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纯碱公司,河北 唐山 063305)
纯碱生产过程中原盐作为纯碱制造的主要原材料,大部分使用皮带运输机输送。原盐中含有易潮解的氯化钙和氯化镁,造成皮带机的使用环境潮湿腐蚀性较大,皮带极易跑偏,在运行过程中如调整不及时常造成皮带损坏。因环境潮湿手动调偏托辊组架容易锈蚀,不能转动,失去调偏作用。
我公司随着生产能力的增加每天消耗原盐8 000 t以上,输送量较大,原盐运输大部分使用DTⅡ型皮带运输机。我公司原盐皮带运输机共有10余条,皮带采用尼龙帆布芯NN250橡胶带,带宽为1 m、0.8 m两种,皮带运行速度一般控制在2.0 m/s以下,皮带机机架及托辊组架材质为碳钢材质。每条皮带的摩擦上下平调偏托辊组(DTⅡ01C13、DTⅡ01C21)及槽型调偏托辊组(DTⅡ03C11、DTⅡ04C11)一直沿用手动调偏方式。在以往使用过程中发现手动调偏托辊组具有不可克服的缺点,不适合输盐皮带机上使用。我公司通过设备选型,使用新型无动力自动纠偏装置来取代以往的手动调偏托辊组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下面就这两种调偏装置进行分析对比。
因原盐含有杂质容易潮解,尤其夏季空气中湿度较大时,输盐皮带机房潮湿,皮带容易打滑,皮带、滚筒、托辊容易粘盐,常造成皮带运行失稳皮带跑偏。为能及时纠偏,需岗位人员及时调整调偏托辊组,因岗位人员有限,皮带运行过程中发现皮带跑偏后,再进行调偏作业,在时间上存在调整滞后性。如发现皮带跑偏调整不及时会造成皮带跑偏磨损损坏。在运行过程中环境潮湿原盐经常性的在皮带、滚筒、托辊粘结脱落,造成刚刚调整好的皮带来回跑偏,岗位人员需要经常性调整皮带劳动强度较大,调整困难,不能确保皮带长周期稳定运行。
因皮带机架及调偏托辊组架为碳钢材质,由于环境潮湿,物料吸潮极易发生电化学腐蚀,盐溶液的导电能力比较强,腐蚀速度快,容易发生锈蚀现象。调偏托辊组的结构是通过支架中间转轴转动调整角度进行调偏,为了保证旋转精度转轴间隙较小,同时转轴及轴套材质为碳钢材质,使用过程中调偏托辊组三天不调整,转轴吸潮就会锈蚀、锈死不能转动,失去调整作用。
手动调偏托辊组手动调偏时,转动调整到位后无定位装置,随着皮带运行调整位置会返回原位置,造成调偏失效。需要人工经常性的调整,增加岗位人员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手动调偏托辊组的以上弊病,我公司在输盐皮带上使用了无动力自动纠偏装置,克服了以上问题,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现对无动力自动纠偏装置结构优点总结如下。
我公司使用的无动力液压纠偏装置型号为YYTPⅡ-S型,纠偏器使用的液压油型号为HM-32,加油过滤精度为20 μm。纠偏装置根据皮带宽度对应有多种型号。我公司常用纠偏器为1 m和0.8 m两种。液压纠偏装置其组成结构主要是由检验驱动轮、油箱、油泵、油管总成、油缸、油路集成块、固定机架构成。
图1
无动力自动纠偏装置是皮带带动检验驱动轮的摩擦旋转产生动力,不需电源,自动调整、自动校正,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方便等特点。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安装在皮带机架上的自动纠偏调心托辊组的两侧相同标高设置两个垂直安装的检验驱动轮,检验驱动轮同时也是液压泵动力输入驱动轮,检验驱动轮转轴与油泵动力输入轴相连,用两个固定支架分别把左右两侧的检验驱动轮与油泵固定在调偏托辊支架上,往复油缸的尾部与固定支架铰接,往复油缸的活塞杆与调偏托辊的托辊支架转动部分连接,用橡胶钢丝油管把油泵的油口与往复油缸尾部接通。
当皮带向左跑偏,皮带接触左侧检验驱动轮左侧油泵开始旋转,迅速输出压力油,通过往复油缸的油路集成块进入油缸的无活塞杆腔,推动活塞和活塞杆,有活塞杆腔的液压油经油路集成块回复油缸的油箱中,活塞杆迅速伸出,推动调偏托辊顺时针转动(即调偏托辊左侧向前偏转)驱使皮带向右跑偏使皮带居中。
当皮带向右跑偏,皮带接触右侧检验驱动轮,右侧油泵输出压力油,通过往复油缸的油路集成块进入油缸的油箱中,活塞活塞杆迅速缩回,拉动调偏托辊逆时针转动(调偏托辊向后偏转)驱使皮带向左跑偏而使皮带居中。
图2 油路原理图
无动力自动纠偏装置具有调偏校正速度快,当皮带跑偏接触到检验驱动轮摩擦力带动检验驱动轮旋转,纠偏装置即开始动作,对皮带进行校正,纠偏角度可达±12°,使皮带运行始终处于合理状态。如需要调整纠偏响应速度,可以调整检验驱动轮中心距离,距离近皮带跑偏幅度小,响应时间快;距离远皮带跑偏幅度大响应时间慢。
无动力纠偏装置采用全封闭结构,能在恶劣腐蚀环境下正常工作。因自动纠偏装置经常性左右进行微调动作,机架转轴、铰接处经常处于活动状态,无法锈死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我公司通过使用无动力自动纠偏装置,解决了原来手动调偏时间的有滞后性,避免了皮带跑偏造成的散料、停机、撕带,起到了保护皮带目的。使用新设备自动纠偏装置后,设备运行良好,保障了输盐皮带运行可靠性,提高了输盐皮带的自动化水平。
[1] 袁纽,梁之洵,许向明.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
[2] 于靖军,郭卫东.机械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