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贞
摘要:人才集聚指人才流动过程中,具有就业相关性的人才按照特定联系,在物理空间(区域)和虚拟空间(行业)上所产生的聚合现象。当前,国内人才保卫战狼烟四起、愈演愈烈,探讨区域人才集聚新模式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文献综述,从内涵、形成模式及其效应等方面对人才集聚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然后,根据人才集聚形成的模式,阐述了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影响结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才;集聚;模式
21世纪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据统计,中国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存活5年以上的企业不到7%,存活10年以上的企业不到2%。而大约同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创立的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公司无疑是中小企业存活的典范,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存活了将近20年而屹立不倒。我们不禁要慨叹,它们的成长秘诀究竟是什么?阿里巴巴将人视为资本而非成本,探索创新,在最新的调查中成为全球第一电商;腾讯将“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财富”的观念深耕于员工内心,积极学习西方管理实践与经验,如今成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在社交、游戏等多个领域排名世界第一;华为利用高于市场水平数倍的薪资吸引、激励人才,现已在群雄争霸的通信行业占得一分。可见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量之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重要。
当前,加速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成为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关注热点,各地区竞相通过区域合作与互动建构新型经济“增长极”,落实区域发展战略。而人才是新型经济“增长极”的引擎。本文从人才集聚的概念着手,对人才集聚的内涵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及结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1 人才集聚内涵
国外研究文献中,人才集聚内涵专门论述较少,相关思想散见于劳动力流动和人才资本積聚的研究之中。例如具备不同技能知识的劳动个体合作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产生规模效益,因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促成劳动力个体集聚;各种人力资源由于其就业关联性,在空间上聚合会形成人才集聚。
相比较而言,国内学者们对其内涵进行了更加具体的探讨,他们主要从人口流动和人才集聚效应界定人才集聚。例如,熊莎认为人才聚集是指符合质量指标的人才在区域范围内实现数量上的集中,并且通过协调彼此经验、能力,实现聚集效应,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赵永乐认为区域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特殊现象,是指一定的时间内,具有一定相关性的人才按照特定关联在物理空间(区域)和虚拟空间(行业)上形成的聚合现象。
综合各学者对人才集聚的内涵界定,其表述虽各不相同,但都凸显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特殊现象的本质。人才集聚始于人口流动,那些在区位与地理环境、经济与产业发展、社会文化和政策等方面优势明显的地区会成为人才集聚结点。
2 人才集聚的形成
2.1 人才集聚模式类型
人才配置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人才集聚模式。依据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发挥作用的高低、市场机制的发展程度,人才集聚实践模式可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扶持型和单一计划型三种。
(一)市场主导型
以美国硅谷、德国鲁尔区为代表,源于其资源禀赋的天然优势及市场经济的成熟完善。
地方政府充当后勤保障角色,人才高地由市场、民间力量白发推动搭建。官产学研一体化过程中,地方政府仅提供完善的公共产品和恰当的政策法律体系、精简办事机构和流程、改进人才政策、实施柔性管理与政策引导。硅谷发展早期,政府与民间机构合作规划硅谷的发展,由国防工业提供必要的技术力量,政府资助科研项目、创建企业孵化器。市场发展需要什么,政府就提供什么,但不会干预其自然发展轨迹。
(二)政府扶持型
典型国家(地区)为印度、韩国等,学习西方国家相关经验,经过改良政策变量,优化人才集聚环境,推动本地区、本国人才集聚。
政府是区域人才集聚的“总导演”、“总设计师。集聚自上而下产生,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调节共同促进。此模式适用于市场机制对人才集聚的自发调节作用比较弱、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很难在短期内创造足够的条件实现一定规模的人才集聚的地区。政府扶持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之后,人才集聚对计划的依赖性便会降低,市场模式逐渐发挥作用。此时,政府的职能和角色定位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计划主导职能逐渐减弱,否则便会对区域人才流动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企业、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单一计划型
此模式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以日本筑波科学城和苏联等的人才集聚模式为代表。计划经济背景下,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才集结。与市场机制背道而驰的计划模式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存在众多缺陷,成本高而效率低,人才消极而被动,因此,单一计划型人才集聚模式只有与其他集聚模式有机结合,才能在当代找到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2.2 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
对于人才集聚的研究,西方学者最初从从人口流动的角度进行探讨。17世纪,英国学者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就提出收入差距必然引起劳动力转移。此后,相继出现的拉文斯坦的“推一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流动模型、行为学派劳动力迁移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等都对劳动力流动做出了相关论述。而国内学者朱杏珍则提出了“羊群效应”这一观点。
(1)“推一拉”理论
“推一拉”理论是探讨人才集聚动因的最基本理论,该理论强调人才聚合的“推”和“拉”因素。20世纪50年代末Bogue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推一拉”理论。他认为,更好的生活是人口流动的唯一目的,由此,拉力便是流人地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而推力是流出地不利生活的因素。人口流入地存在起主导作用的“拉”力吸引外来者。产生“拉”力的因素主要有:就业机会、高工资收入、更好的受教育机会、更完善的文化交通设施、更优良的气候条件等。迁入地同时也存在不利于人口迁入的“推”力因素,如潜在的亲人分离、陌生环境、激烈竞争等。综合来看,迁入地“拉”力大于“推”力,占据主导地位,才能产生、提高人才吸引力。随后,Lee对Bogue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他认为实际上,人口流动是推力、拉力和中间障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拉力和推力并存于迁入地和流出地,中间障碍因素主要有语言文化差异、迁移距离、迁移者本人的价值判断等。
(2)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在职培训、正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校外学习计划、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前四项增加个体人力资本数量,最后一项则涉及最有效的生产率和使个体获得利益最大化的人力资本。
根据此理论,人才迁移便是个体经济投资过程,我们可以从经济学视角切入,应用成本收益法进行分析。从成本上来看人才流动成本包括与迁移直接有关的货币成本、迁移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以及放弃熟悉环境、迁入新环境的心理成本。人们愿意选择迁移的原因是其长期收益能超过短期迁移成本。一个理性的人才会对其迁移成本和流动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做出流动决策。
(3)羊群效应
朱杏珍从信息对称性视角切人,发现影响人才集聚的更深层原因之一是人才集聚过程中的羊群行为。市场信息非对称性、不完全性会导致人才羊群心理的滋生,进而出现羊群行为。在人才集聚的过程中,第一个“吃螃蟹”(从信息中获益)的人必然吸引大批跟风者;最初流人某地区获得区际迁移增值的“领头羊”出现时,小羊们会白发地去往“领头羊”所处地区,以期获得同样的迁移增值。羊群效应的出现会使迁入地获得快速引进人才的契机,地方政府、企业及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相应的筛选、激励和培养机制选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积聚人才智力资本。当然,事物有正必有反,羊群效应也可能带来人才集聚波动,导致“泡沫”的产生,这就需要相关单位正确认识并有效利用此效应,把握好其中的临界点。
有关于人才集聚影响因素的理論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且研究成果多出白于西方学者,国内研究尚未取得较大的成果,现有研究多为“推一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提供实证检验,多数人才集聚动因研究成果都可用“推一拉”理论来解释。例如,王虹根据对人才集聚的理论分析,概括出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人才集聚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包括个人经济利益如收入水平、生活成本、收入预期和家庭总收入等,区域经济环境如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社会因素包括文化背景、教育环境和政策制度如人才产权制度、人才配置制度、人才使用和激励制度以及人才身份管理制度等;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和生活环境。苏西超在全面分析和整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区域人才集聚动因可分为个体和区域因素。个体动因主要有经济动因、社会动因和制度动因;区域因素包括地理环境因素、区域经济政策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3 人才集聚的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1990年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首次从理论上在人力资本、技术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搭起桥梁,其核心观点是经济增长率由人力资本存量决定。Lucas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归结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长。研究者们对于人力资本积累决定经济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已达成共识。而人才集聚必然带来人力资本积累,对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产生影响。
李明英和张席瑞对中部六省人才柔性流动下的聚集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中部特色人才集聚通过信息分享、集体学习、知识叠加、持续激励、区域空间与集成规模六大效应对中部经济发展产生良性影响。六种效应影响路径各不相同。其中,信息分享效应指的是人力资源信息共享,进而降低信息成本、交易成本;集体学习效应指的是研讨会、经验学习、创新大赛等为不同领域知识在人才圈内的交换开辟路径;持续激励效应指的是产生群体性竞争,对获胜群体给奖励、对失败群体给鼓励;区域空间效应指区域专业化发展(如武汉汉正街服装批发市场),人才在各经济区域内有机组合,方能产生人才集聚的正面效应;集成规模效应指人才规模化集聚、个人知识与技能可同时服务于多个组织,逐渐形成集成规模效应。
夏琛桂针对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的人才与分布状况的研究发现,区域人才集聚效应不仅表现为经济性,还存在非经济性。经济性方面如信息共享、知识溢出、集体学习、创新、规模、时间和区域效应等;不经济方面如规模逆效应、环境逆效应和流动不经济性等。此研究结论正说明了人才集聚配套机制的重要性,人才集聚虽然在空间上产生人力资本积聚,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配套机制投入、运行、更新人力资本,就可能导致非经济效应。如人才没有归属感,不愿意投入自身知识技能丁作。
4 未来研究展望
腾讯、华为和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成长说明人才资本价值创造能量之大;实践中,国内各地区也开始纷纷亮出引才奇招,抢占人才高地。研究人才集聚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在前文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情境,文章认为未来相关研究应当朝着两大方向努力。
首先,关注人才集聚的双面效应。关于人才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现有研究结果多是积极的。但是,是否存在可能带来不利产出的情境?例如,我们对集聚的潜在成本所知甚少,当集聚导致不合理的预期时,人才集聚是否还会带来人力资本积聚?人才集聚或是人力资本集聚是否会天然成为价值创造能量,其配套、协调机制是如何构建的?这些问题都值得后续研究者进行探讨。
其次,本土化情境下人才集聚模式探究。现有人才集聚模式主要是对西方国家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中国国情与西方国家迥然不同。中国国情是县域辽阔,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普遍存在,与各城市相比,县域显然不具备区位、经济发展和人才优势。而对于政府扶持模式而言,在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县域中,用人单位是否愿意接纳人才、配合政府?因此,市场主导模式显然不适用于县域人才集聚,而政府扶持模式也不能简单照搬,需要因地制宜、进行创新。县域背景下的人才集聚模式需要理论上的拓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