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彰元 杨晓华 杨咏蕾 曾枣 张东莓
五彩田园具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和强大的政策扶持优势,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增加社区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在深入剖析现有发展路径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的大背景深入调研和探究五彩田园的发展思路,对示范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近年来,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在以不同的规模迅速在全国发展起来,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展示平台,同时也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旅游+N”是一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发展模式。五彩田园作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在“旅游+”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旅游业与五彩田园的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本文积极探讨的命题。
五彩田园位于广西玉林市玉东新区茂林镇,紧邻S21国道,交通便捷,规划面积52平方千米,园区人口3.26万,集现代化农业、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自2015年1月开园运营以来,入园游客人次逐年攀升,平均增长速度为12.7%,高峰期入园游客高达20余万人,接待各参观考察团300多个,旅游总收入逐年增加,增长率达10%以上。目前,园区累计投入200余亿元,逐步完善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展示馆、荷之源、南药园、石斛种植园等41个特色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五彩田园先后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休闲旅游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旅游知名度显著提高。
(一)现有发展路径
1.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彩田园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现代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采摘体验旅游等旅游产品。同时,园区还在逐渐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开发,发展旅游新业态,建设生态宜居的休闲环境。当地社区居民的收入渠道得到扩展,从单一的种植收入扩宽到土地流转金、薪金、股金、房屋租金等收入,社区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2.打造休閑农业与乡村旅游
自建成以来,五彩田园以“五彩玉林、田园都市”为主题,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力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同时,园区加强特色城镇的规划建设,打造健康、乡土、生态为特色的“岭南小镇”,丰富旅游产品,让人们体验乡村的淳朴生活。
(二)五彩田园存在的问题
1.产业发展不平衡
五彩田园坚持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设路径,但目前融合发展效果不明显。一是产业间发展不协调,其中农业经济效益明显,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74%;二、三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各占经济总收入的12%和14%。其中,开展的旅游活动主要以较低层次的农业观光游为主,住宿业和餐饮业还未发展成型,未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弱。二是产业间融合发展程度低。五彩田园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产品的直销,转化为旅游商品的种类和数量较少,旅游商品销售额偏少。
2.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浅层次开发
五彩田园的旅游项目优化力度低,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处于浅层次开发的阶段,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休闲元素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旅游业受农业的季节性影响,呈现明显的淡旺季,产品供给跟不上消费需求的升级。五彩田园的农家乐缺乏“精品”,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大同小异,且在管理上不统一,服务不规范,活动类型和功能单一,主要以户外烧烤、赏花采果为主,开发程度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三)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五彩田园由于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园区旅游秩序混乱,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园区服务人员大多为当地社区居民,他们从原来的种植业转型到服务业,缺乏专业的服务理念和素养。同时,五彩田园的各园区大多为小型个体户,其科学管理意识弱,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注重对社区居民进行专业培训,限制了五彩田园的整体服务水平,造成了旅游服务质量偏低。
为进一步改善五彩田园的发展环境,促进五彩田园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在对五彩田园现有发展路径及发展问题进行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建设主体的作用
政府、社区居民、企业是建设示范区的主体,充分发挥三者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示范区有序、有效、健康发展。
首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大投资,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环境。规范景区的经营与管理,加强整体规划建设,对农业赋予全新的品牌和理念,打造集“农艺猎奇”“乡土体验”“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其次,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增强当地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加强企业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关联性,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使用土地入股模式,实行农村土地经营的双向选择,社区居民凭借土地承包权可拥有合作社股份,强化龙头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利益关联度。
最后,发挥涉旅企业参与示范区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是示范区向前发展的不绝动力,在不断壮大现有企业的同时吸引各类型企业的投资与开发,有利于丰富旅游资源和产品。企业要改变经营理念,找到自身定位,结合当地风俗民情开发“精品”农家乐,打造独特民俗文化、乡村文化和现代农业相结合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发挥“旅游+”的联动作用
旅游新业态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在五彩田园的发展中要突出“旅游+”的联动作用,加快示范区的转型升级,促进示范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利用园区内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旅游+农业”“旅游+节事”和“旅游+科普”等创意发展模式,从而加强“旅游+”的联动作用,使五彩田园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旅游+农业
五彩田园作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园区内丰富的花卉资源、果业资源、农田资源、中医药资源,有利于开发休闲农业、养生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从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
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社区居民为主体,打造“花卉+婚庆产业”“果业+创意体验设计”“农田+创意景观种植”等特色休闲模式。围绕园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过程、社区居民劳动生活和当地农村民情风貌,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农业。
五彩田园位于岭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岭南中医药文化,对构建养生旅游产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养生资源,通过开展养生旅游活动,打造田园“养生+度假”模式,促进五彩田园旅游发展模式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变。
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新农村建设+街道庭院生态廊道设计+五谷杂粮创意化设计等“旅游+农业”创意模式。要在保护园区村落原有的生态、文化的前提下发展乡村旅游,使乡村旅游的发展融入当地特色,促进乡村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2.旅游+节事
近几年,节事旅游持续火热,五彩田园可采取“旅游+节事”的发展模式,整合五彩田园旅游资源,上下联动,在传统节假日策划开展多样化且富有吸引力的节事活动,通过高强度、多渠道、多方位的宣传,引起广泛的关注,吸引大量游客,在短期内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形成轰动效应,扩大五彩田园知名度,打造广西独具特色的田园品牌。
除了在传统的节假日开展节事活动,还可以打造独具五彩田园特色节事活动,充分利用五彩田园面积大、环境优美等优势开展体育活动,打造“彩虹跑”马拉松、乡间“田”趣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活动,打造绿色田园品牌;融合玉林当地特色民俗文化,结合玉林著名的八音、采茶戏、木偶戏等民俗旅游资源开展节事活动,让游客体验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打造记得住乡愁的田园品牌。
3.旅游+科普
发展科普旅游,需要构建科普旅游体系。一要依靠园区农业旅游资源,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科普内涵,提高游客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二要建设科学技术设施。园区要完善科学知识传播的基础设施,要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地传播科学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具有充足科学知识储备的讲解员。三要增加科普旅游活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開发科普娱乐体验项目,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让游客了解科学知识,如知识竞答、划分种植体验区让游客亲自体验种养植物。
(三)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要提高园区旅游产品质量,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下手。在“硬件”方面,完善园区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旅游景点,提升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同时,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包装,打造别具一格的旅游产品。在“软件”方面,提升园区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是要加强优秀旅游管理人才的引入,与各旅游院校建立合作平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专业素养高的景区管理人员。二是要提高园区管理队伍的自身素质,完善园区的经营管理制度,有效开展管理工作,促进园区健康高效地运行。三是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基层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以确保社区居民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企业、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利益。
(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