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程 苏思 程振强
[摘 要] 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具有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单纯性和独特性,当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其原居地,进入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时,文化方面差异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遭遇文化适应问题。现实迫切要求以更有针对性的文化调适策略机制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
[关 键 词] 非正式社会网络;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策略调适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180-02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培养对象,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实现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研究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少数民族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发达地区高校逐渐接收并成批量对口培养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具有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独特性,当其离开其原居地,从熟悉的本民族文化环境融入不同的文化环境时,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社会规范、行为和思想等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遭遇文化适应问题。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社交关系呈现出蜂窝型、聚集状的社会网络结构,同时也出现了跨文化群体间矛盾冲突问题。现实迫切要求以更有针对性的文化调适策略机制来应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
二、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的因素及其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情况,本研究報告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实际数据。共精准投放问卷200份,收回177份,有效为175份,有效率98.9%。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发现,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因素既有学生内在的因素,又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外在因素。影响因素的分类有利于我们对学生的精准分类。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因素
1.大学之前的就读环境。在外就读的学生比在家乡就读的学生更容易适应大学生活,对外界环境的接受能力更强。
2.担任班干部带来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适应能力有显著影响。通过问卷发现,担任过班干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也更善于交流沟通。
3.自小接触文化的不同,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技能以及参加集体活动积极性有很大影响。这一类学生语言技能在自小与不同文化接触过程中培养的较好,更容易促进交流;对于未知、新奇的事物他们愿意积极了解,主动接触,并且对于集体活动乐于参加。
4.学校对于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重视程度,班委或辅导员、教师的关心程度与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参与班级活动、参加本民族的聚会活动、与本校同学的交往等有着显著影响。
(二)基于影响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精准分类
伴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在少数民族内部已经出现了分化,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群体也出现了很大变化。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大学之前就完全汉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这类学生出生、成长在经济发达地区,从小的生活环境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趋于汉化,习俗和行为习惯被汉文化影响较多。这类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虽然属于少数民族,但是他们不存在所谓的文化适应问题,对主流文化不存在不认同。
2.大学之前半汉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这类学生出生、生长在其民族聚集区,但通过各种渠道接触汉文化,本民族文化和汉文化交织影响着这一类学生。他们对汉文化的接触、了解比完全汉化的可能少,但是在语言和一些习俗方面不存在适应问题,并且大多能处理好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整合问题。
三、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策略
基于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需求,探索构建多元专业引导策略和调适机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设计:(1)在整体网络层面培育功能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归纳各高校中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在发挥满足个体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方面功能,突出“密集型”网络结构和“稀疏性”网络结构在文化适应作用和人格定向社会化功能的异质性作用,充分发挥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中的文化适应正向引导,最大限度避免组织的非正式性和自发性带来的文化适应功能局限和负面影响。(2)在网络个体层面强化构建在心理、学业和就业方面进行专业辅导渠道方式,通过识别“强关系”和“弱关系”对少数民族个体嵌入关系的影响作用,帮助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化解各种文化适应问题,为其实现良好发展扫清障碍,使少数民族学生提高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社会认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推动者。
(一)整体网络层面的调适策略
从整体网络层面的调适主要是培育功能良好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满足个体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方面功能,突出各种非正式支持在文化适应作用和人格定向社会化功能的异质性作用,充分发挥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中的文化适应正向引导,最大限度避免组织的非正式性和自发性带来的文化适应功能局限和负面影响。在高校和社会中培育功能良好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少数民族社区或宗教方面来说,在经济发达地区,经过近几十年国家经济以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地方都会有少数民族自发组织的本民族团体或宗教组织,这些团体或组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重要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刚来到大学时,这些非正式组织会在短时间内给他们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但是时间一长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融入大学生活,他们的思想观念、社交方式得不到进步与改善。
2.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起着整体总领性作用,营造良好文化适应氛围,为各种非正式支持提供良好基础以及引导方向。高校从思想上和行为上进行调适,思想上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首先,从教育人员进行调试,通过教师、同学等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中接触发挥作用。通过报告会、培训会、少数民族地区参观等方式提高教育人员辅助提高适应性的工作能力。其次,学校方面可为学生自发团体的成立提供方向性辅助作用,提倡高校中的各种非正式自发组织,他们以团体的形式组织各类活动,学生在这个群体中与其他学生交流互动,他们的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组织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而在这些组织中的竞选干部更能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同时,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帮助汉族学生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以彼此接触、互动的方式来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的适应;再次是组建非正式高校少数民族委员会,帮助社会重视少数民族文化。
(二)网络个体层面的调适策略
策略的调适必然要有针对对象,对象越是细致明确,相对措施会更合理、更有针对性。所以对网络个体层面的调适,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适。
1.在心理适应方面,主要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成长方面的问题。高校要摆脱以往灌输式的心理教育或辅导,建立以预防和引导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首先是建設高素质的、专业的心理人才队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评估,在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其次是提高高校整体师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理性客观对待文化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提供引导性的作用;再次是拓宽文化适应、交流的空间,利用各类自发组织、社团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广的文化交流平台;最后是对存在心理适应问题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的帮助。
2.在教育管理方面,要以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为目标。国家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水平、竞争能力以及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3.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渠道的开拓。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必然走向就业的道路,所以就业能力的培养关乎毕业后的发展状况。在大学中就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含社交、专业知识、就业技巧,社交主要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能力,主要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等培养;专业知识主要是他们自身所学专业以及各种技能的培训。
4.主流文化认同方面调适。通过问卷发现在高校中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感、国家认同感较强,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持逆反或者无所谓的态度,这与国家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来促进融合统一的策略不相符。在这一方面的调适,首先是在近些年中央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加强学校的重视度,从思想和行为上同步重视;其次是加强党组织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建设,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干部,以点带面,影响少数民族整体的组织建设;再次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历史普及教育,让少数民族学生构建多元文化观,促进其文化融合,既认同主流文化又保持其自我文化;最后是发挥新媒体作用,在信息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他们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化,通过手机、电脑等各种渠道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所以政府必须加强各类新媒体的建设,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畅军亮.文化适应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
[2]陈红艳.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心理困境及策略研究[J].教育评论,2018(3).
[3]万明钢,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J].心理学报,2004(1).
[4]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5]吴儒练,徐长山.融入与重塑: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