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年:想说走就走?

2018-06-13 02:31李曾卓张绮琳
华声 2018年2期
关键词:清源陈杰托马斯

李曾卓 张绮琳

间隔年(Gap Year)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国内社交媒体上,间隔年一直存在被浪漫化解读的倾向。

被间隔年的自由外衣魅惑的年轻人,兜兜转转一圈后,有人到达彼岸,重新上路;有人却在漩涡中打转,在迷茫的螺旋里沉底。

自担风险的人生

托马斯,一个留着一头时尚发型的缅甸男生,从贫瘠的家乡来到富饶的澳洲,他对于这片新大陆满怀热望。

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取得科学专业本科学位后,找工作处处碰壁,选择回炉重造。而新专业是某院校的理疗专业,和原先的学业风马牛不相及。

“课程太难,以至于让我难以理解;而跟女朋友分手,更让我的成绩波动加剧”。学业艰难,情感压力,命运的连环重击让他难以喘息,开学3个月,他就申请延迟学业一年,给自己透口气。

间隔年,被托马斯视为“重新设定自己”的救命稻草。如今,他在一家工厂的车间里贴标签,从事着与他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体力劳动。这份全职工作日均工作10小时,常加班到深夜,虽然频频叫累,可他自觉“让身心都变得更健康”。

“爸妈当然支持我间隔年,因为我得以经济自立,他们就不需要再给我钱”,不再向家里伸手要钱,这让托马斯感觉良好。工作收入让他得以接济家里,谋生的压力反而催促他挺直了腰杆。

对托马斯来说,窘迫的家境,让离开墨尔本外出旅行都成了难事一桩,出国更是堪称奢侈。这个缅甸男生,间隔年让他在经济自立中寻得自强,有勇气面对避无可避的残酷人生。

隔着半个地球,陈杰很能理解托马斯,他选择间隔年,是因为对人生的迷茫,让他难以继续学业;想去拉萨,却囊中羞涩。

缺钱,让陈杰的间隔年从一开始就坠下云端。大二休学后,他在校外租房,通过打工挣钱。白天,他拉下面子,在熟悉的校园里送外卖,面对同学吃惊的面孔,他毫不在意;晚上,他去酒吧驻唱,200元一晚,一晚唱四五个小时,一周唱四天。放下自尊,一个月下来,陈杰能挣到六七千元,这超过他一年的学费。

为了省下开销,陈杰常常吃几块钱的蛋炒饭应付一餐,“没有一块肉”。如此自虐下来,他终究攒够了去拉萨的钱。如今回想,陈杰觉得,“为旅行而打工的日子比旅行更闪亮”。

间隔年成为一种身份标识

相比托马斯和陈杰,姚舜和潘静仪的间隔年来得更为开阔和丰富,这从启动资金就可见一斑。

五万元,让姚舜一年走了42个国家;2万美金,则让潘静仪环球一圈,用600天走了29个国家,睡了86张沙发。

2017年6月,姚舜和学弟学妹们一同业,这是他间隔年的代价。行迹已踏足49个国家的他,被聘为职业体验旅行师,走上新的环球旅程,还享有可观的薪酬。

“出书、创业、闯天下”,这是当初休学时,姚舜在申请文件上写下的理由,无论从名还是利上,他都渴望有所得。环游世界,既是圆梦,也是姚舜对教育理念的抗争。揣着五万元的积蓄,他跳上了跨越欧亚大陆的火车。西游又归东,靠写稿、卖图、接赞助,一年走了欧亚42个国家后,他手里竟还有盈余。

同样是在毕业的关口,摆在潘静仪面前的路更窄些。留学申请失败,给她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无法延后毕业的她,吃不到应届就业的果子,百般迷茫下,她磕磕绊绊地走上环球之旅,“给自己一个喘气的小间隔,去看看国外的年轻人都在做什么”。

“间隔年,已经变成定位社会阶层,或者转变社会身份的方式。”英国萨里大学学者安德烈说。他认为,间隔年让年轻人区别于过去的自己,区别于他人,成为年轻人之间的一种阶层区分和身份象征。安德烈曾采访了23个休间隔年的年轻人,来自英国中产阶层家庭的马修和乔希表示,通過间隔年,他们把自己和同阶层的人区别开来。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一过

9年后再回中国,陆清源补上了人生拼图缺失的一块。

曾经,这个美国新移民满脑子想的是,成绩如何能比白人同学更高,如何能学更多的专业,如何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她从没休过假,做很多份实习,当同学在派对里狂欢时,她通宵达旦地趴在桌前学习。她的愿望清单在一笔笔勾上,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修了两个专业,拿到了知名咨询公司的工作,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的她,给自己按下了暂停键——她渴望休息,渴望读书和工作之外的第三种生活。

和校园再无瓜葛的她,套上职场的工装,她的间隔年是否来晚了?

公司给了她圆梦的支持,她可以自由选择开始上班的时间,同时,一笔可观的签约金塞进她的腰包,5000美元。在陆清源看来,间隔年在美国非常流行,不乏公司支持应届毕业的员工延迟上班,“没有任何罚金”。她选择毕业后7个月上班,一下多了200多天的空档。

在跑遍大半个中国还有一些东南亚国家后,陆清源猛然明白,人生并不是一刻不停地工作。她反思以往与母亲的相处方式,埋头学业,曾让她和母亲有了距离。旅途中,面对母亲这个旅伴,陆清源在零距离的陪伴中,找到了爱的方式。漫漫旅程,有人同行,也有人就此分手,“花了大量时间与人相处”后,往日刁蛮的小公主学会照顾人,学会对人更有耐心。

“总体来说,间隔年只是个别人的风潮,不可能在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下成为主流”。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教授认为,有部分学生到了大学不适应学习生活,就对间隔年推崇,实际上是对学习的逃避,这也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有一定缺陷,“我们可以包容间隔年这种个性的选择,但我们不应过度提倡、大力渲染这种方式”。

摘编自《南方周末》2018年1月23日,文中姚舜、潘静仪、陈杰、翁承熙、盖瑞、托马斯系化名

猜你喜欢
清源陈杰托马斯
Dynamics of magnetic microbubble transport in blood vessels
陈杰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
“怡清源”黑茶包装设计
画与理
纪实
托马斯送电器
『一根筋』的古清源
治本清源 创新举措 海门积极化解环境信访难题
托马斯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