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琪
根据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法官在审理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民事、行政案件时,可以要求指派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
目前,北京、广州、上海的知识产权法院都设立了技术调查室,并由技术调查官为法官断案提供“技术翻译”,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知识产权法院里面的技术调查官,是如何参与知识产权诉讼,推动全社会形成创造、保护、运用知识产权的理念和氛围的?
数据显示,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以来,先后聘任了13名技术调查官。自该项工作启动以来,技术调查室共受理技术调查案件124件,完成技术咨询、参加证据保全、现场勘验等591件次,出具技术审查意见36份。
技术调查官可以是工程师、博导、研究人员,还可以是某个领域的专家。陈立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她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在她来到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交流的第一个月,共接到6起案件需要进行技术调查,而这些案件对于她这样的专业人士来说,也有一定难度。
在一起涉及打印机的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件中,陈立在阅卷中发现,专利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加起来有240多页。“我们通过所学知识,可以替法官就技术争议事实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供专业咨询意见,从而节省法官审理案件的时间。”陈立说。
做了15年专利审查工作的陈立花了一周时间,将240多页专利文件读完,把各个部件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都厘清,再用大半天将研究要点一一告知办案法官。
“有的案件专利说明书虽然短,但实际内容却很复杂,差异就存在那‘多一点点的专业内容上,在很难甄别到底属于普通区别还是产品本身有着本质区别时,就特别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专业分析和帮助。”陈立说。
技术调查官郭寅龙是中科院有机化学所博士生导师,近日,他在山东聊城参与了一起涉及煤炭化工知识产权案件的证据保全工作。
“虽然身为技术調查官,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懂,因为专业还是有限制的。”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郭寅龙开始研究该案中全部的专利文件。
“以我自己的专业背景,案件中的化学知识都能看懂,那就多花点时间学习一些跨界的知识。”三四天的时间里,郭寅龙边学习边研究,甚至还涉及到了设计专业,最终他总结出了该案专利中所有重点问题。
作为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第一批聘任的技术调查官,“上岗”以来,郭寅龙面对的都是一些“疑难杂症”,不仅考验他的专业能力,更考验他的综合实力。
“做技术调查官,不是单纯由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我们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专业外的知识,非常有意义。”郭寅龙由衷感叹道。
还有的人因热爱此工作而过上“双城生活”。因为住在北京,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的刘芳参与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活动需往返于京沪两地。
“我热爱这份工作,即使两地奔波,也希望多承担相关工作,保证一有案件需要,就能随叫随到。”这是刘芳的承诺。
“实际上,从事技术研究的人对技术有一种本能的尊重,他们也尊重创新,因此很愿意做技术调查工作。”刘芳坦言,做一名合格的技术调查官,必须兼具清晰的技术认知和对法律规则的了解,只有将两方面相结合,才能作为法官的技术助理,独立表达技术观点,辅助法官查明技术事实。
技术调查官不仅可以“单兵作战”,也多次组成“联合部队”共同解决多专业技术问题。据悉,技术调查官参与出庭的案件审理平均天数为117天,而委托技术鉴定的案件审理平均天数为178天,前者比后者缩短61天,审判效率提高了不少。
而且,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件案件因技术调查官提供的技术审查意见原因而被上级法院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上海知产法院副院长黎淑兰表示,上海知识产权法院97%以上的一审案件都是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建立技术调查官队伍后,技术调查官积极参与到案件的开庭、保全、勘验等各个诉讼程序中,向法官提供客观、公正、中立、专业的技术服务,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