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018-06-11 12:09薛孝松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1期
关键词:周长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薛孝松

数学思维能力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空间想象能力,推理、总结、归纳数学问题和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体验,教会学生表达。如何教会学生思考呢?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

一、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很多人认为,计算题的教学枯燥无味,只要把算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其实,往往在一些计算题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学乘法简便运算这一知识的时候,是这样做的:先出示:72×125=?,然后让学生思考:?×125得整百数或整千数,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8×125=1000,于是,我又问学生:怎样把72×125变成8×125的形式,学生思考后得出:9×8×125,然后用乘法结合律:9×(8×125),就很容易得出答案。接着,我继续问学生,这道题还有其他的简便算法吗?马上就有同学举手,高兴地告诉大家他是这样做的:(80-8)×125,然后用乘法分配律:80×125-8×125,也可以很快得出答案。其他学生也举起了手,说了另外几种方法,我把她们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让他们选择最优化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維能力和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在图形教学中,加强数形结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有效结合,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过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相互转化,研究和分析出理论知识的本质,最终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这也能深化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借助图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者就是用数量关系转化图形,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比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时候,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先观察有什么特点,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求它的周长,有的同学用线绕长方形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有的同学把四个边加起来,得出长方形的周长即①长+长+宽+宽,还有的同学根据长方形的长相等、宽相等的特点来算周长,即②宽×2+长×2;我把学生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对比,哪种方法更简单,学生都赞成第②种,这时,我又质疑,第②种方法还可以怎样算,学生讨论后得(长+宽)×2,就这样,把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又渗透了数学中的优化方案。接着,用同样的方法教学正方形周长的公式,学生就易懂了。所以,借助图形来讲解,在加快学生理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对知识运用的灵活程度。

三、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每个章节都有“问题解决”这一内容,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顺向思维,又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例如这一问题:“小明在暑假阅读文学名著《水浒传》时,在第一周,他阅读了一本书的一半少30页,在第二周,他阅读了剩下的一半多20页,第三周他阅读了40页,至此全部看完。问题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一共多少页?”利用逆向思维来解答,第二周阅读了剩下的一半多20页,第三周阅读了40页看完,即40页加20页正好是剩下的一半,也就是60页;剩下的书页数是60页;第一周阅读了书的一半少30页,即比60页少30页,也就是第一周阅读了60页。所以这本书总共是60页加上60页,等于120页。逆向思维这种数学思维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问题和题中已知的部分条件来还原出潜在的条件,运用还原出的条件可以继续向前推,环环相扣,最终就能解决问题。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通过将数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方法。尤其是数学广角的知识教育,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在情境中可以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会给其生活带来益处,所以要努力学习,最终养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好习惯。相反,在数学课堂上,联系生活情景,能够让孩子们利用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更好地去理解数学解题方法。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策略问题的时候,我紧密联系实际,我班要和四(2)班进行乒乓球比赛,我分析了对手的情况,3:2获胜,怎样才能获胜呢?这一问题抛出,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有的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有的用利表的方法来解决,还有的实际对决……然后,我让学生总结方法,学生总结出:把选手分为上、中、下三类,用上——中,中——下,下——上,这样就能获胜。这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使每节课形象、生动,并有意创造动人情境,设置诱人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 二要分散难点,让学生乐于思维。对于较难的问题或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分解,减缓坡度,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三要鼓励创新,让学生独立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多赞扬、肯定,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展。 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所成效。

猜你喜欢
周长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周长面积变变变
两只想打架的熊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