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秦邶 林坚真 董 明
广东省海丰县中医医院创伤整形外科,广东海丰 5164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交通事故的频发,导致临床足部、手部、小腿等软组织缺损患者越来越多,其属于临床手足外科常见疾病;该病症主要由高强度外力撞击造成。目前,临床中皮瓣移植修复术是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方法,其治疗效果已被临床证实[1]。但患者若治疗不当或不能及时接受治疗,对患者功能障碍与患侧感觉等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患者肢体功能永久性丧失,对其生活质量、心理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2]。本次研究,对我院33例患者实施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筛入研究对象为我院整形外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7例软组织缺损患者,本组患者均经X线或CT、临床病症、实验室等确诊;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并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将本组6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16~60岁,平均(35.4±9.2)岁,损伤长径9.8~31.5cm,平均(16.4±3.2)cm,损伤宽径 2.9~ 10.2cm,平均(6.4±2.2)cm;观察组中,男25例,女8例,年龄18~61岁,平均(36.4±8.8)岁,损伤长径 10.2~ 31.8cm,平均(16.7±3.6)cm,损伤宽径 2.6~ 11.2cm,平均(6.5±2.3)cm。本组67例患者致病因素:车祸伤13例、绞扎伤15例、机器压扎伤17例,锐器割伤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1)患者致伤时间超过48h;(2)合并有严重性肝、肾、心脏等器官性疾病。
对照组接受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出后,实施扎气囊止血,对创口进行清理,促Ⅰ期愈合,患者病情稳定后,对其实施修复术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病情、受伤大小、形态、面积等,及超声检测结果,带蒂皮瓣的旋转轴与旋转点根据轴型带、带筋膜、腹带、胸等部位进行确定,再对患者进行皮瓣设计,皮瓣面积大于缺损面积的20%左右,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将皮瓣由深筋膜浅层连根掀起,仔细修建皮下组织,尽量保留蒂部皮下组织,切取余下皮瓣组织,并对其实施移植、修复及术后相应处理等。
观察组则接受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采用扎气囊止血及硬膜外麻醉给予患者处理,并对伤口进行清洁处理,尽量保留血管、神经组织下实施促1期愈合处理;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皮瓣设计,根据受伤大小、形态、面积等患者实际病情,及超声检测结果,动脉穿支皮瓣的旋转轴与旋转点根据游离腹股沟、游离胸脐、游离股前外等部位确定,相比于缺损面积皮瓣面积多出20%左右,逐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将皮瓣由深筋膜浅层连根掀起,并进行仔细重建,于皮瓣前缘做切口,向后游离皮瓣并紧贴深筋膜直至内侧缘,动脉皮瓣支进入皮瓣确认找到后,于内侧机间隙位置将前后切口汇合,对皮瓣血运情况进行观察,将结扎血管切断,将2~3cm深筋膜保留,对血管蒂进行保护,完成皮瓣切取后,行明道或暗道转移至受创面,修复满意并确认后,对其实施缝合、固定、包压等处理,术毕。两组患者均给予患者相应抗菌、抗血管痉挛、抗凝血等药物支持。且10d更换一次敷料,术后1周对皮瓣存活情况进行复查,并给予患者初级训练;术后2周拆线,并给予患者加强训练,促使其康复。
术后2周,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拍照,并对修复区外形、色泽、质地等进行观察;并对皮瓣感觉功能进行该评估分级,评估方式使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分级[4]实施评估,分级为:S0:皮瓣无色泽、缺失感觉功能;S1:皮瓣深感觉正常;S2:皮瓣部分保护性感觉、痛觉、浅触觉等正常,但存在感觉过敏;S3:皮瓣在S2基础上,不存在感觉过敏;S3+:皮瓣位置分辨力、定力良好,且再S3基础上;S4: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正常。对皮瓣、皮纹等排汗能力,通过强光照射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估,优:皮瓣存活,排汗功能、运动功能均正常,皮瓣健侧、外形、色泽等基本一致,感觉功能评级S3及以上;良:皮瓣存活,感受功能评级为S1~S2,皮瓣排汗与运动功能轻度受碍,健侧与外形对比有轻微褶皱,受皮色泽呈缺血状或轻度暗红;差:皮瓣死亡或存活,感觉功能评级需重新皮瓣移植或S0,患者排汗与运动功能严重受碍,皮瓣呈现严重缺血,且畸形等。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并观察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等。
本此研究,数据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计量资料差异用t检验,使用(±s) 表示;组间计数资料差异使用χ2检验,使用(%)表示,P<0.05则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经术后2周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优良率低于观察组,组间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经手术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疗效[n(%)]
观察组愈合时间、出血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x ± s)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术后两组并发症对比,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人体的手、足、四肢等部位较为特殊,其皮肤较薄、皮下脂肪较少,极易因外界因素导致皮肤缺损,再加之特殊的解剖结构,植皮成活率较低,创面不易愈合,对其功能影响较大,同时皮瓣植入要求较多,如血供良好、感觉、相应功能、耐压等功能。目前,临床中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方法是皮瓣植入治疗,根据唐洪涛等[3]研究指出,作为软组织损伤最常用供区皮瓣,带蒂皮瓣具有可供选择面积大、隐蔽性强、管径粗、皮瓣血管蒂恒定等优点,但该供区皮瓣因其存在旋转困难、蒂部宽大等,易出现接洽不完善情况,对受区功能、外观等造成影响[4-5]。
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不仅拥有良好的移植成功率,同时还具备诸多优点,如:(1)可对皮瓣供区的重要皮神经、主干静脉、运动神经、深筋膜、肌肉等良好保留,不影响皮瓣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6]。(2)皮瓣薄,对受区功能恢复、外形等均较佳。(3)可根据临床情况,灵活设计;同时全身皮肤穿支多,可根据临床情况选择最佳皮瓣供区[7-8]。(4)直接缝合皮瓣供区创口,对外观影响较小[9-10]。(5)皮瓣携带源血管可对受区血管的连续性进行重建,对肢体远端血供不影响。(6)可降低皮瓣切取面积,且皮瓣解剖微创化,手术损伤较低,有助于术后恢复[11-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6.97%高于对照组70.59%,而术后不良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出血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对治疗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与陈实等[13]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此外,经本次深入研究,临床中需注意:解剖穿支需较多时长;术中若无法穿支导致解剖失败,需改用其他方法;显微外科技术对术者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因穿支细小,对扭曲、牵拉发生率高,易诱发血管痉挛等[14-15]。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于软组织损伤患者可首先选用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其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推广。
[1] 武艳云, 孟庆芳. 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术的围手术护理 [J]. 贵州医药, 2016, 40(10):1113-1114.
[2] 吴双军, 赵明兴. 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J]. 中国骨伤, 2016, 29(11):1053-1057.
[3] 唐洪涛, 李采宁, 王冲,等. 带蒂胫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创伤性感染性骨和软组织缺损[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5, 38(5):428-431.
[4] 艾名洋, 陈峰, 宋维永,等. 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对软组织缺损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17,24(3):389-390.
[5] 莫勇军, 谭海涛, 杨克勤,等. 数字化技术辅助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24例[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5, 38(6):592-595.
[6] 宋力, 幸超峰, 沈立云,等. 游离腓浅动脉单一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前足中小皮肤软组织缺损[J]. 临床外科杂志, 2014, 22(1):53-55.
[7] 阳晟, 唐哲明, 梁祖建,等.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2, 35(3):226-227.
[8] 张连双, 任志勇, 史迅. 吻合感觉神经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 21(16):1681-1683.
[9] 顾荣, 王海文, 江新民,等 . 髂腹股沟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7, 35(2):211-216.
[10] 寿建国, 张继东. 不带筋膜一期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远端软组织缺损[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28(1):93-94.
[11] 欧迪军, 林阳. 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中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 36(2):169-170.
[12] 唐举玉, 杜威, 宋达疆,等.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3, 29(3):178-180.
[13] 陈实, 邱志龙, 颜翼,等 . 游离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 24(14):1340-1343.
[14] 鲍根强, 肖春来, 王泉,等.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或足部软组织缺损[J]. 河北医药, 2016, 38(18):2802-2804.
[15] 孙涛, 王晓峰, 周坚龙,等 .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5例[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 39(3):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