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8-06-13 02:48杨晓宁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消融术预见性房颤

杨晓宁

(北京市第六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07)

房颤 (atrial fibrillation,AF)又叫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之一。大部分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均可出现心房颤动,且其发病率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有所提高[1]。目前,进行射频消融术是临床上治疗心房颤动的主要方法。但该疗法具有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在采用该疗法对房颤患者进行治疗时,为其做好护理配合工作,是保证其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2]。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为了验证这一研究结果的有效性,笔者对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北京市第六医院进行射频消融术的32例房颤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北京市第六医院进行射频消融术的32例房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护理1组和护理2组,每组各16例患者。在护理1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10例和6例,其中年龄最小的31岁,年龄最大的67岁,平均年龄为(53.24±2.71)岁;病程最短的1年,病程最长的7年,平均病程为(4.21±0.22)年。在护理2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9例和7例,其中年龄最小的31岁,年龄最大的67岁,平均年龄为(53.13±2.56)岁;病程最短的1年,病程最长的7年,平均病程为(4.23±0.1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这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为其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在这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内,对护理1组患者进行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对护理2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方法是:1)进行术前预见性护理。⑴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3],由于进行射频消融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因此大多数患者在接受该手术前会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其治疗的效果,还会对其预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向其讲解进行射频消融术的原理、必要性、安全性以及在手术期间应注意的事项,从而让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另有相关的报道指出,在为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因射频放电所致的疼痛而使心脏发生迷走神经性窦性停搏和房室传导阻滞。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在术前为患者准备好吗啡、多巴胺等抢救药品,以防止其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发生猝死等意外。⑵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需协助其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如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经食道超声检查等,以明确其心房有无血栓形成。⑶在患者进行手术前2周,告知其停止服用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以防止此类药物对其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其在术中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⑷在患者进行手术前1 d,指导其在平卧状态下进行小便的练习。同时,告知患者在手术前的6~8 h禁食,在手术前的4 h需禁饮,以防止其在术中发生呕吐而引起窒息。在患者进行手术前2 h,对其手术区域的皮肤进行备皮处理,并告知其排空膀胱。另外,患者在术前若存在过于紧张的情况,护理人员可遵医嘱为其使用适量的镇静剂进行镇静治疗。2)进行术中预见性护理。⑴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为其连接好各类监护导线,并为其快速建立静脉通路。⑵在对患者进行房间隔穿刺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其神志、呼吸、心律、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患者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配合医生对其进行抢救处理,以免其发生心包填塞、血栓等严重的并发症。另外,在对患者进行环肺静脉消融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遵医嘱为其使用适量的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以防止其发生血栓。3)进行术后预见性护理。⑴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让其双下肢保持平直,避免弯曲,并叮嘱其保持此姿态(绝对制动)至少>8 h。在手术结束8 h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翻身活动,但需让其保持术侧肢体伸直。在手术结束12 h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适量的双下肢活动。在手术结束24 h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适量的离床活动。同时,每天定时观察患者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及其双侧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询问其是否存在软弱无力、肢体麻木、口齿不清等脑栓塞的表现以及气促、胸痛、呼吸困难、咯血、低氧血症等肺栓塞的症状。患者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须及时报告医生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⑵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可采用沙袋加压法对患者双下肢的穿刺点进行加压处理,并嘱咐其当发生呕吐、咳嗽或进行大小便时,需用手按压住穿刺点,以防止穿刺点出血。⑶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定时为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同时密切观察其穿刺点周围是否存在红、肿、热、痛及有分泌物等局部感染的现象,并遵医嘱为其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护理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SAS评分和手术配合度评分的变化情况。其中,患者的SAS评分越高,表示其焦虑的症状越严重;患者手术配合度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手术的配合度越高[3]。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肿、迷走反射、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3)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通过让患者填写本院自拟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调查表了解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调查表的满分为100分,患者的评分若>85分,则表示其对护理服务满意;患者的评分若在60分~85分之间,则表示其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患者的评分若<60分,则表示其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护理配合度评分的比较

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手术配合度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其接受护理前相比均有所降低,其手术配合度的评分与其接受护理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且护理2组患者SAS评分下降的幅度和手术配合度评分提高的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护理配合度评分的比较(±s)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护理配合度评分的比较(±s)

注:每组前后比较,#P<0.05;两组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n)时期 SAS平均评分(分)手术配合度的平均评分(分)护理2组16 接受护理前 65.13±2.25 76.51±1.56接受护理后 16.21±1.69#96.55±2.51#*护理1组 16 接受护理前 65.24±2.21 76.35±1.52接受护理后 31.24±0.32#*82.92±2.25#

2.2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在护理1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了血肿,有2例患者发生了迷走反射,有3例患者发生了尿潴留,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3.75 %(7/16)。在护理2组患者中,没有患者发生并发症,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0.00 %(0/16)。护理2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1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率的比较

护理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3.75 %(15/16);护理1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62.50 %(10/16)。护理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护理1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率的比较

3 讨论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进行射频消融术是临床上治疗心房颤动的常用手段。最新的临床实践证实,对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4-5]。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近几年在北京市第六医院进行射频消融术的32例房颤患者平均分为护理1组(n=16)和护理2组(n=16),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手术配合度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其接受护理前相比均有所降低,其手术配合度的评分与其接受护理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且护理2组患者SAS评分下降的幅度和手术配合度评分提高的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护理1组患者,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1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手术的配合度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消融术预见性房颤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