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丽雯?阿布都外力
【摘要】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初中生说话和聆听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汉语是我们的国语也是官方语音,因此面对紧张的就业压力和现代社会交际的需求,口语交际能力是少数民族必须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在实际口语教学中,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按照教材设计上好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课,甚至很多口语交际课程都会被其他模块占用。因此,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希望把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相结合,把口语交际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 初中生 阅读教学 结合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46-02
一、初中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
初中正是学生发育的时期,往往很多学生在这段期间会变得不愿说话,不愿与人交流,更别说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口语交际。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来讲,开口说话甚至比登天还难。汉语不是民族学生的母语,他们害怕说错了会被笑,就习惯低着头,沉默寡言,喜欢做忠实的听众,也不愿意张口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越不说就会变得越不会说,久而久之,最佳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时期就耽误了。其中虽然有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但绝不能否认教师不当的口语交际教学方式削弱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口语交际内容分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新疆专用)教材共六册,每册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设计口语交际版块,但是学习这套教材的主体是第二语言的学生,因此它的口语交际包含两部分,分别是"聆听”和“说话”,也就是说一个单元的口语交际是“听力”,一个单元是“说话”,共出现24次。显然,口语交际在初中语文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七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听,而且要自然地、清楚地说话。说话时要注意发音正确,用语规范。八年级的是聆听时要关注说话人的观点看法和情感态度。九年级的是聆听时要听清事件的过程、起因和结局;能根据需要调整说话方式,文明得体地表达和应对。
三、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口语交际教学
初中“语文”(新疆专用)教材的使用者是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学生,这套教材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重视语言教学,更要重视"文”的方面,重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以及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加强。然而口语交际是最能直截了当的体现个人的语文素养。但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先从阅读着手。阅读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口语交际能力是阅读的表现。一个人如果读过大量的书并且又善于积累,那么他表达能力一定很好,善于组织语言,说话也顺畅得体。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训练对于培养初中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这一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不是短短24节课就能见效。在阅读教学中浸透口语交际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课前三分钟演讲
“课前三分钟”是指学生在语文课前利用三分钟时间在讲台上进行的语言训练。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作用不容忽视,不论是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是增强课堂的学习效果都有很大的益处。由于笔者写的是初中的口语教学,研究的对象是第二语言是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因此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内容可以是放学路上的见闻、讲述新闻、介绍新的读物、讲讲读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感想,也可以是背诵诗词、好词佳句、优美篇章,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内容皆可作为课前三分钟演讲,这样一来能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二来还能为写作打下夯实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与新课有关的话题,起到导入新课的作用,不动声色地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
2.以课文中的语言素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阅读是学生积累口语交际素材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对于汉语是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课文中的语言素材是他们积累语言最常用的语言材料,而且还能学以致用,加深记忆,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1)联系课文的旁批和课后问题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语文》新疆专用这本教材的阅读课文中都设置了“旁批”,老师在阅读课上联系课文的旁批和课后问题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最有效的办法。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阅读课文的特点,旁批的提示,从课文中提炼一个问题,或者抓住课后已经为学生设定的问题,使之成为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完成口语交际训练。这样一来,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会增多,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的激情会增高,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也会拉近。在这样双向互动的课文讲解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不仅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而且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得到空前的提升。
(2)用复述法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学生学完一篇课文最终的目的是要知道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什么,要学会用复述的方法对课文进行总结,或者能用自己的几句话提炼课文的中心思想。总之,它是口述文本和段落的主旨。学生在概述文章大意时,首先会组织语言,整理课文的整体框架,这是对课文内容理解的体现;其次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课文里出现的词汇,尤其是新词,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消化为自己的,让学生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达到积累的语言词汇能够脱口而出的效果,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根据课后练习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人教版专用语文的课后练习有三部分:思考理解、积累运用和延伸拓展。這三部分的内容实则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套教材面向的是第二语言的学生,所以课后练习比人教版多了"积累运用”这一版块"积累运用”中用括号中的词完成句子或者仿写句子这样的题都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其他两部分更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超.浅谈语文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J].教改执法,2013.
[2]郭成红.注重诵读时间 提升语文素养.[J].中学教育,2013(2).
[3]张克荣.浅析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J]教学反思,2012(1).
[4]孟赟.基于心理科学基础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