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
近几年,我发现一个现象:音乐会中只要有马勒的作品就会十分卖座,听友似乎对马勒的音乐十分买账,老中青三代人皆十分受用,以至于马勒的音乐会一票难求。马勒的作品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一时间我也难以参透其中的奥妙。
马勒出生在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如同其他伟大作曲家的标准履历那般,自幼展现出音乐的才能,儿时已经参加不少音乐比赛并获大奖,少年时代进入音乐学院学习,成绩优异,对音乐有崇高的追求等等。如果这仅是马勒履历的全部,我想他也不会如此令人心驰神往。
初听马勒的晚期作品,一定要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那将会是异常新奇的感受。作为后浪漫派的作曲家,馬勒的音乐与传统的、古典的、浪漫派的音乐是如此的不同。单就音响效果来说,它已经突破了传统古典范式的范畴,怪异的、躁动的甚至有些扭曲的旋律让人一时间很难适应,庞大的乐队也是古典音乐中闻所未闻的,特别是在乐队奏出最强力度时给人造成的那种莫名的压抑感。除此之外,绵长的、带点歇斯底里的、悲观而又无奈的情绪会萦绕在你的心头,久久挥之不去。正如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所说:“马勒作品的最高价值不在于它通过引人注目、大胆、冒险或怪诞等显示出来的新奇,而在于这种新奇被融入到优美的、充满灵感的、深刻的音乐之中,在于这种音乐高度的艺术创造性和深厚的人性内涵所具有的永久价值。这一切使之在今日仍充满生命力并拥有美好的未来。”
如果说巴赫的作品展现了音乐的神性,贝多芬的作品展现出音乐的理性,那么马勒的音乐则展现出饱满、真实、深刻的人性。这种“人性”不是贝多芬音乐中所展现的人类普世价值,不反映崇高的人类理想,也不同于浪漫派作曲家那种伤春悲秋、顾影自怜的小资产阶级情感。这种“人性”是对生与死的探寻与思索,是与自然,与宇宙万物间的对话,是人类智慧的终极。马勒晚年丧女,又险些丧妻,加之疾病的折磨,命运的阴霾始终笼罩着他。同时,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又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宿命论”让马勒感到绝望和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精神创伤和悲观、厌世的情结始终挥之不去。也正是因为如此,马勒的音乐才具有深刻的人性与真实。我认为,“深刻的真实”是马勒音乐百听不厌的奥秘。继贝多芬之后,马勒再一次展现了德国音乐的深度。不同的听众会在马勒的音乐中找到不同的共鸣,对生活、对爱情甚至对人性的共鸣。说到这里,我似乎对开头那个纠结的疑问释然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因为专业,马勒的音乐会才如此炙手可热,一票难求。
马勒的《第一交响曲》被选为此番夏季音乐节的闭幕音乐会,其地位可见一斑。这部交响曲完成于1888年,次年在布达佩斯首演。由于它是马勒的早期作品,其中还没有展现出马勒后期作品中那种矛盾、挣扎和悲观厌世的情怀。该作品从风格上展现出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还是以描写大自然风光为主。引用杨民望先生的话,作品包含了“人同大自然交融一体的狂喜感情,是爱情和幻想的园地,是青春和活力的礼赞,虽然个别乐章也出现过死的形象,但对未来的渴望却完全是乐观的”。
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受德国作家让·保罗(Jean Paul)的小说《泰坦》(Titan)的影响创作而成。“泰坦”是古希腊神话中被宙斯囚禁于塔尔塔洛斯地狱中的可怕、暴力形象。马勒偏爱保罗的作品,因此将“泰坦”作为自己第一交响曲的名称。此外,马勒还透露道,创作这部交响曲的初衷是为了“纪念自己两段失落的爱情,但作品的内容远远超出恋爱故事”。
熟悉马勒的人都知道,马勒善于将自己创作的歌曲中的旋律用于交响曲创作中,这部交响曲也不例外。交响曲的一些主题展现了其与《流浪少年之歌》的音乐联系,如第一乐章的主题采用了《流浪少年之歌》中的第二首歌曲等。正因如此,马勒将这部交响曲的最初版本分为两个单元、五个乐章,每一乐章都有对应的题目。第一单元取名为《青年时代》,包括第一至第三乐章,乐章名称分别为《无尽春日》《百花的一章》《满帆前进》;第二单元为《人间喜剧》,包括第四乐章《猎者的葬礼进行曲》和第五乐章《从地狱到天堂》。在这部作品写成之后,马勒又多次对作品的篇幅进行增删,其中第二乐章《百花的一章》几经删去、增添,使得作品的最终定型历经了很长的时间。
若问马勒《第一交响曲》最出名的片段在哪里,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说“《两只老虎》”。这一段出自《猎者的葬礼进行曲》乐章。这一乐章描绘了森林中的小动物埋葬一位死去的猎人的民间故事——兔子和狐狸用爪子擦拭他们伪装的眼泪,充满了怪异、离奇和嘲讽的意味。其曲调最初源自法国民间轮唱曲《雅克兄弟》,传入德国后改名为《马丁兄弟》,在英国和美国又叫《约翰兄弟》。传入我国以后,变成了填词歌曲《国民革命歌》和《两只老虎》。为了突出荒诞的氛围,马勒将原本是大调的乐曲改用小调来谱曲,低音提琴也在其不常用的高音区奏出,强调嘲讽的意味,与乐章前部抒情、明快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运用歌曲曲调方面,我们不难看出马勒的独到之处,这一点也在马勒后期的作品,如声乐交响套曲《大地之歌》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马勒作品的宏大性、包容性和内涵的思想性、深刻性是其成熟作品的典型特征,由此,解读、还原马勒的作品也变得异常艰难。但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马勒,也相信本次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上,余隆先生和上海交响乐团一定会为大家带来异彩纷呈的马勒《第一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