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少恶言
最早听到的比较成型的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大概应该是联想对IBM个人电脑的收购了吧。后来比较引人注目的应该是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当时大家对海外并购的看法更多的是停留在一种民族主义自豪感的大背景下。这与我们后来所说的海外并购还是两个概念,当AC米兰、国际米兰、纽约半岛酒店、葡萄牙保险公司以及无数的海外房地产纷纷落入中国买家口袋的时候,人家惊奇地发现,中国买家已经挥舞着支票成为世界投资、并购市场上最为主要的力量。以致于国家不得不收紧政策,给过热的海外投资降温,引导大家理性投资。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必要理一理中国买家为什么热衷于海外的“买买买”,从而我们也能出台更合理的政策鼓励合理的投资而抑制过热的泡沫。
中企之所以出海“买买买”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有钱了,企业也变强了。其实如果把时间线索稍微拉长一点,海外投资并购的舞台上最先活跃的是中东人,然后变成了日本人和韩国人,终于变成了中国人——这当中的原因显而易见,中东的石油美元,八九十年代日本和韩国的崛起,到现在中国的起飞。海外投资并购只是既定国家的国家和企业实力增强以后的一个表现。中东、日韩都走过这条道路,如今靠着房地产、移动互联网迅速积累了财富的中国企业也不会例外。所以要说推动这一切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一个词:有钱!
当然,有钱都有钱,但具体来看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标的,“买买买”的动机却各异:
不可否认,近年来国内资产价格上涨是事实。同样素质的标的在海外的估值会低很多。打个比方,国内你看一家上市银行的股价,大概在PB1.5-2倍之间,而如果是一家同等地位的欧洲银行大概就在PB1倍左右交易。简言之,国内的资产大概贵了50%;国内稍有成就的互联网公司,马上号称独角兽,估值数十倍PE上涨,要是真有点核心技术的,更是牛到不行,而国外同等技术的企业估值就要务实很多。说个普通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例子,海外100万美元在多数国家都可以拿下独栋别墅带车位,但在北上广深……
造成这种价格差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市场的原因(中国企业面对更广阔市场,估值更高有一定合理性),有的是属于具体企业和行业的个体原因,但导致的后果就是中国企业挥舞着支票冲出国门的时候,往往给人留下“人傻、钱多”的刻板印象,我们的企業为此也是付出了很多学费的。甚至有些国外投行在进行卖方交易代理的时候,有意邀请一些中国企业参加,就为了抬高竞价水平。但最后却不一定让出价最高的中国企业成交。
今天回过头看,虽然海外并购现在已经冷静多了,但有钱出海的企业仍然乐此不疲的一个重要原因,仍然是便宜——即便西欧、北美好的企业也并不那么便宜了,但“世界那么大,有空多看看”,东欧、南欧、南亚、东南亚、巴西、俄罗斯甚至非洲……还有更多广阔的市场可供选择,而价格便宜仍然是其中的主要推动因素。
海外的金融机构也曾是国内投资者扫货的重要标的。和资产价格差类似,国外资金成本也较国内低廉,长期的低利率环境导致欧美国家的金融业发展困顿,也急需新兴资本的注入。中国投资者正好在此时出现,所以在2015-2016年,业内经常看到有投行在销售欧美银行、券商和保险公司。从参股到控股都有,而国内的投资者也敏锐地体察到了这一机会,闻机而动,所以在这两年,中国买家拿下外国银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交易不绝于耳,这些金融机构如果单纯从自身ROE水平来说,是不堪与国内的投资项目相比的,但却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资金平台。
打个比方说,一个保险公司的净资产为10亿美元,但这个公司可能管了200亿保险资金,换句话说,如果花10亿控股了保险公司,那就可以使用200亿保险资金帮助自己进行其他投资。相当于用钱买了更多的钱,撬动了更大的杠杆。那何乐而不为?
当然,在收购海外金融机构以后,虽然理论上可以撬动更多的资金支持自己的投资,为自己其他外币项目提供了资金来源,但同时也面临着海外金融监管机构的严苛监管,资金的投向也必须符合监管要求以及欧洲市场既有的风险状况,并不能够随心所欲。中国投资者原先想象的用别人的钱“买买买”的局面并没有形成。但这并不影响这些金融机构帮助中国投资者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化的进程,因为除了资金,海外金融团队对于中国投资公司现有团队国际经验的补充也是非常重要的。某些时候这可能是比多一个资金渠道更重要的投资收益吧。
远的像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就不说了。近的像美的收购库卡,吉利对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股份的收购,复星集团对印度仿制药Gland Pharma的并购等等。中国企业也通过收购获取了自己在全球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这当中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这个东西你彻底不会做,比如在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和工业4.0、工业机器人等等领域,的确处在人有我无的状态时,如果可以通过投资收购对方企业获得对方的技术,的确是迅速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学习曲线,缩短了自我研发的时间;另一种情况是可能中国企业也可以做,但面临着国外企业的专利保护,在进入特定的国家还有特定的许可,比如在医药领域,除了药品本身的专利,在进入国外市场还需拿到该国的FDA许可。这种情况下如果靠等着专利失效、自己研发自己申请FDA,则一搞就是十几年……如果可以买下对方的公司,则一步就拥有了技术专利和FDA认证,何乐不为呢?
同样的逻辑,国内企业也热衷于收购海外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强监管,且不同的业务需要特定的牌照。当然,国外的牌照资源并不如国内般紧俏,并不限量,都可以申请,但一个中国企业到外国从零开始申请一块金融牌照谈何容易,所以,买下那些牌照齐全但资产规模不大的金融机构,再将其做大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产品和品牌,但由于国外人口年龄结构、市场整体规模和消费习惯等问题近年来做得并不好,而中国广大的市场,日益增强的消费能力,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需求让很多有远见的企业看到了通过国际资源整合谋利的机会。通过收购,将优秀的国外产品、品牌带到中国来,帮助其在中国落地,嫁接本土的零售、电商资源,同时在产品设计开发上进一步贴近中国消费者习惯……通过这些措施,消费者原先要在国外才能购买的产品现在家门口就可以方便购买,而原先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经常碰到的水土不服的问题,也由于收购方往往是根基深厚的中国企业而迎刃而解。
大家耳熟能详的地中海俱乐部、Folli Follie、Lavin、SMCP、Bally等等无不是在这个投资逻辑指导下的产物,同时也的确催生了一批诸如复星、山东如意这样将这一策略玩得出神入化的中国投资者。但这样的投资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国际品牌来到中国是否能真正与中国动力结合解决以往水土不服的问题,是考验投资者投后管理能力的关键。而中国投资者往往在买下全球知名品牌的时候并没有相应行业的深厚运营经验,行业以内以及海外品牌的资深粉丝是不是认同中国股东的接手,中国股东接手以后品牌形象是否有变化,中国投资者是否真的能成为品牌重生的推动力,这一切都给中国投资者又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仍然需要拭目以待……
如果我们推而广之,会发现在体育、娱乐、影视、酒店等领域的投资,很多也带有嫁接中国动力的意味在其中。如蘇宁投资了PPTV做体育直播,就买下了国际米兰,作为体育直播的内容提供……这些投资虽然行业各异,但看准中国的人口基数、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中国粉丝的聚集效应等方面是共通的。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针对南美、非洲和东南亚的投资也非常迅猛,而这当中占主导的一般是两大类投资,一类是产能输出型,比如中国企业援助一带一路国家的钢铁厂以及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等,除了国家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输出国内的多余产能也是重要的考虑;另一类是在中国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模式被复制到其他国家,控股、参股的同时输出业务模式和管理赋能,帮助当地企业迅速跨越摸索期,提升学习曲线,在扶植当地企业的同时自身也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比如阿里巴巴投资印度支付企业PayTM就是打造了一个印度版的支付宝,使得印度得以高速地直接跳过电脑网上支付这一阶段而直接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支付时代。
出于企业自身业务层面考虑的收购原因大概不外乎以上几点。当然,在业务发展本身之外,企业也会有财务、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考虑。比如通过投融资控制境外上市公司实体,为境外融资创造条件,或是通过投资实现资产的全球化配置,通过更加多元化的配置进一步降低资产组合在汇率、行业政策、地缘政治等方面的风险敞口……
当然,无论以上的原因多么合理,这也不能成为打着投资旗号行资本外逃之实,或者是非理性投资的理由。的确有些企业进行的投资有跟风、炒作之嫌,付出大量外汇却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太多发展的推动,反而给国家造成了资本外流的压力。
因此在2016-2017年国家逐步收紧了对于海外投资的审批力度。海外投资也马上冷却了下来,现在还积极进行海外并购投资的企业要么本身在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本身就在境外,国家外汇管制的政策对其投融资影响有限;或者投资收购的标的本身就于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我们留意到一个变化,在国家收紧对外投资审批力度的时候,参与进行资金出境审批的机构当中多了外交部,也就是说,由外交部先行判断投资标的是否于国于民有重要意义,再进行资金是否允许出境的审批。简单地说,现在鼓励投资的方向大概是两头,上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下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而曾经吸引国人眼球的影视制作公司、外国体育俱乐部、豪华酒店等等已不在国家鼓励的范畴。
作为投资人,可以顺势而为,以国家政策引导的方向作为投资方向,与其在揣摩自己的项目会不会获批,不如就去找国家希望、鼓励你投的产业。而从做法上,中国投资者也必须摘掉“人傻,钱多”的标签,打造国际化的团队,综合运用国际化的资源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支持自己的投资。
而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乐见更多的国际品牌、国际资源与中国市场走得更近,开发出更多贴近中国消费者生活的产品。只有在这样多赢的局面下,海外投资、并购才能真正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外生型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