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2018-06-17 07:18张弘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冠心病临床效果

张弘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9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以《伤寒论》炙甘草汤为基础方化裁煎汤治疗,而对照组口服改善冠心病及抗心率失常的西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总有效率和心率失常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而观察组心率失常治疗有效率为77.7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5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其中以抗心率失常的效果最为明显,尤于西药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炙甘草汤;冠心病;心率失常;临床效果

心律失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较为常见的一种伴随症状,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更容易出现。可分为窦性心律失常、异位性心律失常或传导障碍等,其中以室性或房性过早搏动等最為多见。本病发生后较为顽固,西医治疗效果并不满意。而祖国传统医学典籍对此早有记载,诸多文献报导,以《伤寒论》经方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可取得满意效果。鉴此,我院以内科临床收治的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从而观察和分析炙甘草汤对本病的治疗效果,特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的住院患者,共9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平均年龄(53.41土3.1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6.24土0.38)年。对照组共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5.43土2.26)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25土1.1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早搏类型分布等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都符合1980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并经我院功检科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早搏。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5年第二辑)》“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均接受冠心病常规西药治疗,即口服拜阿斯匹林(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用法用量:lOO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7;用法用量:lOmg/次,1次/d)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生产企业: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039:用法用量:l0-20mg/次,2-3次/d)等。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生产企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5390),用法用量为25~50mg/次,2-3次/d。2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以炙甘草汤为基础方加减煎汤治疗。方药组成:甘草(炙)15g,生姜(切)9g,桂枝(去皮)9g,人参9g(另煎),生地黄30g,阿胶9g(烊化),麦门冬lOg,麻仁lOg,大枣(擘)10枚,清酒20 ml。加水400ml,煎取200 ml,分2次口服,早晚各一次。加减法: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将人参易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1.4 疗效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的综合疗效标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制订。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均消失,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好转:患者症状减轻,或发作间歇时间延长,辅助检查有改善;未愈:临床症状及心律失常无变化。心律失常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1979年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显效:早搏消失减少≥90%;有效:早搏消失减少≥50%;无效:早搏消失减少≤50%;恶化:早搏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有所增加。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早搏疗效比较

观察组早搏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早搏有效率为5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炙甘草汤最早载于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原文日:“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中医辨证以脉结代,心动悸,虚赢少气,舌光色淡少苔为要点。后世多以本方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心率失常等,症见心悸、气短、脉结代等,通过加减化裁,不仅用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也可治疗临床多种症型。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而对心率失常的治疗,观察组早搏有效率(77.78%)亦高于对照组(55.56%),此因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谓其“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全方共奏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之功,从而起到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作用,使得脉以复而惊悸乃定。

综上所述,炙甘草汤具有明显抗心率失常的作用,用发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不仅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综合评价优于西药,值得在内科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冠心病临床效果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