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厚
牵线
祖先牌又称祖宗牌,是系统记录一个姓氏家族共祖同宗世代血缘关系的史料图册。昌平区档案馆利用网络平台介绍馆藏,其中一帧十一世祖先牌惹人注目,竟然把辽宁营口和昌平两地失联二百年的李氏族人连在了一起。
这事已经过去了5年,笔者至今仍难以忘怀。 2012年清明节,我回乡扫墓,本家富悦哥递给我一个手机号码。他告诉我:“辽宁营口的李英超打来电话,说在几百年前,他们跟咱们应该是本家。”
我好奇地问:“是本家,那他有什么依据呢?”
“他在昌平档案馆网站上,看到了咱们李家的祖先牌。”
“咱家的祖先牌怎么会在昌平档案馆呢?”
富悦哥给我讲起了祖先牌的经历。道光年间,我的高祖李重恩以五品章京之职,携带家眷从京城广安门来到昌平宫上村守卫庆亲王永璘园寝,同时请来了祖先牌。富悦哥家是族里的长门,一直供奉并保管着祖传的老祖先牌,别人成家立户后陆续添置了新的祖先牌。老祖先牌为雕版印刷的纸质家谱览表,呈平面长方形,上下纸端装裱在木轴之上,如画卷一般可展挂、可卷起。其长185厘米,宽80.5厘米,上书十一代先人名讳。逢年过节或者家族中办婚丧嫁娶大事期间,都要供奉祖先牌。那时候家里收藏条件极差,家家做饭烧柴草,常常是烟尘、蒸汽充满房间。尤其在冬季里,墙壁、房梁、顶棚、窗户纸尽被蒸汽洇湿,这幅祖先牌也在劫难逃。祖先牌历经几百年的烟熏汽染,整幅变成了土黄色,顶端受潮严重而形成大片的洇斑,黢黑一片不易辨认;又因多次展开、卷起,左右两侧的纸边出现了裂纹、毛边和锯齿,酥脆而易碎;牌面原本为规矩的长方形,被岁月磨损得上窄下宽。
富悦哥正为祖先牌不断损毁而束手无策,适逢昌平区档案馆为了丰富馆藏,派征集科档案员下乡做档案宣传并收集民间珍贵资料。得知档案馆有良好的收藏保管条件,可以办理寄存服务,富悦哥喜出望外。同时,征集科档案员发现李家祖先牌不同凡响,极具收藏价值。双方一拍即合,于2004年7月15日,在区档案馆举行了接受捐赠仪式。昌平区档案局馆的领导请北京市档案馆专家修复了祖先牌,悬挂在展柜内。
老祖先牌与营口的李英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还真有渊源。多少年来世代相传,我高祖李重恩的祖上在辽宁营口,从龙入关来到京城。再往前追溯,李家是从山东龙口到了辽宁营口,又到过固安,其他的经历谁也说不清了。
回到昌平,我即刻往营口打电话。李英超兴奋地说:“我在昌平档案馆网站上看到了你们的祖先牌照片,顶端有四幅头像,两块牌位上有李文清夫妇与李文秀夫妇的名讳。我当时眼前就一亮,因为家里也有这样的祖先牌,只是残破不全。”没容我插话,他接着又说:“我找出残存的祖先牌对比,看到二世祖至五世祖的辈分用字是‘继、兴、世等,所能看得清的名讳及官职也大致相同。我向昌平档案馆咨询,得到了李富悦的电话号码。打电话过去一聊,觉得咱们祖上真有可能是一家人……”我也很激动,忙接过话头:“从前,祖先牌在北方农村中较为多见,通常是黑白色,牌上的始祖只有一对夫妇名讳。唯有咱们的祖先牌为彩色,牌上的始祖是两对夫妇名讳,画像中男人着官服戴官帽、女人穿大襟袄戴旗头。咱们祖上就应该是一家人……”
昌平与营口远隔千里,居然会有这么巧合的事,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认亲
我退休前是基层档案员,轻车熟路到了档案馆,在借阅大厅借出祖先牌逐行拍照先人名讳,发给了营口的李英超。经过几次电话和短信交流,我和李英超愈发觉得祖上就是一家人。没过两天,李英超发来短信告诉我:“我把你拍的照片又转发给远在丹东的本家看了,他们也说咱们是一家人。等过几天,我兴许要去趟昌平。”当我得知丹东还有本家时,更觉得老祖先牌立了新功。
6月12日,李英超果然来到昌平。他对我说:“寻找族人非同小可,光看照片心里还不踏实,我得亲眼看看。”我领他去档案馆瞻仰了老祖先牌,他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当晚,李英超又去宫上见了富悦哥,富悦哥把祖先牌的底稿摆在桌上,但见稿纸发黄且不够规整,先人名讳字迹倒是很清楚。竟然还有百年底稿,李英超如获至宝,逐一核对并拍照。
当晚,李英超、富悦哥各自介绍祖上流传下来的李家历史,家族发展变化的脉络渐渐清晰起来。顺治八年(1651),先祖李文清和李文秀当时在厢(镶)蓝旗,从山东黄县(今龙口市)迁到辽宁营口县(今辽宁大石桥市),在蓝旗头领郑亲王府里做事。大约在五世祖、六世祖时期,一部分人留在当地夏屯村;一部分人由营口出发,随军进关,在固安小住,最后落脚定居于京城广安门。期间,营口李家的一支‘世字辈人迁到了丹东。道光年间,住在广安门的李重恩家迁到了昌平县的宫上村。1961年以后,广安门地区创建北京特殊钢厂、扩展街道,李家人及祖坟搬迁,现有多少户不详。宫上村的李家至今已达三四十户。營口、丹东两地的李家人如今各在百户以上。
李英超忆起往事慷慨激昂:“营口和丹东的李家后人也曾续修过祖先牌。只是两地李家的祖先牌曾多次被红卫兵造反派烧毁,幸存下来的也是支离破碎。几十年来苦苦寻觅,现在总算找到了翔实完整的修谱依据。”富悦哥忆起当年颇为自豪:“我家祖先牌保存得完整,得益于父母冒着极大的风险,把祖先牌裹上几层隔潮纸藏进了顶棚,才躲过一劫。”分别时,李英超说回到家先整理好照片,再联系丹东本家联手重修祖先牌,传给子孙后代。
几百年来,昌平、营口及丹东之间交通不便,各支脉的祖先牌分别续写,辈分用字自然相去甚远。这也是祖先牌上六世祖以后先人辈分用字明显不同的原因。幸亏宫上村李家祖先牌保存完整,才使分布于三地的李家后人几经辗转觅到同宗。
找到了同宗人,固然可喜可贺,可仍有两点遗憾:李英超想知道先祖离开营口进京后,是否葬在了地处广安门的李家祖坟。我们想了解住在京城的本家现在何处,祖坟迁到了哪里?有道是“追根溯源怀列祖列宗,教子育孙念养育之恩”。寻根问祖任重道远,我辈仍将锲而不舍。
昌平档案馆构建的网络平台,为李家后人寻找同宗提供了宝贵线索,功不可没!这正是:昌平营口与丹东,三地李家一脉承。几百年失联难觅,档案牵线认同宗。
作者单位: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