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辉
张华:财商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多数人都把财商理解为赚钱或说理财能力,这其实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在我看来,财商是一个人看世界的一种视角,用经济学的思维,去洞察世界、理解事物,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其实是商业决策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在智商、情商和财商当中,财商也是最能够建立一个人成就感的。
张华:第一,从让孩子认识零用钱,搜集身边的 “稀缺品”等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切入,引导其总结规律,并从中汲取营养,建立基本的成本与收入观念,并懂得什么叫“物以稀为贵”;第二,父母从消费习惯、家庭储蓄计划、不同职业不同的收入模式等这种家庭、公司与社会中的财富现象角度,有意识和孩子进行讨论和头脑风暴,甚至让孩子参与进来;第三,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懂得获得财富与回馈社会的关系,这并不是说要让孩子未来一定成为公益或慈善家,而是一个未来公民必备的素养。财商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感,而不是金钱带来的满足感。
张华:欧美培养孩子的财商,最大的三个特点,一是随时随地,譬如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女儿从小只有做家务才有零用钱,且对零用钱的用途有着缜密规划;二是契约精神,非常多的家庭和孩子签订书面的“合同”,譬如零用钱使用合同,譬如时间管理公约等。三是重视沟通能力,譬如孩子在学校遇到有小伙伴借了钱迟迟不还怎么办?这既是财商话题,又考验情商与沟通能力。
欧美之外,日本父母非常注重引导孩子做社会研究与实践,譬如上街“讨价还价”;同样在以色列,很多孩子自小参加模拟创业营,他们不但精于理财规划,而且还像扎克伯格一样,在获得财富后制订了回馈社会的详实方案……
张华:3岁开始都不算早。其实从欧美到日本再到以色列,财商都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就非常重视的课程。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需要知道,买东西是需要花钱的,而有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他需要知道,我们需要通过工作来赚钱,世界上终究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他需要知道,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货比三家,而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等待,“想要”与“需要”之间是有区别的……财商的内核心是从延迟满足中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财富观,从模拟理财中锤炼决策力与个人规划力;最终从财富与幸福的辩证关系中提升公民意识。
张华:我提出“青少年新财商”的概念,两个基本点,一是区分于当年“穷爸爸、富爸爸”时代的教养方式,更加注重孩子公民意识的引导与培养,更加注重孩子的大视野,这与少年商学院“世界是我们的课堂”的使命有关。财商与经济学,是通识教育的一种,是社会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对父母与社会来说,培养孩子财商一定要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如果说你担心孩子眼里只有钱,那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观念与引导方式是否得体。孩子的世界里并没有那么世俗的东西。
张华:最大的误区就是家长自以为是,不给孩子自主权。正确的姿势就是敢让孩子做自己。譬如我们让孩子设计一个新型储钱罐,一个7岁的上海女孩,设计了一个“彩虹心愿储蓄机”,每次成功存下一笔钱,可以完成给妈妈买礼物的心愿。这其实蛮让人感动的,但这就是孩子的角度,很真挚。再譬如少年商学院曾在视频直播课后发布挑战,让全国各地的学员,设计一个家庭旅行方案。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新财商”案例,首先,平时咱们旅行都是带孩子去的,有没有想过“跟着孩子去旅行”?而在设计过程中,去哪里旅行,预算多少,住什么酒店和乘坐什么交通工具,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如何分工协作,如何规划时间和线路等等,都是非常考验孩子的综合能力的。而少商学生们的设计方案,几乎每一份都让人耳目一新,甚至感慨良多。敢讓孩子做自己,孩子就会还给你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