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秀英
(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 绵阳 621100)
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具有起病急、症状严重的特点[1]。肺炎患儿的病因主要为受凉、发生病原体感染等,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气促、咳嗽、胸闷、烦躁、呼吸困难、气喘等。此病患儿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可发生脑、肾脏等器官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发生生命危险[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对肺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三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肺炎患儿。这些患儿均经临床检查被确诊患有肺炎,且均排除了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患有精神疾病或恶性肿瘤的可能。这些患儿的家属均已签署自愿让患儿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儿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25例,女23例;其年龄为6个月至11岁,平均年龄为(5.63±0.87)岁;其病程为1~12 d,平均病程为(5.23±1.25)d。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26例,女22例;其年龄为7个月至11岁,平均年龄为(5.48±0.96)岁;其病程为2~13 d,平均病程为(5.41±1.08)d。本次研究已经通过三台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儿进行退热、止咳平喘、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进行治疗期间,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护理方案主要为帮助其完成入院登记、观察其病情及生命体征、保持其病房环境整洁、对其进行巡视及用药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综合护理,护理方案如下:1)健康宣教。根据患儿的病情及其各项检查结果,向其家属介绍对其进行治疗及护理的方案和要点,并使患儿家属掌握为患儿所用药物的种类、用法用量、可导致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督促患儿的家属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为患儿增减衣物。2)心理护理。肺炎患儿的年龄较小,在服药或接受穿刺操作时易产生恐惧等不良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进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他们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3)用药护理。在为肺炎患儿应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时,其可能会发生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在为患儿喂服此类药物前,应让其进食少许的食物或服用维生素B6、思密达(蒙脱石散)等药物,以降低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为患儿静脉滴注抗生素时应适当地减慢滴药的速度,以免其发生静脉炎。4)退热护理。肺炎患儿常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护理人员必须对此病患儿呼吸频率、心率和脉搏的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并每隔2 h为其检测1次体温。患儿的体温若低于38.5℃,无需对其进行特殊的处理。患儿的体温若高于38.5℃,可为其采取酒精擦拭、冰敷等方法进行降温。患儿的体温若居高不下,可遵医嘱为其应用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进行治疗。5)对症护理。针对患儿出现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护理。在对低龄患儿进行退热治疗的过程中若其出现出汗、大小便失禁的症状,应立即遵医嘱对其进行补液等治疗,并指导患儿的家属及时为其更换被褥和衣物,使其皮肤保持干爽。患儿若并发中毒性脑病等严重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肌张力、意识和瞳孔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呼吸不规则、昏迷、烦躁等异常的症状应立即告知医师,并积极配合医师对其进行救治。患儿若出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头皮静脉怒张、肝脏肿大等危急的症状及体征,必须迅速对其进行抢救。在对患儿进行抢救期间应及时排除其鼻咽部的分泌物,遵医嘱对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吸氧或机械通气治疗,确保其呼吸顺畅,防止其发生气管堵塞的情况。6)饮食及生活护理。在对患儿进行治护期间应合理调节其饮食,为提供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流食,并确保其摄入均衡的营养。为患儿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其因受凉而发生高热。对患儿进行口腔护理,及时更换其被褥和病服,定时对其病房进行空气和物品消毒,以降低其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及护理后其退热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并评估其临床疗效。
显效:治疗7 d内,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其肺部啰音、咳嗽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X线检查显示其病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7 d内,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其咳嗽等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经X线检查显示其病灶明显缩小。无效。治疗14 d内,患儿的症状未好转,甚至在加重,经X线检查显示其病灶无明显的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在接受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患儿退热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对比(d,±s)
表1 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对比(d,±s)
?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2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对比
肺炎患儿若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发生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发生生命危险[4]。年龄较小的肺炎患儿无法将自己的不适症状和心理状态准确地表达给医生。肺炎患儿的家属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在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时缺乏足够的耐心。因此,在对此病患儿进行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对患儿及其家属实施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生活护理在内的综合性护理服务,与他们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并全面地了解患儿病情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5]。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对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6]。综合护理是指将大量的护理程序系统化,并根据患儿的病情对其实施全方位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6]。对肺炎患儿进行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退热护理、饮食护理等内容的综合护理可促使其更快康复,改善其预后。在对肺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为患儿的家属介绍小儿肺炎的病因、治疗方案、护理方案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提高其对该病的了解程度,缓解其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治护服务的依从度,使其以更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在接受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患儿退热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2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肺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能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可较快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可缩短其住院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