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英诞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高校向学生提供的基础服务与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不相匹配。创新融资模式,拓展融资途径,解决高校基础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后勤服务也日益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适用于高校后勤服务项目的新型BOT融资衍生模式,并展开风险应对分析。
【关键词】高校 BOT 构建 风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办学基础条件与扩招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向学生提供的后勤服务也与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不相匹配,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高校的融资能力不断受到挑战。创新融资模式,拓展融资途径,解决高校基础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BOT融资模式的定义
BOT融资模式,简称BOT模式。BOT模式可认为是一种项目发包方式,将项目投资、融资、建设和运行管理融为一体,在协议文件所授予的特许经营权范围和期限内,项目承包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BOT模式在项目运用中,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衍生出了许多变化模式,如BOO,BOOT、BT、TOT、BTO等模式,这些衍生模式直接应用于高校基础设施项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BOT融资模式的新型衍生模式-BTLPT
(一)BTLPT模式的构建
BTLPT( Build - Transfer - Lease - Pay - Transfer,缩写BTLPT)模式,即“建造一转移一出租一付款一转移”模式,BTLPT模式可视为继BOO、BOOT、BT、TOT、BTO等模式之后的一种新型BOT衍生模式。采用该模式进行融资的项目称为BTLPT项目,项目参与者包括项目发起人(高校)、项目承接者、贷款银行、设施使用者(学生)等。
(二)BTLPT模式的运作流程
(1)发起项目。高校根据客观需求,结合自身的财力和项目特点,确定哪些项目需要并且合适采用此模式融资。
(2)确定承接者。高校根据相关规定,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最合适的项目承接者,这也是整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3)合同谈判。确定项目承接者后,高校与承接者协商项目协议。
(4)项目融资。项目承接者根据自身的实力和优势条件,拟定该项目的融资方案和融资渠道。高校一般不参与该过程,可能对项目的具体设施提出品牌、质量相关方面的要求。
(5)项目施工。承接者进场施工,高校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并加强对施工的管理。
(6)项目移交。项目完成验收后,项目承接者把项目移交给高校,确保项目在后期的运营过程中,高校对项目具有绝对的控制权,便于今后的服务和后续管理。
(7)项目经营。按照双方的协议规定,项目承接者负责运营和维护,高校负责完成必要的辅助和管理工作。
(8)收租付款。高校负责向学生收取项目设施的使用费,并按照确定的时间和程序支付给项目承接者。
(9)项目移交。合同期满后,高校与承接者之间解除合作关系。高校将项目交还给承接者,由承接者负责项目的清理和后续处理事项。
三、BTLPT模式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应对的前提,是风险管控的基础。高校后勤服务项目采用BTLPT模式,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外部风险,即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风险;需求风险,即高校招生规模稳中有增,确保消费群体总体足够购买力的风险;项目风险,即项目经营风险;职能弱化风险,即公共服务性弱化风险。
四、BTLPT模式的风险应对
(1)应对外部风险。当出现宏观政策调整等外部风险时,高校虽然只能被动的接受政府制定的政策,但可以与政府部门、学校管理机构等加强沟通和及时反馈意见,争取各项政策的连续性。对于项目承接者,应该与高校建立相互合作的机制,签订具有一定弹性协作合同,采取可以随政策变化适时调整的项目条款,争取产业行业政策的支持,降低或避免宏观风险的影响。
(2)应对需求风险。后勤服务项目的需求风险取决于高校学生数量及学生消费力两个方面,要降低需求风险需要高校和项目承接者共同努力。对高校而言,首先应该谨慎提供学生规模、生源信息等相关数据,以便于承接者对项目有全面的认识;其次,尽可能降低收费标准,吸引更多租用学生;最后,加大招生宣传,确保学生人数不减。对项目承接者,一是争取与高校就在校学生人数达成协议,掌握服务群体的真实情况,确保项目经济方面可行性分析的科学性,准确计算出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二是争取得到高校对最低使用数量的书面承诺,数量如果低于盈亏平衡点,协议要求学校补充差额,优先保证成本的回收。
(3)应对经营风险。承接者确定合理的出租收费标准,既保证项目承接者及时收回投资以及具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又防止过度的市场化、利益化,引起社会及学生的不满,杜绝产生影响正常生活秩序和校园稳定的事件。采用合同形式,厘清经营权、管理权、监督权、所有权等,明确建设、运行、转移等各个时期校方、承接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
(4)应对职能弱化风险。明确高校的办学宗旨和任务定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生为本”,以学生为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确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强化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公共服务意识,防止自利性和公益性的失衡,避免项目的最終效果偏离项目发起和建设的初衷。
BTLPT衍生模式应用在高校后勤服务项目中,克服了传统BOT及衍生模式的局限性。此模式将成为我国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后勤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前景非常开阔。
参考文献:
[1]任淮秀,项目融资(第二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吴佳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7,(16).
[3]李文滨,模式财务评价模型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