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研究

2018-06-15 00:54赵鼎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教师

赵鼎洲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大高校正积极开展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工作,希望在协同创新的合作背景下,能够转变过去高校单一主体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促进各方主体的协调沟通与配合,万众创新,从而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4002103

协同创新教育理论提出并实施以来,通过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构建,能够很好地弥补过去教师教育在实践操作上的缺点和不足,在更深层次合作基础上形成了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充分发挥了各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形成了良好的外部效应,有效地提升了高校教师的教育培养质量。

一、协同创新的概念

从定义上看,协同创新主要指的是组织机构内部所形成的一种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或是技术之间的分享机制,协同创新的应用背景是基于各种独立机构都有共同的奋斗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行为的内在发展动力,可以进行有效的直接沟通,同时依靠目前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展开多方位、多角度以及多样化的合作交流。协同创新能够很好地突破几种创新主体之间的行业壁垒,然后可以进一步释放出创新主体的人力资本或者是物力资本,从而有效地完成对创新资源以及创新要素的高效融合与高效合作,如高校和地方政府部门、科学研究部门以及行业监管部门之间,可以开展深度交流、沟通与合作,形成一种优势资源互补的产学研高校发展模式[1]。

二、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作用

(一)打破高校同其他产业机构间的创新障碍

高校通过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发展,进而完成高校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改革,可以联合具备不同教育资源优势的科学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度的合作,各级协同教育共同体一起共享优势教学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教育联盟,可以不断提升高校的创新开发实力。各大高校通过联合开展协同教育,可以突破传统高校运行机制的束缚,主动与其他高校、相关行业中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协同创新,从而大幅度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创新创造水平,有效地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实现对高校教育的文化精髓传承[2]。

(二)方便对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通过协同创新模式的实施,还能够有效方便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让高校学生可以接受更多学科、更多专业的知识教育,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促进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发展,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就是说,通过协同创新教育的方式,高校当中的许多内部组织机构,还有教学机构内部的教学资源都可以慢慢地互相渗透以及资源共享,进而在高校教育中形成多学科、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特色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课程的开发力度,从而更好地开阔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认清事物的发生发展动态[3]。

(三)提升我国创新发展水平

自我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尤其是在知识产业项目发展中,需要高校能够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实力,目前国家需要从政府职能层面上,对高校协同创新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旨在能够从国家战略开发的高度上,可以制订出更加丰富的创新发展计划,最好是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而出台各种政策文件,构建多种协同创新模式, 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以提升高校创新发展实力和我国产业项目开发水平,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实力[4]。

三、单一主体形式下的高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非常明确的高校教师教育目标

在目前单一主体形式下的高校教师教育发展中,普遍性地存在着几个问题,影响着高校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是高校的教师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的教育培养目标,普通的教育套路基本上就是专家讲座、报告研讨会以及网络教学等,但都是理论教育,实践性教育活动缺失,教育活动缺少系统性,没有具体的教育培养目标,在高校单一主体形式下,所有活动都是高校自己的“一言堂”,没有其他机构组织的监督监管,所谓的教师教育活动非常不规范,高校教师即使参与了教育培训活动,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根本就学习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5]。

(二)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产学研教育结合

在现有的单一主体形式下,高校的教师教育工作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产学研教育的结合功能,缺失对“双师型”教师的人才培养,教师自身的实践性应用能力不高,这样的高校教师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产学研发展现状,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无法将现代化企业、科研机构中的先进性技术传授给学生,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到高校的技能型人才教育培养质量。确切地说,单一主体形式下的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经验,只能是在课堂上传授一些老旧的知识,但是这些理论知识的吸收性比较差,并不能让学生将高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中[6]。

(三)教师培养路径和形式单一

再加上以高校为单一主体的教师教育,所能够采用的教师教育培养路径以及形式也非常单一,大多数就是把高校教师集中到一个会议室内,然后集中性地開展理论授课,这样的教师教育培养路径,根本就满足不了教师多元化的教育培训需求,导致高校所开展的教师教育培养水平比较低,教师的主动参与积极度较低。很多教师都希望能够有机会到更高层次的学府中去进修,但实际上,受到各方面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教师都是没有机会去参加会议或是进修实践的,高校和相应的单位之间没能有效地沟通和配合,不能够形成一种体系化的外部教育渠道[7]。

(四)缺少科学有效的教师教育评价机制

再来看单一主体形式下的高校教师教育评价机制,也是不够科学、不够有效的,高校教师的教育培养效果究竟是怎样的,高校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 那么怎样才算是达到了很好的教师教育培养效果呢?那就不知道了,所以造成了高校教师教育的培训效果很差,如检查笔记,写报告体会心得,教师彼此之间敷衍应付了事,抄袭现象严重,并没有起到太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整体的评价水平很低,不能够对教师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评价流于形式[8]。

[2]包根胜.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7(4):120—123.

[3]李琳.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民族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

[4]武蓓.高校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6(2):100—102.

[5]包正委.学习共同体情境下的高校教师发展过程模式研究:LAP模式的设计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6]罗新祜,陈亚艳.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协作的教师教育共同体——一种新的教师教育模式[J].教学与管理,2013(33):47—50.

[7]魏會廷.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视角[J].许昌学院学报,2013,32(2):150—152.

[8]宣丹平.生态取向下高校辅导员虚拟实践共同体培育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9]秦俊.顶岗支教实习生实习期间学习共同体建构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2.

[10]魏会廷.基于群体动力学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习共同体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0):84—86.

[11]裴雯雯.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12]徐旭.高校参与下的中学教师研修共同体支持平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Commun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ZHAO Dingzhou

(Office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China)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tively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community in the hope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operation, the previous teachers education mode based on the single subject can be changed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all parties so as to realize public innovation and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university teachers; educational community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