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王译旋
时间:2017.12—2018.2
地点:山西省大同市城区
研究对象:14—17岁在校学生
研究目的:出于对青少年性别性格成长的关注,更为了理解性别性格异常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设计并实施了调查活动,希望公众能尊重他们,并可以与他们正常相处。
(一)
在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学校里,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可以说,学校就是一个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人的平台。而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思想渐渐成熟,我们所在的高中,乃至大学,更是成为了我们现在的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小社会”中,我们不仅会遇到不同性格,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而且还要面临如何与他们相处的问题。
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男性化的女生,还有一些女性化的男生。对于前者,我们称之为“假小子”;对于后者,我们会称之为“娘娘腔”。这些人或是在衣着、语言、行为举止上有逆性别现象,或是在性格、喜好、心理上有异性化趋势。对于校园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很多同学,包括这些性别性格模糊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态度,甚至是困惑。
其实对我自己而言,我的身边就有一些这样的同学。
在我刚刚进入学校这个大集体时,我就开始了主動交朋友,学着与他人相处。当时不到7岁的我,其实是对周围同学没有特别清楚的性别概念,只是觉得如果大家性格合得来,互不相厌,就可以做朋友。当时同学间性别区分最明显的就是,班里的女生穿的衣服,用的文具和书包,大多都是红色、粉色等鲜艳颜色(鲜色派),男生用的则多是蓝色、黑色等深颜色(深色派),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家每天上学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注意到,“鲜色派”会和“鲜色派”走得近,“深色派”和“深色派”走得近。“因为我们外在不一样,用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我们总是有一些差异,‘鲜色派是女生,‘深色派的是男生,课间休息时男生上男厕所,女生上女厕所,”这就是我在最初对于性别的认识,是一种儿童源于最简单的观察而在视觉上形成的一种性别的分辨。
五六年级时,我已经对学校的生活适应习惯了,观察也更细致了。小学一路走来,没有哪个老师很刻意地去讲男、女生具体的定义和差别,在当时的我看来,男生大都比较淘气,声音比较粗,很多方面上都比较强势,他们力气更大,善于运动,游戏的时候更喜欢一些战士、英雄类的角色。而女生稍显文静,更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哭闹,声音尖细甜美,大都有着一个粉红色的公主梦。但是在五年级下学期,班上转来一个女生小A,她和男生很像,很坚强,短寸头,不穿鲜艳服装,不怎么喜欢和女生说话,反倒是和男生关系不错。我和当时大部分女生一样,就是觉得女生就应该有女生的样子,她这样很让人奇怪,我的这种性别性格意识模糊却很坚定。
进入初中后,伴随着生理知识的学习,我对性别有了清晰的认识,身边和小A一样的人仍然存在,不同的是,我对于他们多了一份理解,既然不是自己的事,别人什么性格都应该尊重为好,如果为人处事我很欣赏,那我们可以做朋友,如果话不投机,那就不去走得太近。
上高中后,我有了这样一个性别性格不明确的同学,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接触这样的人,因为我们彼此信任成了朋友,他和我分享过一些他的想法以及他遇到的困扰,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他的苦恼,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到他,希望这样的一群人可以被他人了解、理解,希望我们都抱有善意去对待身边的人。于是,我制作了调查问卷,想了解当下的青少年对性别发展异常群体的态度。以下是具体问卷。
(二)问卷调查
(1)问卷内容:
(2)问卷时间:2017.1.19
(3)问卷地点:大同三中初二七班、初三四班、高一七班
(4)问卷对象:14—17岁在校学生
(5)问卷人数:142人(其中男生:75人女生:67人)
(6)问卷统计:(见表1)
(7)问卷分析:
第1题:我们看出,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大部分人有特别明确的性取向,他们清楚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与异性在生活中的不同。“性取向”是一个如果不被提出来,几乎很少被人去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性取向模糊的同学,基本存在着两大类情况:第一,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第二,思维方式不成熟,与同学的相处过程中更趋于儿童心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性别意识淡薄。没有明确性取向的同学在班级里大多表现为性别性格异性化趋势,这类人中男生多性格腼腆,喜欢和女生相处;女生多性格豪爽,穿衣打扮表现出中性特点。
第2题:从选项来看,男生中A、B选项占总人数的79%,女生中A、B选项占总人数的67%,C选项总体占比较小。由此得出,在生活中大部分同学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是环境的构成者,影响着环境也受环境的影响。对于“没有注意”的同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不太关心环境和他人,在受调查的人中这些同学大多数比较文静,朋友较少,性格内向,甚至在班级里面没什么“存在感”。问卷结果还是说明在学校生活中,这类性别性格异性化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还需人们更多地去关注。
第3题:这道题为多选题,选项较多,内容涵盖较大。从男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对于性别性格异性化,有近三分之一的男生是可以都接受的,有三分之一多男生都不能接受的。比起“女生男性化”,男生对“男生女性化”的现象更反感,反应更强烈些。从女生的调查结果看,有近一半的女生对这类现象都可以接受,近三分之一的女生都不能接受,其余的女生对于“女生男性化”可以接受,对于“男生女性化”相对难接受。从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男生、女生对于这件事情的差异:女生更加有包容心,比男生容易接纳这样的现象,这取决于女生本身天然的母性,平和温婉的性格,包容细腻的心理。在一些问题上,女生更愿意换位思考,也可以接纳理解这样性别性格异性化的人群。但是持有反感态度的人仍不容小觑,这些人往往对性格异性化的同学产生厌恶情绪,甚至造成伤害。
第4题:这是一道由思想意识转移到具体行动上的题。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了行为方式。这道题男女生选择的趋势大致相同,对于与性别性格异性化的人做朋友,大部分人表示无所谓。在询问过程中,更多的人表示,只要这样的现象不是特别极端,还是可以接受的。对于交朋友的这件事,同学们更多的是觉得只要互相认同,彼此欣赏就可以了。其实每个人对朋友的定义是不同的“朋友”所承载的情谊,那种宽度和厚度是不可估量的。其中我和一个受调查者简单聊天,她坦言,她也许不会和这样的人做成知心朋友,但是做一个普通朋友还是可以的,大家能互相帮助,多个朋友多条路。和第三题相似,女生在思想上、行动上的接纳能力还是比男生强,对于与这类人交朋友,女生持“愿意”态度的人显著多余男生。但此题大多数的态度是无所谓,其实也暗含了一种不明确的冷漠态度,意味着大多数人群还是不能主动敞开胸怀,从内心真正去了解、关心这个群体。
第5题:题目问题由间接转入直接,程度更加深入,直指要点,所有问题最终的落脚点是在态度上。对于性别性格异性化人,我们看出大部分人可以理解,这是一个好现象,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但是至于接纳的问题,仍然有一小部分人采取不接纳,其中男生不接纳程度高于女生。这样的趋势在3、4、题都有很好的照应。个别人不理解不接纳,他们也表示生活中不想和这样的人相处,甚至不愿打交道。
第6题:这是一道引申出来的题,是对性别性格异性化人群日后发展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的问卷调查。同性恋在中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是很多人回避并不愿谈及的事情。因为它存在,所以同样值得我们去思考。男生中一半的态度表示明确不接受,没有考虑过和不愿考虑的人也有小部分,有8%的男生可以接受。女生显现出很大的差异,三分之一多人不接受,近三分之一人可以接受,有近三分之一人没考虑过,有小部分人不愿考虑。总的来说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接受,接受的人中也有表示不一定会那样发展,只是不排斥这件事。
第7题:这是一道自由开放的题,让大家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整理,对于性取向异常者,大家主要有“同情、理解、支持、无所谓、不理解、厌恶”这几种态度。从统计数据来看,男生的反感情绪较强烈,女生更能去宽容、尊重、理解。总人数中有约五分之一的人是一种“路人”态度,认为只要性取向异常的人不会影响到自己,不做评价,无所谓态度。
(8)问卷总结:
此次问卷调查人数较少,有的同学触及这些问题还很害羞,填写问卷时交头接耳,因此问卷总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问卷可以看到,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性别性格异性化的情况,这虽然不是主流现象,但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这涉及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从总体上来说,女生比男生更能够理解这类人群。
(三)
我高中后遇到的这个同学应该属于我问卷调查中性别性格异性化的人。他单纯、善良,在相处过程中,我慢慢了解他,也由此引发我严肃地思考起性别性格这个问题。随着一天天长大,一点点成熟,尤其是进入高二之后,我们都背上了更大的学习压力,面对高考,成绩,父母老师的殷切希望……这个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喜欢和同学和朋友倾诉,也就是在这样的倾诉中,我更加切实地感受到他的烦恼和孤独。作为青少年,我们敏感,害怕孤独,害怕不被别人理解。记得有一天,他情绪不好,和我说了很多在他心理憋了很久的话。我不能说感同身受,因为我不处于那样的一个状态,我没有办法完全明白他孤独的感觉。因为关系好,我愿意理解,愿意倾听。他很希望交朋友,他会主动对人友好,但是当别人慢慢意识到他的性格异性化后,很多人都用语言对他讽刺嘲笑。他从来没有反击过什么,只是默默地接受,然后一个人难过、失望。他曾经问过我好多次,是不是他哪里做错了,是不是他哪里不够好。每当这个时候我确实不能说什么,他哪都没有做错,一直努力的他不断想把自己变得更好。也许是因为外部的刺激,他会很小心地做每一件事,稍有自己觉得不妥当的地方就会马上向对方道歉。很多时候,一些根本不足以去道歉的行为反而会让别人在奇怪的同时更加厌烦他。我也曾建议过他,试着改变一下性格,改變一下行为方式,让自己像个男生一样,爷们儿一点,可是他好像真的没有办法改变。我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他答:“我一直就是这样的,在学校是,在家也是,以前是,现在也是,以后应该还是……”后来我们断断续续聊过很多,也慢慢知道了他的很多事情。我记得曾经看过毕淑敏写的关于青少年成长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过,一个人小时候接触的人和物会对其后天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我相信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所谓性格,爱好,能力,情感等等都是后天在环境的影响下一点一点形成的。他告诉我,他的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小时候穿的衣服,玩的玩具,很多都是堂姐替下来的。平时父母工作忙,他是被奶奶带大的,经常跟着堂姐和堂姐的小伙伴玩,他和堂姐关系很好,亲密信任,他不喜欢和男孩子打打闹闹,所以也养成了一个听话且安静的性格。
听到他以前的事情,我认为这样的性格是在幼时的经历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意识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我们小时候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周围的事物有了自身初步的印象,于是便渐渐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我们知道,人的性格往往是从个体的思维和行动上反应出来,思想和行为的不同,造就了性格的差异。例如我的这位同学,在处事方面比较胆小,不喜欢参加运动,走路的样子,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十分“淑女”,他的心思有时候比女生更为缜密、敏感,也更容易胡思乱想。我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但由于他性别异性化的发展,年级里很多同学都知道他,他常常会成为别人谈资戏谑的对象,流言蜚语实在可怕,一颗年轻脆弱的心要承受多大的痛苦,作为朋友,我就算再怎样理解他,又能为他减轻多少呢?
针对性别性格异性化我从三个方面谈个人的想法。
首先,关于性别性格异性化的原因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根据研究调查的资料显示,可以将这种现象的成因归结为先天说和后天说两大类,但往往后天的因素起决定作用。在幼儿成长的童年时期,家长应当去关注孩子的成长因素,例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无所谓,给男孩穿着女孩衣服,或者把女孩打扮成“小帅哥”,认为孩子“反串”的样子更惹人喜欢,其实这样的行为纯粹是满足了父母的好奇感、主导欲,正是因为小孩的不懂事,他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清楚地认识,所以他看到什么记住什么就会认为什么,从而产生认同感。男孩从小就应该从男孩方向培养,穿衣打扮,兴趣引导都要阳刚化,要注重培养勇敢坚强、勇于保护、敢于担当的男子汉性格。同理女孩也是一样的。而且在家庭里,一个懦弱无能的父亲,一个统治欲极强的母亲,都无法给子女良好的行为模范。因此家长应该站在小孩健康成长的角度上去思考。同样男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也要有各自不同的游戏活动,明确自己的角色,让性别性格在自然而然润物无声的状态下形成和发展。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知道,当一个人的性格已经养成的时候,再去改变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其次,我们生活中免不了会遇到性别性格异性化的人,在这里,我希望每一个人不要抱着歧视的目光看待他们,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是性格喜好有点不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老师和同学的一言一行有时候会产生比家长更大的影响,对于性别性格异性化,我们不能轻易评论对与错,是与非,因为我们不能感同身受,对此应该站在换位思考的角度,客观理性地对待。我的那位同学,他除了背负学习压力的同时,还有着更加沉重的心理包袱,在高中学习的这段时光里,青少年三观逐渐形成,每个人都往往有着更为犀利的眼光以及更加尖锐的语言,外在似乎长大,其实内心并不成熟也不坚强。因此理解和鼓励会像阳光般温暖,嘲笑和奚落会像冬天般寒冷,我们应该尊重性格差异,理解个性选择,不要无端伤害他人,更不要嘲笑孤立任何人。在这里对爱开玩笑的同学说:你大概不会知道,你的那个无聊的玩笑也许会影响一个人很多很多。美好的校园是人人都期待向往的,但是良好的环境需要每个人携手努力打造。
最后,对于一些已经形成的异性化性格的人,如果性格很难改变,我希望社会能给予更大的包容,更广泛的尊重和理解。比如“同性恋”作为社会中存在的现象,这并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用平常心看待,尊重他人。但鉴于我目前只是一个学生,还不能还完整全面地思考一些社会问题,通过网上查阅的一些资料显示:(当然准确性有待考证)北欧对同性恋的接受率最高,最反对同性恋的是伊斯兰国,中国约两成到三成的人接受同性恋。大部分公众的感觉是虽然知道有同性恋存在,但却很少能感觉到他们存在,也从来不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这就是中国同性恋者面临的尴尬,他们虽然没有被否认过,但也从来没有被承认过,他们是游离于社会边缘的人,只能继续被公众误解,继续自己去面对生活的苦涩。
我在网上也看到了中国研究同性恋问题的著名学者李银河的一些研究资料,根据李银河的调查结果,中国公众对同性恋的接纳程度还不高,显示出一种中华文化特有的“中庸”态度。坚决接纳同性恋和坚决反对同性恋的,都是公众的少数。有四分之三的人能够容忍家庭成员中有同性恋者,但是希望他改变。对同性恋者的一般权利,大部分人持肯定态度。例如,九成以上的认为同性恋应当和异性恋一样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超过八成的人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在身份上是平等的。但是,在同性恋基本权利之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认同人群的比例则大大降低。接近半数的人认为,以同性恋内容为主题的电影电视节目,不应当允许在国内公开播放。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同性恋不应该拥有做教师的权利——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人,不可以在学校当老师;如果孩子的老师是同性恋者,会要求学校换老师。而在更进一步的同性婚姻的问题上,表示反对的人则达到了七成,该比例远高于网上调查的结果。中国人对同性恋尽管不像穆斯林国家那样充满敌意,但在许多人心里,同性恋依然是一种思想的异化,这种异化能矫正过来就最好不过了。
最后一點我引用了很多网上资料,就是期望大众能给予这类人群以最大的了解和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的,最后,我以曾经读到的一句话结尾:请尊重每一个群体和每一种生活方式,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煎熬,你永远不会懂。
(四)
我希望专业人士或老师能重视青少年成长,将我研究的这个课题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园欺凌、中学生早恋、性保护等问题列入校本教材,在课堂上让师生坦然面对和讨论,引导青少年追求真善美,全面健康成长。
我们这一批青年人,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走向社会,对于生活你是否有过思考,可曾付诸行动,能否努力拼搏,必将影响着时代的脉搏。我想只要我们有勇于创新的思维,敢于实践的行动,稚嫩的肩膀也可担负使命,未丰的羽翼也能搏击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