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琬芸 唐果菓 刘翔鹰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水平成为众多研究的重点。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重庆市中学生群体,《学生学习自主性调查问卷》为本研究的调查工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有效问卷为802份,来了解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现状。同时,结合VR沉浸教学和深度访谈法,来探索提高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新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自主性;VR沉浸教学
一、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现状调查研究
1.1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把握学生学习自主性现状,对学习自主性在性别、学业成绩水平变量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学习自主性现状结论。
1.2方法
1)文献研究法。2)调查法。在分析文献资料后,采用柴军应博士(2016)编制的《学生学习自主性调查问卷》量表,在重庆市四所学校的高一年级,进行问卷调查。3)统计分析法。
1.3 结果
1.3.1样本情况及量表检验。本研究在四所学校共发放纸质问卷达到897 份,有效率为89.4%。学习自主性30个题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2;学习自主性六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0;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问卷进行度量,KMO值为0.938,球形检验统计量为7547.052,P=0.000,说明该量表信度良好,维度划分合理。
1.3.2学生学习自主性现状。将学习自主性每个维度最低计5分,最高计25分,则学习自主性得分最低为30分,最高得分为150分。因此把学生学习自主性划分为低自主性、较低自主性、中等自主性、較高自主性和最高自主性五个区间。
(1)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人数百分数分布为:64.4%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都处在中等学习自主性区间之内,24.7%的学生学习自主性处在较高学习自主性区间。
(2)学生学习自主性总体状况为:四所学校学生学习自主性均值为94.28,处于“中等自主性”的区间。
(3)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差异状况。从性别角度来看,女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分为94.79,男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分为93.83,男女生在学习自主性上没有显著差异。从学业水平角度来看,将学业水平成绩排名前27%的学生命名为优生,学业水平成绩排名后27%的学生命名为差生,学业水平中间部分的学生命名为中等生。三者的学习自主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自主性越高,学业水平成绩越高,呈现正相关关系。
二、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研究
2.1 目的
通过实验法和访谈法,探索VR沉浸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
2.2 方法
1)实验法。实验采用头戴VR设备,邀请学生现场体验VR沉浸式教学,体验时间为20分钟,并用学习自主性问卷进行前后测。2)访谈法。访谈对象为VR沉浸教学体验的学生,用录音笔记录访谈内容。访谈后,对录音转录,得到文字资料,再进行分析。3)统计分析法。
2.3 结果
我们邀请15名中学生参与我们的实验,男生8人,女生7人,平均年龄15.6。实验程序:1)用学习自主性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前测;2)让学生感受VR沉浸式教学;3)体验结束后立马进行后测;4)进行访谈。
2.3.1 前后测数据结果
本次实验中,VR沉浸教学后学生学习自主性差异性如表1所示,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平均分有提高,说明VR沉浸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有帮助。
2.3.2 访谈分析结果
转录访谈录音后得到的文字稿,其内容按访谈者、访谈问题进行编码。例如,将访谈大纲第一题编为Q1、第一个参与者编为A等。将部分文字摘录如下:
“B:我觉得这种方式很新奇,能够与时代接轨,而且更加方便。而且VR带给我的感受更强。”;“I:我感觉非常的新颖,而且,感觉讲得还是比较清楚,能够有效的进行一个学习。而且感觉很好奇。”;“L:效率可能会比较高。对于我来说,我可能在这种方式下注意力更加集中。”;“K:应该是有一点的,但是我觉得如果只用这种方式的话,可能还是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我觉得课堂教学和VR教学可能会使我的学习更好。单独使用的话,兴趣和积极性都会有所提高。”
从部分文字摘录可以看出VR沉浸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自主性是有帮助的,是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的。
三、结论
1.本研究了解了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现状,说明了中学生学习自主性处在一个偏下的中等水平区间,同时学习自主性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学业水平成绩上有着显著差异。
2.通过比较VR沉浸教学方式体验前后测的学习自主性平均分的数据结果和访谈的结果,表示VR沉浸教学方式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对于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建议:1)在学校层面,可以配备VR设施,重视自主学习能力。2)在教师层面,可以精心设计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3)在学生层面,可以尝试VR沉浸教学,提高自己的学习自主性。
参考文献:
[1]Burdea 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M]. NJ: John Wiley and Sons, 1994.
[2]Deci, E.L.&Ryan;, R.M.(1985).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3]Zimmerman, B.J. (1990).Self-regulating academic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the emergence of a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2), 173-201.
[4]周丽华. 3-6年级小学生学习自主性及其形成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5]柴军应. 学生学习自主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6]董守生. 论学生的自主性及其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3.
[7]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