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晓峰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骨三科,广东茂名 525000
骨科创伤感染后,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发生感染。临床上常采取常规换药避免感染,但当创面较大时,常规换药无法保证肉芽组织能够完整的填充创面,且还需要增加皮瓣转移,但患者需要长期承受换药的痛苦[1-2]。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德国UIM 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博士1992年首创的技术,1994年裘法德等在国内率先引进使用,进年来在创伤骨科领域应用逐渐广泛[3-4]。目前我院对于骨科创伤感染创面的治疗主要采取封闭负压引流配合植皮、皮瓣移植治疗,以促进创伤感染创面的愈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骨科创伤感染创面患者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2~68岁,平均(43.3±6.2)岁;入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等。入选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对照组对创面彻底清创,常规换药,直至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长出;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呈阴性后即行皮瓣移植术。采用适当大小的皮瓣对缺损组织进行修复,术后行常规抗炎、改善微循环、加强营养等治疗。研究组采取封闭负压引流配合植皮、皮瓣移植治疗,其中VSD装置由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包括高分子泡沫合成辅料,内置带冲洗功能的多侧孔引流管,规格:10cm×15cm,5cm×15cm;三通接头;生物半透明膜(英国施乐辉公司生产)。负压吸引源使用24h持续负压吸引机器,调整负压维持在20~60kPa之间。对于外观清洁,无明显渗出,肉芽生长良好的创面当即采用植皮或皮瓣、肌皮瓣修复。若创面仍有明显渗出,外观不清洁可再次清创后更换VSD材料,直至创面条件满意,再行Ⅱ期修复。
在2周内患者的创伤及感染创面好转明显,VSD敷料完整的覆盖创面皮肤,不需要更换敷料,为治愈;患者创面皮肤存在大面积存活以及创面分泌物减少,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创面范围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在更换敷料后,创伤及感染创面逐渐愈合,为显效;创伤皮肤和感染创面坏死严重,创面分泌物较治疗前增加,创面肉芽生长不良,创面范围不减反增,为无效[5]。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
本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比较(x ± s)
骨科创伤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引起伤口愈合迟缓,增加换药难度及患者痛苦等。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原因或治疗过程中换药不当导致骨组织创面受到严重感染。一旦感染未予以及时治疗,从而导致伤口久治不愈,甚至还会出现骨髓炎等[6-7]。
骨科创伤感染创面常规换药治疗效果欠佳,若创面较大或感染较严重,常规换药不能使肉芽缺损的地方得到较好的充填,且常规换药需要肉芽基本生长成型之后才能进行缝合,手术过程中给患者带了较大的疼痛[8]。
封闭式负压引流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和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治疗方法[9-10]。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其在引出渗液的同时,使引流腔壁内陷,有效地预防了残余脓腔及死腔的形成,保证了软组织的修复,为合并有骨折的创面提供良好的血供和皮肤及软组织条件,促进了骨痂的生长、骨折的愈合,防止了骨髓炎和骨不愈合等并发症。而对于浅表创面,随着创面渗液的减少和组织水肿的消退,护创材料逐渐干燥,面积缩小,牵拉创面向中央收缩,有利于创面的缩小。封闭式负压引流还能够降低创伤组织间压,从而避免水肿的发生,提升创面血流量,且加速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与细菌,提升毛细血管的流量,以便达到修复细胞增殖,加快创面肉芽生长的目的[11-15]。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嘉凯等[14]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说明与传统的换药方式相比,VSD治疗优势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换药次数少、创面愈合快。
综上所述,VSD联合植皮或皮瓣移植治疗骨科创伤感染创面清除创面及腔隙内的渗液更彻底,有利于减轻组织水肿,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组织生长、促进患处组织的修复,增加了Ⅱ期植皮及皮瓣移植的存活率,显著缩短创面清洁时间及愈合时间,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1] 刘少亮.VSD治疗25例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89-90.
[2] 杨鹏,魏双胜.VSD治疗32例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J].中国现代医生,2015, 53(21):51-52.
[3] 廖章渝.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3):2999-3000.
[4] 高洁,刘婷.VSD治疗30例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探析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6(13):3042-3024.
[5] 尹广政.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6):24-25.
[6] 张坤,高鑫原.VSD联合皮瓣移植促进压疮创面愈合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7,28(2):93-94.
[7] 朱磊,李国庆,王来斌,等.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7):534-535.
[8] 罗伟东,黄枫,何才勇,等.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创面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269-273.
[9] 杨立峰,李新发,肖东民.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15-1616.
[10] 仇申强,孙文海,孙法威,等.髂腹部带蒂皮瓣结合V SD技术在上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39(2):165-167.
[11] 商贵斌.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中国农村卫生,2015,(2):13-14.
[12] 张玲,曲家富,闫荣亮,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8):1042-1045.
[13] 周文魁,魏树超,刘伟,等.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9):86-87.
[14] 陈嘉凯,潘晓华,张晓明,等.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90-191
[15] 李晓勇.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治疗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7375-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