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评析

2018-06-13 02:48刘静华侯礼营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托

刘静华,侯礼营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东营 257335)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有统计数据显示,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09.7/10万~217/10万[1]。该病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目前,临床上对该病患者主要是进行溶栓、降颅内压、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有学者指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原则主要是恢复其大脑缺血半暗带的供血、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及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残疾率和死亡率[2]。在文本中,笔者主要研究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这些患者的家属均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中,排除对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排除经治疗无效死亡的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25例(占62.5%)和15例(占37.5%);其年龄为52~76岁,平均年龄为(62.93±6.71)岁;其中,有21例(占52.5%)患者的病情经头颅CT检查得到确诊,有19例(占47.5%)患者的病情经头颅MRI检查得到确诊。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26例(占65%)和14例(占35%);其年龄为53~77岁,平均年龄为(63.17±6.83)岁;其中,有23例(占57.%)患者的病情经头颅CT检查得到确诊,有17例(占42.5%)患者的病情经头颅MRI检查得到确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吸氧、溶栓、降颅内压、改善微循环及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并将其血糖和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同时用阿司匹林(用法是:口服,100 mg/次,1次/d,连续用药15 d)对其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阿托伐他汀的用法是:口服,40 mg/次,1次/d,连续用药15 d。氯吡格雷的用法是:口服,75 mg/次,1次/d,连续用药15 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进行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患者CRP的水平越高,表示其体内的炎症反应越严重。进行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评分越低,表示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轻。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经治疗,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且其未遗留任何后遗症。有效:经治疗,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其遗留有轻度的后遗症。无效:经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未达到有效和显效的标准[3]。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在接受治疗前后其CRP的水平及NIHSS评分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CRP的水平及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的水平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在接受治疗前后其CRP的水平及NIHSS评分(±s)

组别 例数 CRP的水平(mg/L)NIHSS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16.14±3.27 6.23±1.61 18.52±3.79 7.34±1.84对照组 40 16.43±3.29 9.47±2.95 18.61±3.93 12.31±2.12t值 0.347 8.317 0.365 6.479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3 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5)》中的数据显示,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5%的人是罹患脑梗死的高危人群。临床研究表明,脑梗死的诱因较多,如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缺乏体育锻炼、饮食习惯不良及长期吸烟等均可能导致其罹患该病。目前,临床上对该病患者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抑制剂。该药能选择性地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相结合,也可抑制由非ADP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5]。阿托伐他汀是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该药能将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转化成甲羟戊酸,并能增加肝脏细胞表面LDL受体的数量,增强肝脏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和分解能力,从而起到调脂的作用[6-7]。临床研究表明,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降颅内压、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起到抗血小板聚集及调脂的作用,进而可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预后。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其CRP的水平,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托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