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工运用生命回顾疗法服务于癌末患者的探索

2018-06-17 07:18李丽张晓鹏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癌症

李丽 张晓鹏

【摘要】肿瘤是当代人类群体中普遍性很高的一类疾病,大众听到肿瘤特别是癌症的名称时多怀有恐惧心理。癌症患者面对身患的疾病无能为力,医疗机构面对此疾病大多采取拖延患者生命时长的方法来证明医疗的效用,但是癌末患者的生存质量堪忧,医务社工运用生命回顾疗法可以帮助提高终末期病人生命质量。

【关键词】医务社工;癌症;生命回顾

1 引言

1.1 研究来源

《2017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281万例,每天约有1万人确诊癌症,相当于平均每7分钟就有一人得癌症。身边的亲人或者朋友经常听到有诊断出癌症的例子,癌症如此的普遍和多发,癌症患病现状及治疗预后困境促使人们寻求帮助癌末患者圆满走向生命终点的可能性,传统上医院的诊疗更多的关注于病人的生理症状的解除和延长病人的生命时长,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由关注病人的“病”转向作为整体的病人“人”上,作为鲜活个体的病人的生活得到越来越多的照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成为现代医疗的目的。

1.2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1.2.1 意义治疗学

弗兰克尔在《人对意义的追寻》一书中,创建了一个新学说即意义治疗学,每个人都有寻求生命存在意义的欲望,每人的生命意义都是唯一且独特。人生回顾方法是患者生命意义的支点,在苦难事件中发现个体生命的顽强不屈,在快乐事件中重温生命的美好,生活点滴在患者的眼里也闪烁着生命意义的,使其更珍惜眼下每时每刻的生命时光。

1.2.2 生命回顾理论

弗兰克尔意义治疗启发了叙事心理治疗,叙事治疗有多种理路,不同的理路关注不同的变化,其中一项是关注如何重写生命的故事,包括外化问题、寻找问题之外的生活、回到生活本身三个阶段。引导癌症病人看待疾病与自身生活时,叙事治疗三个阶段是很好的借鉴。生命回顾疗法属于叙事治疗的范畴,叙事疗法是反对极端医学话语对生命意义个体性的抹杀,尊重个体生命权力的平等。

生命回顾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老年人学先驱Bulter最早提出后逐渐扩展应用于癌症患者的研究。生命回顾是通过回顾、评价、重整一生的经历,就一生中对个人影响深远的事件、人物、社会环境等进行剖析,回忆感受各种快乐、喜悦、忧伤、失望等各种情绪,扩大积极情绪的范围,引导消极情绪的释放,并辅以老照片老歌曲等实物制定病人一生的生命手册,并鼓励病人采取力所能及的行动,以当事人深入完全的自传性描述内容作为素材,根据患者喜好,选择性的记录患者的主要人生事件及感悟。

1.2.3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仅能够缓解疾病带来的压力,还能帮助个人融合进社會网络,提供给个人的心理情感和生理支持,协助管理日常生活,提供物质、金钱、技术和意义等。癌末患者的社会支持介入有两个关键时刻,一个是在诊断确诊为癌症时,影响道病人对自己患癌的接收程度;另一个是癌症末期病人在意识到死亡逼近的时刻。

2 医务社工介入癌末患者生命回顾案例分析

2.1 背景资料

王大爷,61岁,汉族,2015年元旦左右因嗓子嘶哑、食欲减退、腰椎疼痛难忍在县医院诊断为胃癌晚期并发肝脏、肺部、胰脏、食管等多处器官转移,门诊医生建议回家休养等待最后的归宿。因开春老家没暖气空调等采暖设施和在家日常生活因体力不能自理,故在镇医院办理住院。

2.2 案主过往生活经历

王大爷育有两女,在小女儿出生后没多久妻子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后一直未归,经法院起诉离异,独自抚养俩个孩子长大成人,女儿成家立业后曾两次离开村庄接到城市生活,但因生活习惯难以适应返回。八十多岁老母亲健在,兄妹7人,排行老二,兄妹关系和睦。家住农村,以务农为生,爱好读书写作,手中存有年轻时写就的几十万字的一本小说待发表,享有农村合作医疗,无任何宗教信仰。

2.3 医务社工的准备

2.3.1 医务社工得价值观念

对癌症群体的观念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介入是否成功,社会工作者与癌末患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与病人接触时若持有悲悯的态度是对其居高临下的侵犯,与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并不冲突。尊重是任何个体都有的需求,特别是癌末患者,对其展现出尊重是第一原则。尊重患者的观点、感受、情绪,无条件接纳患者的所有方面,是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走向深度交流的前提,当病人完全信任产生情感上的联结时后才能全面的自我暴露,暴露自己人生历程的真实感觉,放下提防的负担,在完全放松温馨的情境下完成人生回顾。

2.3.2 医务社工敏感信息的捕捉能力

在与病人交流访谈过程中,语言是显性的信息传递载体,除此之外,拥有读懂病人的眼神、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的能力才能真正的与病人建立深层次交流的基础,同时也是运用同理心等专业技巧的基础。2.3.3选取并充分了解研究对象

每个服务对象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教育背景,性格、人生经历、语言使用习惯等也各不相同,这些都是在进行人生回顾前需要医务社工做好的功课。做好了这些前提准备才能进一步对其进行评估,制定介入措施,及时调整介入策略,评价介入结果。

2.4 医务社工案例服务过程

2.4.1 接案

在王大爷住在镇医院期间,笔者一朋友为王大爷的主治医师,经主治医师介绍跟王大爷及其家属认识,王大爷的女儿在医院陪床,对于笔者非常欢迎,而王大爷的态度淡淡的。据王大爷女儿陈述,王大爷在县医院诊断时就已经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了,因强烈的身体疼痛无法忍受,曾多次表示过要女儿寻找方法结束身体的折磨或结束生命以求得终止病痛,王大爷女儿既心疼老父亲又无力解决父亲的要求,只能以沉默回应。

2.4.2 需求评估

付菊芳认为晚期癌症病人排序在前5位的需求依次是需要家人关爱、希望感到对家庭有用、希望了解检查结果、希望家人陪伴、希望了解治疗效果。在王大爷知道自己是癌症晚期后,曾告诉家人和身边人“人活一辈子两样东西最重要,一个是自己的身体,另一个是家庭”,即使是在被疼痛折磨的夜晚失眠的晚上,自己一直在默默忍受。根据与大爷的访谈,理解到大爷最在乎的并不是难忍身体的疼痛,而是关爱家人,怕给别人添麻烦。

2.4.3 制定并执行服务计划

①尽管根据需求评估,生理方面不是第一位,但是减轻王大爷身体上的痛苦仍然是第一项服务,与主治医师商讨适合王大爷的止痛药物使用方案,由口服止疼药逐渐过度到点滴输液止痛和针剂注射止痛,达到身体上的舒适。

②在王大爷体力尚佳,身体舒适无痛时,每次利用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与其回顾自己的各时段生命事件,负性事件引起的负性情绪能够得到疏解,心情舒畅,无压抑。

③在给当事人案主提供服务的过程,也要关注身边家人的压力疏导,缓解他们的心理负担。

④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帮助案主鏈接外部资源,如获取支持性治疗所需的药物、可能获得的经济援助等。

2.4.4 医务社工个案服务效果评价

①与过去的自己对话。每次跟案主结束一个阶段的回顾后,帮助其用手机拍摄一段对自己各阶段得人生寄语,与各阶段的自己隔空对话,并记录在卡片上留存。

②制作相册集。和王大爷女儿一起收集王大爷各阶段的照片制作了一本生命相册。

⑧陪伴即治疗,情绪疏导。整个回顾过程是案主总结自己人生经历的过程,医务社工作为第三方参与其中,提供了情绪表达的途径,讲述的过程即是情绪抒发的过程。

④链接外部资源。王大爷在进行输液治疗过程中,乡镇医院缺乏支持性治疗药物,笔者链接县医院药房帮其购买。

⑤生命意义的总结。王大爷对自己的整个生命经历评价为“不认命,一直在奋斗,持续不断努力、一生还算没白活”,走到人生末端尽管还有很多事情要完成,但是现在相对来说要做的这些事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2.4.5 结案

王大爷在入院两个月后的一天相对平稳病情急转之下,意识逐渐模糊,只能简单回答“嗯、哼”等单音节词,自己无法翻身,大小便无自主控制能力,出现频死状态。王大爷的女儿联系家人于当天中午出院回家,按照当地习俗,需要在自己的房子内咽下最后一口气息。在家人的陪伴下,王大爷于第二日凌晨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

3 研究结论

在生命回顾过程中,癌症患者有遭受疼痛的突袭,在此时不宜用苍白的语言来进行无谓的安慰,应该询问是否寻找医生或帮助使用其他有效止痛的方式,或者只是陪伴身边减轻其恐惧感,增加安全感,给负能量一个表达的机会,有时陪伴即是最好的治疗。

猜你喜欢
癌症
治癌症,生存质量很重要
放疗
中国癌症分布图
做好年检把好关,人生大道得平安
给癌症找100个好处
癌症是怎么形成发展的
器官移植者的癌症死亡风险较高
主动出击: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
预防癌症先看清吃了什么
预防癌症的一般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