行现场查验,并填写记录。现场查验内容主要包括货物检验、货物检疫、货物鉴定、木质包装检疫、集装箱检疫、卫生检疫等。查验合格后,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文件要求和ECIQ主干系统检验标记,抽样送实验室检测;不需要抽样检测的直接予以放行。现场查验不合格的,出具不合格证明;涉及安全、健康、环保项目不合格的,责令当事人销毁或出具退货通知;其他项目不合格,可在检验检疫机构监督下进行技术处理,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使用。
进口食品农产品依据 《年度国家进口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专项进口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国门生物安全检测工作》《年度进出口食用农产品和饲料安全风险监控计划实施方案》和ECIQ主干系统检验标记实施抽样检验。施检人员填写相关取送样单,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实验室检测根据送检项目出具实验室检测报告。最长时限为10个工作日 (送至省外的检测,以实际检测为准)。
2.8.1 现场查验结果处置
现场查验结果处置见2.5。
2.8.2 经实验室检测合格的予以放行,检测不合格的处置同现场查验。
根据现场查验情况和送检结果,在ECIQ系统中进行结果登记并拟制证稿;对检出疫情的,在疫情信息上报系统中登记。检出不合格的货物,同时上报风险预警及不合格系统。最后将整票单据转至检务部门。
检务制证人员完成缮制并核签证书后归档。
受通关节点衔接、施检对象多元、施检总量增长、检验标准多样、检测手段复杂和检验人力资源有限等限制,目前检验检疫通关流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按照《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第十八条“对入境货物,应在入境前或入境时向入境口岸、指定的或到达站的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报检手续”,为避免产生滞港费,企业通常提前报检;货物运抵存储场所后,企业应联系检验检疫部门实施检验检疫;现场查验不合格可技术整改的,企业整改合格后实施二次查验;但目前尚无法规对提前报检时限、企业联系检验检疫部门开检时限、企业完成整改的时限作出规定。
尽管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农产品采取垂直式管理体制,客观上有利于建立统一的标准,但各部门在法规细节执行中具有差异性,风险评估等未转化为具体法规,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实施机制[5]。个别部门对“其他要求”和“随附其他单据”要求过严。例如:不同口岸对报检材料中的 “进口食品应当随附的其他证书或证明文件”理解不同,对不同进口产品需随附其他材料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检验检疫部门整体上对标准和文件要求执行较严格,但受区域限制,风险分析结果未全国统一,存在ECIQ系统未抽中但人工干预送检的情况。有的口岸对酒类和即食预包装食品首次进口全项目检测。有的口岸送检产品经风险分析,人为增加了检测项目,导致实验室检测周期增加,通关流程增加。
为加强口岸检验检疫能力建设,规范管理,有效控制进口疫情风险,肉类、冰鲜水产品、水果、粮谷、种苗等食品农产品要求从指定口岸进口。但受限于指定口岸的获批数量及种类,上述产品进口过于集中,造成口岸超负荷运转而内地资源闲置。
进口食品农产品要求批批查验,但查验场地分散、人员不足反而拖延了验放时间。例如低温冻柜需供电制冷,查验场地和设施受限,按现行批批查验的分散查验流程进行,效率较慢,也增加了企业的通关成本(冷冻集装箱的使用费、港区堆存费、滞港费等)。进口食品农产品批批查验不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在进口贸易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批批查验和快速通关矛盾凸显。
代理报检,检验检疫与实际货主联系不上,只能通过代理报检企业中间传递;实验室系统出具检测结果后,ECIQ暂无定向推送功能,送检部门不能第一时间得知实验室检测结果,耽误合格评定和签证放行;港口货物装卸费用较高,装卸效率较低;企业因纳税、运输、不需《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等问题导致货物不具备开检条件,未及时联系检验检疫;海关布控抽中查验或查扣货物等原因也影响了货物通关速度。
检验检疫要准确把握政策和文件要求,提高对规定的理解和认知程度,处理好工作质量与服务效率之间关系。改革的步子迈得再大一些,措施落地再快一些,突破上级规定的,要进行风险评估,积极转化为政策支持,评估为可行的措施和做法,要主动作为,在一定范围先行先试。检验检疫要勇于担当,支持业务改革,展现承担责任的魄力。
开展流程再造,调整岗位、职责和制度要求。改变施检人员固定企业、场站等的“包干式”工作方式,围绕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建设,开展流程的删减、合并,实施流程再造,并且进一步突出业务改革的系统性,即从整个业务流程、岗位、部门、职责、制度等方面,系统的考虑如何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理顺接口,明确检务、施检和检测部门之间的职责。检务部门能做到一次性审单,一次性告知企业整改,及时证稿缮制、签发和业务档案归档等;施检部门能够做到及时查验,快速抽采和传递样品、及时进行合格评定和拟制证稿等;实验室能够加快检测速度、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报告结果即时查询等。通过提升检验检疫内部各工作环节的衔接性,最大限度压缩单据的流程时限。
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在内部设置统一执行标准,依据贸易量、进口产品类别、进口时间长短、进口商备案系统记录和既往的贸易销售记录对进口商和收货人实施“诚信等级分类管理”、对进口食品农产品实施“风险等级分级管理”;对不同诚信等级和不同风险等级实施有差别查验比例,对诚信等级较高的企业和中低风险产品实行快速核放。增设绿色通道,对高风险产品实施标准工作流程,对低风险产品采用简易化工作流程。
建议企业将货物运抵至集中查验场,检验检疫人员实施全天候驻点查验,随到随验。将集中查验和分散查验相结合,允许企业根据货物不同、需求不同,自由选择查验模式。完善关检联合验放模式,积极实施共同检验,降低企业泊港费用和二次吊箱费用。
试行“口岸初筛、快检快放”,将部分查验业务分流到内地,在物流集散地、流向地等枢纽地区建立仓储设施,设立中西部地区二线查验点,从一线港口直通到二线辖区仓库现场集中查验,形成无缝对接冷链物流模式和“人等货”的口岸随到随查模式,积极服务具有一定规模的低温冻库和产品批发市场,有效缓解港区查验场长期超负荷运转状态。
进口食品农产品涉及国外生产者、国外代理商、进口代理商、国内进口商、消费者以及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等。在现行国家监督抽检计划的基础上,结合主体认证情况,做国外出口国、国外生产商、产品风险等级等多维度的计划设定,综合后续监管和大通关地的监控信息共享,进行联网布控,实施精准的监督抽检计划。针对目前ECIQ系统的布控检测类别并未覆盖所有海关商品编码(HS编码)和检验检疫商品代码(CIQ代码)、系统检测项目存在与国家监督抽检计划或实际货物不匹配的情况,由国家质检总局规范可进行人工干预抽检的几种情况,便于全国统一执行。同时做好总结和风险分析,引导管理资源向高风险项目倾斜,对于多年未检出的项目,或系统未抽中的产品尽量减少实验室检验,避免大量无效检测。
增加批量检测项目能力,将实验室检测周期再压缩。拓展就近就地检测,整合港区实验室检测资源,满足全项目检测需求,保障大宗进出口产品快速验放。对ECIQ和实验室管理系统进行短信功能模块升级,在报验登记、计收费、报告出具3个环节均可向送检人员发送短信通知,实现检测结果的实时查询和结果及时推送。
利用现有业务平台,结合社会通信网络,加强维度广、体量大、速度快的“大数据”建设。推动“微信放行”等“互联网+”在检验检疫的应用,构建云审单中心和单据流转节点识别系统,合理调配工作任务,做到流程节点“零等待”,支持风险分析,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检验检疫专家队伍的示范作用。运用先进的扫码技术和大数据管理,做好抽样送样和各流程接口之间的衔接,解决内控手续繁杂的困难,并能及时查询流程节点和物流、单据的流转状态。
加快推进12365指挥中心建设,最大限度的用好“国检110”,对于企业诉求、特殊情况和应急事件的处置,做到快速响应、有效控制、圆满解决,提升检验检疫综合服务水平。在国家质检总局层面,统一制定投诉举报管理办法,明确行政相对人;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证据为基础,统一部署有效应对,确保公平公正[6]。通关时间固然是通关效率的重要体现,但通关质量也是不可偏废的重要方面,如果监管不到位,服务再好,速度再快,也是失职。
检验检疫是推动进口食品农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也是进口食品农产品口岸通关的关键环节。“把关服务”不仅体现了对进口食品农产品正常秩序的维护,同时也需要考虑贸易的便利化和效率问题,不至于使检验检疫监管措施造成对进口食品农产品贸易不必要的障碍。检验检疫的通关效率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通关”的效率。为进一步探索完善符合当前形势的检验检疫通关流程管理模式,本文以“现状-问题-建议”为框架对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通关流程进行了深层次的调研和梳理,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向整合要资源,向优化要效率,努力使检验检疫成为大通关链条上最便捷的一环。
[1]高玉潮,龚文斌,柳文山.涉台检验检疫政策法规、通关监管模式研究[J].检验检疫学刊,2013,23(2):65-68.
[2]林光龙,王祥文,黄超辉,等.自贸背景下如何实现出入境检验检疫高效与便捷[J].管理观察,2015,36:32-35.
[3]郭永泉.论口岸部门合作和大通关建设[J].开放导报,2016,(3):70-74.
[4]胡蓉,陈秋琳.海关物流通关流程优化研究[J].船海工程,2009,(5):166-176.
[5]申进忠,李建军,项大鹏.我国进口食品安全治理法治化论纲[J].检验检疫学刊,2016,26(2):4-11.
[6]麦庆棠.检验检疫环节进口食品投诉举报的处置应对[J].检验检疫学刊,2017,27(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