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端亚,严维辉,唐建清
(1.泗洪县现代渔业管委会,江苏 泗洪 223900;2.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
克氏原螯虾自20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现已广泛分布于江苏、湖北、安徽、江西等全国20多个省市,尤其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克氏原螯虾的主产区。目前,克氏原螯虾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最为迅速、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品种。江苏省良田广沃,地处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与克氏原螯虾原产地纬度相近,十分适宜克氏原螯虾的生活、生长。针对目前克氏原螯虾养殖模式情况,结合国家现阶段着重推广稻田综合种养的要求及科研课题项目研究的需要,国家虾蟹体系江苏省克氏原螯虾科研团队于2016年开展了克氏原螯虾稻田高效繁育苗种的试验,现总结如下。
试验点位于临近洪泽湖畔的泗洪县龙集镇,泗洪县环宇粮食种植家庭农场的稻田。
试验稻田面积35×667 m2,田四周埂的坡比为2:1,沿田四周离埂基1 m起挖有4 m宽、1.2 m深的环沟;沿环沟四周内沿,在田坂上筑有高40 cm、宽80 cm的支埂,有利于水稻烤田,支埂每隔10 m留有一个宽50 cm缺口,便于龙虾进出,支埂同时也可以增加克氏原螯虾掘穴的面积。田埂四周有丰富的植被,进排水方便,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建有完善的防逃设施。水稻品种为9 108,采用有机水稻种植模式。
在2016年8月上旬用70 kg(折合2 kg/667 m2)茶籽饼进行带水清野,随后移植水花生,水花生沿环沟外沿每隔5 m移植一块,面积1 m2/块,用竹竿固定。
放养的克氏原螯虾亲本均来源于洪泽湖的野生虾,体质健壮,放养时间为2016年8月28日,规格平均28只/kg,总放养640 kg,平均放养量18.3 kg/667 m2,雌雄比为 2:1,一次性放足。
水稻收割后,稻草粉碎均匀撒在田坂上,11月上旬进水,进水深度保持田坂水位30 cm左右,略低于支埂平面,进行伊乐藻的栽植。伊乐藻栽植成棋盘状,距离为80 cm×80 cm,田坂、环沟均进行栽植。
投喂的饲料为蛋白含量38%的克氏原螯虾专用全价颗粒料,喂养方法是9月1日—11月30日,每日两次,6:00—7:00 投喂日投料量的 30%,17:00~18:00投喂日投料量的 70%;12月 1日—2月28 日,每日投喂一次,时间为 17:00—18:00,雨雪天气不投喂;3月1日后恢复一日投喂两次。采取定点(多点)投喂,每次喂量以3 h内吃完为准,并根据水温、天气、水质、摄食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在投喂商品料的同时,注重水草的养护,力保池中水草量的丰富。
3.5.1 坚持巡池 每日坚持多次巡池,检查防逃设施,发现破损及时修补,发现逃逸、及时找出原因;观察虾子的活动、摄食、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残饵,发现生病立即隔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
3.5.2 水质控制 定期加水、换水,每隔10~15 d加换水一次,每次10 cm左右,遇特殊情况及时加水、换水。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测定内容包括水温、透明度、pH、溶氧、氨氮、总氮、COD、总磷。
3.5.3 清野 定期清除野杂鱼。清野时把药物(清塘2008)喷洒在克氏原螯虾颗粒料上,阴干后投喂,每次连续投喂3 d。药物的用量是每20 kg颗粒料使用一瓶(100 mL容量)。
3.5.4 敌害防治 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主要敌害有鸟类及老鼠,对鸟类采取人工驱赶的办法,对老鼠采用药物灭杀的办法。
3.5.5 捕捞 捕捞工作从4月11日初开始至7月1日结束,用地笼坚持每日起捕,凡是进入地笼的虾子一概不再回入原池。
捕捞工作从4月11日开始,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捕捞工作于7月1日结束,实际捕捞时间为80 d,存田虾留着下年繁育用。具体捕捞情况见表 1。
表1 捕捞情况统计表
35×667m2试验田总共捕捞克氏原螯虾12410kg,平均产量357 kg/667 m2,其中商品虾1 100 kg,苗种11 410 kg,平均生产苗种 326 kg/667 m2。
养殖成本见表2。
克氏原螯虾利润:
总收入 1 100 kg×40 元/kg+11 410 kg×30 元/kg=386 300元;
表2 成本情况
总利润38 630元-49 700元=336 600元;
单位面积利润 336 600 元÷35×667 m2=9 167元/667 m2。
试验表明克氏原螯虾是可以在稻田内进行苗种繁育的,苗种产量可达300 kg/667 m2以上,甚至会更高,在不影响水稻生产以及苗种行情好的情况下,可增效益达9 000元/667 m2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克氏原螯虾的卵巢发育至顶峰后,能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造成了个体之间产卵时间上存在差异,不同步,后代个体之间大小相差较大,相互间残杀现象较严重,实际生产上要做到投喂时投足料、投好料(蛋白含量36%以上),并及时捕捞幼虾,是提高单位面积出苗量的有效方法。
对天然条件下的克氏原螯虾胃和肠道内食物团的分析表明,水生植物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及时补充新鲜的水草是必不可少的,既可以为克氏原螯虾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减少商品饲料成本,又可以起到增加隐蔽场所的目的,有利于提高苗种存活率。
克氏原螯虾在稻田进行苗种繁育过程中,亲本放养量多少合适、苗种单位面积产量最高限度能达到什么程度,目前尚未见准确报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