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继芳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人民医院骨外一科,湖北 荆门 448200)
骨创伤创面患者通常会伴随有较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这也成为其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阻碍难题。一般来说,在一期没有闭合的伤口,随着愈合的时间越来越长,发生感染的概率也就越来越大[1]。我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引流,获得效果良好,对其护理要点做出如下报道。
1.1 研究对象:68例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创伤创面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负压封闭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在21~69岁,中位年龄为37.4岁,包括上肢骨折16例、下肢骨折18例;负压封闭组中,男性23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在22~70岁,中位年龄为37.8岁,包括上肢骨折19例、下肢骨折15例。使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组予以常规开放式引流,负压封闭组予以负压封闭引流,并注意护理要点为:①确保引流的顺畅性:于创面引出引流管之后,予以牢牢固定,并对与患肢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协调,避免造成引流管的扭曲、折叠、脱出等。若发现引流液突然减少、引流液面停滞,则应考虑是由于血凝块或者是组织坏死物堵塞住了引流管,通过冲洗、抽吸管道来增加负压;②落实无菌操作:为避免发生张力性的水泡,贴薄膜时切忌反复粘贴,保持创面周围的清洁、干燥,并对引流液的流量、性状进行记录,若发现脓性引流,则代表伤口出现感染可能;更换引流瓶时要用血管钳夹闭住引流管,关闭负压源之后再连接引流管,全程落实无菌操作;③保持有效负压,维持负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负压过小会较易并发感染,达不到引流的效果,负压过大则较易造成管道瘪陷,阻碍引流的顺畅,通常情况下可维持在40~60 kPa,同时还应依据患者组织的实际血运情况、致密程度做出相应调整。
表1 两组护理效果评价(±s)
表1 两组护理效果评价(±s)
分组 换药次数(次) 疼痛评价(分) 创口愈合(d) 住院时间(d)负压封闭组 3.1±0.5 5.1±0.6 16.8±2.3 21.8±2.7常规组 7.7±1.2 8.2±1.5 25.1±3.4 30.1±4.2 t 15.824 8.581 7.953 7.434 P<0.05 <0.05 <0.05 <0.05
1.3 研究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②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根据VAS视觉模拟评分系统进行评价[2],满分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其中:①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行χ2检验,②用(±s)来代表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效果评价:负压封闭组换药次数要比常规组少,且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要短于常规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各组数据间差异的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存在,见表1。
2.2 两组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负压封闭组未见有感染例数发生,常规组发生感染患者5例,感染发生率为14.7%,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397,P<0.05)。
骨科创面在愈合康复的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皆在其中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局部因素、全身因素直接影响到创面的愈合良好与否。就局部因素来看,包括创面感染、较早活动、组织灌注不良等,而全身因素则包括全身性病症、营养等方面,这些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皆会阻碍到创面有序的愈合[3]。所以,对创面愈合进行治疗时,关键目标在于控制局部因素带来的影响,同时对全身状况予以改善,保证顺利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改变传统的开放性创面,在闭合性创面下,全方位、持续性的进行负压引流,提供给主动引流持续性的动力,使创伤发生后的受损组织所产生的毒性分解物可有效被吸出,保证局部血液循环的顺畅。而患者发生感染、延期愈合的主要就是受到引流不畅的影响,较之于以往的开放式换药方法,负压封闭引流在持续性的负压封闭状态之下,能够实现更顺畅的引流,对创面坏死组织、分泌物予以彻底清除掉,有利于水肿的尽快消退,继而作用于肉芽组织的有效重生,伤口愈合速度更快[4]。
结合本次研究来看,在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时,应注意的护理要点就是持续有效负压、落实无菌环境下的操作。维持负压的稳定性,对负压吸出渗出物的意义是巨大的。而无菌环境的保证主要是为了规避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负压封闭组换药次数、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以及感染发生率各项指标情况都要优于常规组(P<0.05)。
可见,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时着重强调护理要点,可明显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促进患者创面的快速愈合。
[1] 卢玉梅,刘平,潘冬青,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0):160-161.
[2] 田昕.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难愈创面的临床护理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1):5034-5035.
[3] 罗卫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要点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129.
[4] 张琳琳.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体会[J].医药与保健,2015,2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