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NSE、IL-6水平的影响

2018-06-20 00:53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芬酯盐酸脑出血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科疾病,发病急,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1]。该病发病前无特殊征兆,部分病人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出血后可出现神经元受损,病人的意识和肢体、神经均会出现障碍[2]。基础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造成的出血,但饮食习惯、吸烟、血管老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是其致病因素[3]。由于其病情严重,发病较为迅速,对病人的身心及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寻找治疗药物、降低病死率是临床上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4]。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法较为简单,主要是采取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但其治疗时间较长,病人恢复时间较慢。盐酸甲氯芬酯是一种脑细胞保护剂,作用于病人的大脑皮质,能够促进脑细胞功能活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5]。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接诊的80例急性脑出血病人,均符合急性脑出血诊断标准[6]。纳入标准:同意并配合治疗;心、肝、肺、肾功能正常;发病在48 h内;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出血性脑梗死、肿瘤性器质性病变;患有其他恶性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患有精神疾病。将入选病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4岁~70岁(50.86岁±3.01岁);发病时间1 h~40 h(17.29 h±3.02 h);丘脑出血12例,基底节出血19例,脑叶出血13例,小脑出血6例。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4岁~69岁;发病时间1 h~40 h(17.58 h±3.10 h);丘脑出血13例,基底节出血18例,脑叶出血14例,小脑出血5例。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根据出血量进行脱水剂,给予脑细胞活化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甲氯芬酯(规格:0.25 g;湖南一格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40219)治疗,每次25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连用14 d。两组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观察指标

1.3.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评估病人入院时及治疗14 d时的手肌力、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面肌、水平凝视功能、意识、言语8个方面,分值为0分~45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

1.3.2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 评分3分~15分,得分越高表示病人意识状态越好。

1.3.3 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 ADL评分:>61分为轻度损害;41分~60分为中度损害;≤40分为重度损害,总分100分。

1.3.4 指标检测 空腹采取病人3 mL外周静脉血,20 min后离心分离血清,放置于-20℃保存等待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采用ELISA法测定NSE、IL-6,试剂盒均为海南利能康泰制药有限公司;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试剂盒为广东联康药业有限公司。

1.3.5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来进行评定。痊愈:NIHSS减少91%,ADL 0级;显效:NIHSS减少45%~90%,ADL1级~3级[7];有效:NIHSS减少18%~45%;无效:NIHSS减少小于18%。

1.3.6 不良反应 对病人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进行定期检测,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GC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人NIHSS、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GC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hs-CRP、NSE、IL-6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s-CRP、NSE、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hs-CRP、NSE、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GCS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s-CRP、NSE、IL-6水平比较(±s)

2.4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肿量、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脑血肿量、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肿量、显著降低(P<0.05),两组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肿量、ADL评分比较(±s)

3 讨 论

脑出血的病理基础为颅内血管破裂形成血肿,对病人的周围神经组织造成压迫从而导致循环障碍,使颅内压升高,神经组织水肿及处于缺氧状态,严重时可导致神经组织坏死[8-9]。病人脑出血后,脑部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其会加剧自由基反应,使病灶部位的大量脑细胞出现过氧化反应[10]。即病发后神经系统功能会持续下降,需要及时采取相应对症治疗,来达到保护病人脑组织以及神经功能的目的。Zhai等[11]研究证实,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该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常规对症治疗较简单,仅给予病人进行血压控制及脱水剂等治疗,达不到满意的疗效[12]。现代研究发现,于基础治疗上加用盐酸甲氯芬酯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更有利于疾病的控制[13]。

盐酸甲氯芬酯是1957年由法国科研中心Thuillier教授研究人工合成,并在临床上运用[14],其能够减少蛋白质的交联,且具有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通过消除对细胞的损害,改善恶性循环以及减轻病人脑缺血、水肿的状态,来达到保护脑细胞的功能[15]。国内外研究表明,目前虽无有效的方法治疗由脑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坏死,但可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拯救病人的脑部缺血半暗带,缓解病情的发展,提高预后改善[16-17]。本研究采用盐酸甲氯芬酯治疗后病人ADL评分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病人,脑血肿量治疗后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的病人,说明盐酸甲氯芬酯能够减轻氧自由基对脑部组织的损害,降低颅内压,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脑细胞能量代谢,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疗效[18]。治疗前所有病人神经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损,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采用盐酸甲氯芬酯治疗的病人NIHSS评分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治疗的病人。说明了盐酸甲氯芬酯能够降低血浆内纤维蛋白原,增加其降解产物,从而改善病人的脑循环,使血管阻力降低,有利于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13-14]。治疗前所有病人的GCS评分均较低,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且采用盐酸甲氯芬酯治疗的病人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病人。这可能与盐酸甲氯芬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病人脑细胞血管网有关;对出血部位压力的降低,能够避免病人脑出血,加上对中枢神经的作用,能够有效消除氧自由基,促进脑出血病人苏醒,从而提高GCS评分[19]。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对治疗未造成影响。说明盐酸甲氯芬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国内外研究认为,病人脑出血时会对其脑组织造成损伤,而受损的脑组织会刺激大脑局部的炎性细胞反应升高,从而产生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会促进脑水肿发生,加剧病情的发展[20-21]。以往大量研究表明,急性脑出血病人的血清IL-6、hs-CRP、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22]。IL-6是多功能的炎症细胞因子,可促进大量炎性细胞,可刺激炎症因子的聚集、黏附,且可诱导血管内膜的新生[23]。hs-CRP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独立因素,能够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其水平可直接反映病人的病情发展[24]。NSE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中,在脑部组织细胞活性中最高,对病情的监测及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25]。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前血清IL-6、hs-CRP、NSE水平均较正常人高,经过治疗后均得到改善,但采用盐酸甲氯芬酯治疗的病人hs-CRP、NSE、IL-6水平低于采用常规治疗的病人。说明盐酸甲氯芬酯通过抑制脑细胞及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可更进一步降低炎症因子的反应,且可直接作用于病人中枢神经发挥药理作用,显著降低脑屏障通透性,从而降低颅内压,使病人的脑水肿情况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脑出血病人采用盐酸甲氯芬酯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可促进脑出血病人苏醒,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减轻损伤组织的炎症损害,减轻临床症状,有利于病人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Zhang HT,Yu M,Ren YF,et al.Effect of differen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targets within 48 h after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on hematoma enlargement and prognosis[J].Journ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2016,36(12):1616-1620.

[2] 温杰,吴桂英,王丽霞,等.急性脑出血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23(2):133-136.

[3] Kaithoju S.Ischemic Stroke:risk stratification,warfarin teatment and outcome measure[J].J Atr Fibrillation,2015,8(4):1144.

[4] 李萍,赵树明,胡亚男,等.脑出血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2):214-215.

[5] 宋水江,戴加勇,汤永国.脑出血相关治疗指南与临床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8):612-614.

[6] 徐永强,刘超,王阳洋,等.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81-283.

[7] vanderKleij LA,De Vis JB,Olivot JM,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cerebral ischemia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Stroke,2017,48(1):239-245.

[8] Delcourt C,Zheng D,Chen X,et al.Associations with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fter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pooled analysis of INTERACT studies[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7,88(1):70-75.

[9] 赵玉娟.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44(9):1226-1228.

[10] Maas MB,Naidech AM.Critical care neurology prspective on delirium[J].Semin Neurol,2016,36(6):601-606.

[11] Zhai WW,Sun L,Yu ZQ,et al.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roke[J].Med Gas Res,2016,6(2):111-118.

[12] 胡瑞,张晓云,晏雪,等.脑出血后炎性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12(7):370-374.

[13] Usseglio J,Montoro FM,Martin S,et al.Transcient ischemic attack,a rare manifestation of Eagle syndrome [J].Rev Stomatol Chir Maxillofac Chir Orale,2016,117(6):421-424.

[14] Shen G,Nan G,Shin CW,et al.Combined focal myoclonus and dystonia secondary to a cerebellar hemorrhage:a case report[J].BMC Neurol,2016,16(1):228.

[15] Matsuda N,Ohkuma H,Naraoka M,et al.Role of oxidized LDL and lectin-like oxidized LDL receptor-1 in cerebral vasospasm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J Neurosurg,2014,121(3):621-630.

[16] 代全德,司金春,徐忠海,等.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的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3):398-402.

[17] 项婕,潘小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4):412-415.

[18] Choi JH,Park HS.The 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small ruptured aneurysms i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J Korean Neurosurg Soc,2017,60(4):424-432.

[19] 顾怀金,李根,万东.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CRP和NSE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4):178-182.

[20] 陈德艳,陈捷.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IL-1β、IL-6、IL-8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6):116-119.

[21] Hao S, Wang B. Editorial:review on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the injury mechanism analysi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J].Curr Pharm Des, 2017, 23(15):2159-2160.

[22] Choi JH, Park HS. The 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small ruptured aneurysms (<5 mm) i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 J Korean Neurosurg Soc, 2017, 60(4):424-432.

[23] 蒋令修,梁宇,陈文武,等. 急性基底节脑出血IL-4、IL-6、IL-8及IL-10与周围脑组织水肿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4):25-27.

[24] 顾向明,黄阶胜,李莹莹,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5,30(4):337-340.

[25] 刘燕. 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1):89-90.

猜你喜欢
芬酯盐酸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盐酸泄漏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