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敏
【摘要】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孕三烯酮进行诊疗的效果对比。方法:通过选自于2016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诊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手术后肌内注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本样中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及催乳素等多种身体机能各个水平进行监测和相较。对两组患者临床诊疗成效及诊疗过后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相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样本生殖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9、0.281、1.45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样本生殖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4、6.726、4.928,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05,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0%、2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01,P>0.05)。结论: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手术后施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手术后服用孕三烯酮诊疗的患者,且存在复发率较小、治愈率明显提升,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孕三烯酮
doi:10.14033/j.cnki.cfmr.2018.4.06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4-0121-02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症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类疾病,此种病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病症主要表现为痛经、患者背部疼痛且阴道出现不规则性出血症状[1]。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症患者的发病原因在当前针对此种病情的研究仍然尚未阐明,但是针对此种病情的临床诊疗成效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展[2]。在腹腔镜下的保守型手术诊疗是当前具有生育想法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首要诊疗方法,此种诊疗方法在临床医学诊疗中有着受创伤口较小、安全有效并且能够保证患者生育能力的优点。但是与此同时此种诊疗方法也具备着对患者的病灶清除不干净、在手术之后的生殖激素会降低等诸多局限性。因此在手术后要通过施以相应的药物配合性进行诊疗。腹腔镜手术通过联合孕三烯酮取得了大量的临床进展研究[3],但是采用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行诊疗是近些年来应用较多的诊疗方法,因此本文通过选自于2016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诊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选自于2016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诊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情确诊,使用影像检查或者病理性判断依据进行病情确诊,患者均有月经失调、痛经且不孕等临床症状。采用的不同诊疗方法均经过患者本人同意或者家属签订同意知情书。排除具有盆腔炎症、内分泌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并发症状的患者。将100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5~45岁,平均(34.8±2.9)岁,其中Ⅲ期患者35例,Ⅳ期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44岁,平均(35.7±3.1)岁,其中Ⅲ期患者33例,Ⅳ期患者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施以身体全方位麻醉,之后进行腹腔镜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切除诊疗手术,施以常规性的保守型切除手术,在手术后使用生理盐水将患者的盆腔进行冲洗,进行常规性的术后缝合程序。在经过手术诊疗后,对观察组患者肌内注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行诊疗,使用方法为通过阿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入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商品名达菲林,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公司),随后在患者的月经来潮前5 d肌内注射,给药剂量为3.75 mg/次。给予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孕三烯酮药物(商品名内美通,英国安万特医药有限公司)进行诊疗,服药方法为2次/周,2.5 mg/次,所有患者均以6个月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诊疗前后血本样中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及催乳素等多种身体机能各个水平进行监测和相较。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不良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评价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病症基本消失,检查无盆腔肿物;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检查无盆腔肿物;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缓解或加重,检查无盆腔肿物;复发,患者检查再次出现盆腔肿物[4]。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样本生殖激素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样本生殖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9、0.281、1.45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样本生殖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4、6.726、4.928,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05,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0%、2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01,P>0.05)。两组患者所产生的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均为潮热、阴道干涩疼痛等为主要病症,未发现有肝肾功能阻碍及严重性不良反应的病症,见表3。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状的产生主要位于患者的子宫内膜处,或者是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其他子宫肌层的相关部位[5]。该种病症在临床诊疗中病情较为多样,但是在组织性病例学中属于良性的病症,但是也存在恶化的可能性,是当前生育階段的妇女经常出现的疾病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症会出现患者身体的各个部位,但是经常出现于患者的子宫内[6-7],且一旦出现此种病症对于患者的盆腹腔内部机能会造成改变,使得免疫功能严重降低,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病理性症状。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当前的育龄女性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生率可高达19%[8-9],因此针对此种病症的诊疗方法及诊疗后的预后已经成为了当前临床医学中的重要课题[10-12]。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通过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殖激素均较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显效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手术后施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手术后服用孕三烯酮诊疗的患者,与此同时还存在复发率较小、治愈率明显提升,且不存在大量的不良反应等特点,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春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45-47.
[2]闵丽.联合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预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3):42-46.
[3]潘玉香.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手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孕三烯酮进行治疗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
[4]徐丽.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孕三烯酮的疗效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3):221-224.
[5]徐玲玲,陈炳香,彭洁琼.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采用GnRH-a与孕三烯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6,11(3):1049-1050.
[6]徐叶芳,韩璐,郭凤,等.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1):26-29.
[7]潘伟,俞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孕三烯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4):549-551.
[8]孙飞,姜锋,尹国武,等.GnRH-a与孕三烯酮在腹腔镜治疗内膜异位术后用药预防复发的疗效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2):1582-1583.
[9]翁科娜,赵蕾,陈波,等.雌激素药物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OPN、MMP-9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4-6.
[10]闵丽.联合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预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3):42-46.
[11]果崇慧,杨青.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孕三烯酮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1,20(11):77-78.
[12]韩星梅.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不同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分析[D].唐山:河北联合大学,2011.
(收稿日期:2017-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