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长流水 武夷不老松

2018-06-17 08:35叶黄晨
艺苑 2018年2期

叶黄晨

【摘要】 第八届“京·沪·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于2017年12月8日至11日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隆重召开,各地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集聚一堂,对近年来各自新近创作的音乐作品展开深度研讨。对福建省作曲界名宿郭祖荣先生的音乐创作进行专题研讨是研讨会的第一项议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郭先生对“京·沪·闽”研讨会所做的贡献,郭先生70多年来的音乐创作生涯、创作精神以及他在音乐教育领域所做的无私奉献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关键词】 当代音乐创作;京沪闽;郭祖荣;社会活动家;作品出版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第八届“京·沪·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于2017年12月8日至11日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隆重召开。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广播艺术团、《人民音乐》杂志、中国文联出版社、日内瓦音乐学院、台湾辅仁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台湾屏东大学、浙江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福建省音协等单位和机构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与福建代表共80余人集聚一堂,对近年来各自新近创作的音乐作品展开深度研讨。本届研讨会参会人员在以京、沪、闽三地作曲家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来自台湾和其他省市以及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的作曲家、理论家代表,为会议增添了更浓郁的多地域、国际化色彩。历届研讨会对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美学观念、作曲技法、形式内容、民族化、时代性等问题的探讨,已成为国内作曲界的一个风向标。本届研讨会的第一项议题是对福建省作曲界名宿郭祖荣先生的音乐创作进行专题研讨。研讨会由高为杰老师主持,他慨叹郭老真诚执着、锲而不舍之精神乃是中国作曲家的楷模。短短两个多小时的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郭先生对“京·沪·闽”研讨会所做的贡献,郭先生70多年来的音乐创作生涯、创作精神以及他在音乐教育领域所做的无私奉献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让我们饱享音乐文化之盛宴。

一、“京·沪·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的发展历史

研讨会上,年近90的郭祖荣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京·沪·闽”研讨会的发展历史。1987年正值改革开放伊始阶段,从北京吹来了一股新潮音乐风,当时从师大调任到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工作了两年的郭老师认为新音乐没有丝毫美感,便与章绍同老师商量,规划召开一个关注当代音乐创作的研讨会。经过两年的筹备,1989年在武夷山召开了第一届“沪·闽音乐创作笔会”,共有11人参会。与会人员一起听作品、谈创作,三天三夜意犹未尽,深感会风严肃、收获颇丰。之后,章老师因工作调动离开了福建省音乐研究所,郭老认为研讨会应该继续办下去,于是请自己的学生以及各地的宣传部、文化局帮忙,于1990年11月7日在福建东山岛举办了第二届的“沪闽音乐创作笔会”。郭老说“京·沪·闽”研讨会从一开始就跟野孩子一样,早上在海岛上玩,下午、晚上开会。前三届我们“沪闽”开过,“京闽”也开过,以后便可举办“京沪闽”了。于是,在1992年10月第一届“京·沪·闽”研讨会在福建福鼎太姥山举办。这一届研讨会学术氛围非常浓,白天谈晚上也谈,开着圆桌会议面对面地谈。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帮助福建作曲的提高,定下了“圆桌会议、没有大小、人人平等”的规矩。此后,又分别于1995年7月31日在厦门鼓浪屿(第二届)、1998年10月在福建厦门(第三届)、2009年7月在福建永安(第四屆)、2011年10月7-9日在福建省连江县(第五届)、2013年10月18-20日(第六届)和2015年12月11-13日(第七届)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了共七届研讨会。

郭老指出,“京·沪·闽”研讨会的逐步发展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帮助,也得到《人民音乐》的关怀,金湘老师曾建议今后无论有多少作曲家来参会还是称“京沪闽”。尽管福建有那么多搞交响乐创作的人,但我们不搞“福建乐派”,我们可以称“福建乐群”。郭老强调我们京沪闽不要“变色”,主要以严肃音乐、高雅艺术创作为主,由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牵头做。最后,郭老还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到底中国要不要我们自己民族的交响音乐?二是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到底该怎么写?他希望下一次京沪闽可以集中讨论,也希望今后京沪闽就在他的母校福建师范大学一直办下去,期望北京、上海的作曲家能多帮助福建年轻作曲家提高,也期望青年一代的作曲家尽快茁壮成长,满怀着一位福建老音乐人的深情厚谊。

二、作曲家与“社会活动家”

研讨会上,刘念劬先生代表上海作曲界就“中国作曲家的终极人文关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作曲家的人文关怀第一条便是“我们都是为了艺术而被判处了终身服役的人”。他认为“京·沪·闽”研讨会这样高大上的作曲家研讨平台,第一点值得肯定的是“贵在坚持”。他从美国回来后,发现有些对音乐毫无研究的人在不熟悉的领域成为专家,而“京·沪·闽”研讨会这个平台则发扬了北大精神,是一个保护创见与个性的平台,能诞生真正有独特民族风格的音乐。他指出中国音乐可以多元的存在百花齐放,小众艺术、大众艺术、各种各样的作品风格都可以存在。同时,他提出作曲家也应该成为社会活动家,我们的作品必须要有听众的反应,否则会很寂寞,譬如章绍同、奚其明就是社会活动家。

杜晓十先生用“坚守”两个字来形容郭老:一是郭老坚守了70多年的音乐创作事业,从刚开始写完作品却没有声音一直坚守到今天,他的作品越来越被大家认识和认可非常不易;二是郭老一直坚守在福建,研究福建音乐、从中吸取营养,再把福建音乐元素放到作品中,他坚持不受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的冲击,但也不固守陈规,不断加入新元素,这一点值得我们敬仰;三是郭老始终坚守在教育岗位,自己创作、自己带学生,对学生点点滴滴、言传身教,如今活跃在音乐届的吴少雄、刘元、温德青、宋瑾、王耀华等都是郭先生培养出来的,尤其是谭革胜更是郭老师手把手培育出来的。希望大家能够把郭先生作为研究的课题,因为他值得研究和推广。

杨通八先生认为“坚守”是最重要的,坚守的可贵之处在于甘于寂寞、甘于奉献,如此才能做出精品,而不是要成为音乐社会活动家。他深感今天的会议受到郭老一番话的影响,大家都愿意讲真话,对于做精品音乐的人而言,天生就要自甘寂寞,一辈子耕耘,必成正果。无疑,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京·沪·闽”研讨会的举办正体现了作曲家的精神境界。

陆培先生表示坚守是因为喜欢,因为有话要表达。作曲家们为自己而写,有感而发,这就会感染他人,不是坚守可以概括的。“因为热爱,我写,我就想写,我就想这么写,有没有演出无所谓。”他认为郭老的作品有一种美,蕴含着郭老所理解的中国音乐,有形式美、内涵美,是由民间得来的感受。他认为作品中有自己的看法才能称为作曲家,作曲家同时成为社会活动家是为了推广自己的作品,比如作曲家谭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显然,谦虚是必要的,但如果没人知道你是谁也不行。高为杰先生认为作曲家有两种,一种为自己活着,一种为他人活着,郭先生就是为他人活着的活动家,他让“京·沪·闽研讨会”越办越好,这就是活动家,同时他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让大家受益。但是,显然郭先生进行创作的时候是很寂寞的,而这并不矛盾。陆培指出郭先生就是一个大活动家,写出作品来很寂寞,但一个作曲家,没有听众什么都不是,我们写作品,听众越多越好,才能传达思想。

三、作曲家、教育家之爱

田刚先生回忆了十年前在杭州师大的一堂课上他听到郭老师十二音和五声音阶融合的一个作品片段,觉得作品非常棒,而当时任课的李吉提老师认为郭老师不仅作品棒,人品更棒。郭先生写作品,没有音乐会,没有比赛,只为喜欢而写,他热爱自己的事业、认真钻研、辛勤耕耘、锲而不舍,这是一种精神,不仅需要我们继承,更是中国作曲家的楷模和榜样。

郭老的学生郑长铃先生整理了郭老的第一本书《音乐的徘徊》,当他整理到郭老小时候立志写音乐时,他边写边哭,郭老的家国情怀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深深打动他。会上郑长铃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其他艺术门类很容易从国家层面拿到支持来发表自己的感受,作曲界却很少很难。郭老师的“默默”可能更多是因为社会环境、时代造成,现在是否还这样值得商榷。作曲家能跟这个时代脱离吗?完全屏蔽在自己的个人世界吗?作曲家需要以作品表达感受,期待不久的将来,能把时代的声音和作曲家内心的表达融合在一起,呈现在大家面前。

贾达群先生指出,他一直在思考所谓的“爱乐人”中又有多少真正热爱音乐、全身心投入的呢?在他看来,所谓“爱乐人”,首先要很“纯粹”,作曲家不能太功利,不能牺牲音乐的品格;其次,作曲家对音乐要有“敬畏”,音乐作品是最丰富的情感和最高智慧的体现,显然须认真;再次作曲家要“真诚”,所有的艺术都不能虚假,作品应该是艺术家的心声;最后,作曲家要通过作品来讲“文化”,作品要有引领性,文化和精神的引领,产生社会效应。据此看来,通过理解郭老的作品,均能得到以上几点的解答,郭先生乃是名副其实的“爱乐人”。

梁茂春先生谈到在创作方面,郭老从未违约,从未因任务而创作,他勤奋耕耘了几十年,是所有音乐人的榜样。他的作品体裁丰富,成果丰硕,最早的钢琴作品、艺术歌曲为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次,在音乐教育方面,许多活跃在世界上的音乐家都是郭老的学生,这一点很像台湾的许常惠老师。第三,对戏曲音乐的贡献,郭老师几十年耗在里面,戏曲音乐像血液融化在音乐中,非常值得总结。再者,郭老师在音乐理论方面的建树也应该研究,他的和声与普通人不一样,比传统和声丰富得多。

于庆新先生提出,为什么福建的作曲家会有这样的成就?因为封闭的环境能够安静搞创作,带出了学生,有利有弊。福建之所以在音乐方面有这样的成就,郭老师功不可没。在他心目中,朱践耳、罗忠容、郭祖荣是作曲界的三座丰碑。郭老师在音乐教育方面,确实有奉献精神,不仅不收学费,还请学生吃饭,这样的情况在当前社会越来越少。在艺术作品高尚追求,在人品上的高尚品格,没有郭老师就没有这个座谈会,“京·沪·闽”追求真正的艺术精神,故而成为音乐界一个响亮的品牌,这种优秀的艺术传统我们须代代相承。

四、作曲家应关注作品出版相关问题

来自台湾的陈茂萱先生认为台湾和福建的文化往来不能切断,他对刚刚出版的郭老师的创作手稿深深打动,很佩服中国政府卖力地保存作曲家的资料,也佩服文联出版社能做这个事。他感到郭老师的作品突破了绝对音乐的方向,在他的发展部辩证方式有新的改变,要有后辈继续努力研究和继承。

来自文联出版社的曹军军编辑分享了他为郭老出版作品的感受,即“热爱、崇敬、担当、回归”。他认为从事与音乐相关的职业需要有更多的人热爱与懂得作曲,他呼吁青年朋友们学习作曲,但不必拘泥于一定要成为作曲家,但需要很多“活动家”,即有效的传播者。他结合与郭老师的出版合作,谈了几点感想:一、收集。音乐的创作圈缺乏能够集腋成裘的平台,出版人需要有版权意识,作曲家与音乐人共同建立好的版权机制与平台机制。二、制谱。打谱的校对工作实际上需要很高的音乐修养,郭老提到“用手稿出版的效果最好”,说明出版社这方面做得不尽人意,给作曲家带来很大的负担。同时,整个音乐圈在制谱方面也呈现出一种“懂的人不做,做的人不懂”的怪象。三、录音。郭老师出版的作品中,目前的音像录音等工作做的很贫弱,数字化传播的效果也不到位,人才急缺。四、编制。在出版郭老师作品过程中,他曾问郭老师:“好像您的作品编制不大,双管编制比较多。”郭老师笑道:“那是因为乐团没有强大的能力能够演奏大的编制。”这值得我们反思,好的演绎者与集体的匮乏限制了作品的呈现。五、推广。其实郭老师的许多作品是被历史耽误了,比如他于今年在北京上演的一部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在创作完成60年后才首演,错过了推广的最好时代,这就影响了作品的阶段性历史地位。

最后,研讨会经过几番激烈讨论梁茂春老先生讲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很受鼓舞:郭祖荣老师的作品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悲悯的情怀,他的创作是从大樟溪开始的,就像闽江一样汹涌奔流、充满活力,他赞誉郭老似“闽江长流水,武夷不老松”。大家愿景着在郭老师90周年诞辰时,在郭先生的母校福建师范大学再举办一次更为大型的研讨会,来总结、提炼和传承郭先生的艺术精神。

结 语

第八届“京·沪·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的参会人员在以京、沪、闽三地作曲家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来自台湾和其他省市以及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的作曲家、理论家代表,为会议增添了更浓郁的多地域、国际化色彩。对福建省作曲界名宿郭祖荣先生的音乐创作进行专题研讨是本届研讨会的第一项议题,会议中对“京·沪·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的发展历史;作曲家与“社会活动家”;作曲家、教育家之愛;作曲家应关注作品出版相关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达成诸多深度交流的看法。郭祖荣先生德艺双馨似“闽江长流水,武夷不老松”,他的作品体富有深刻的人文关怀、悲悯的思想情怀,他的人品谦虚善仁、育人不倦、虚静坚守,他的创作思想和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总结、提炼与传承,他是福建爱乐人一面光辉不朽的旗帜。历届研讨会对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美学观念、作曲技法、形式内容、民族化、时代性等问题的探讨,已成为国内作曲界的一个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