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振彬
摘 要:哈尔滨市拥有天然的冰雪体育资源,依托冰雪体育资源开展旅游业对哈尔滨市体育旅游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体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探讨体育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哈尔滨市体育旅游融合要以健康中国理念为指导,发挥体育旅游产品,哈尔滨市体育旅游相关部门应注重媒介力量,利用主流媒介传播哈尔滨体育旅游的向好图景,促进哈尔滨体育旅游业。提高体育旅游服务性工作,唤醒大众体育旅游参与意识,提高大众体育旅游参与度,扎实推进哈尔滨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融合。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当代哈尔滨市体育旅游融合的基础、现实状况进行研究,从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区域协作和媒体宣传等方面找出哈尔滨市体育旅游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哈尔滨市 体育旅游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c)-0164-03
体育旅游作为社会公民的一种体育休闲娱乐方式,它既是市场经济高度的一个新兴产物,又是我国产业战略形成的一个必要的表现形式。体育旅游起源于欧洲发达国家,在市场化过程中兴起了滑雪旅游业、足球业等体育旅游产业。我国体育旅游业走市场化道路稍稍晚了一些,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哈尔滨市体育旅游业得益于其资源优势特色,加之健康中国战略提出的影响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给哈尔滨市体育旅游业带来了新机遇,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本文是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对哈尔滨市体育旅游融合的基础性、现实状况进行研究,找出哈尔滨市体育旅游业过程中面临的产业融合度低、政府开发力度不足、体育旅游观念缺失、品牌建设缺失、体育旅游生态圈建设不利等诸多困境,从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区域协作和媒体宣传等方面找出哈尔滨市体育旅游融合的创新策略。
1 哈尔滨市体育旅游概况
1.1 体育旅游基础良好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季节变化非常清晰。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有着多元的文化体系。有着“冰城”、“音乐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的美誉。从以上哈尔滨市地理位置和盛誉来看,哈尔滨有着良好的体育旅游前景。哈尔滨市体育旅游总体上包括参与体验式体育旅游资源、体验观赏型体育旅游资源和参与与观赏双重性质的体育旅游资源三大类。这两种资源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夏季体育旅游资源包括湿地徒步体验式的体育旅游、呼兰湿地公园水上夏令营体验式的体育旅游。观赏型体育旅游有中央大街、索菲亚大教堂等;冬季体育旅游资源参与体验式的有帽儿山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的滑冰、滑雪、越野摩托、狗拉爬犁等。观赏型的体育旅游有冰灯、冰建筑与冰雕,世界知名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参与与观赏双重性质的体育旅游资源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赛事。
1.2 体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
哈尔滨体育旅游资源,究其形式自然资源体育旅游占据主体地位,辅以场馆资源体育旅游。自然类体育旅游资源分布较广泛,包括水陆冰雪为特征的自然体育资源,水上体育资源分为松花江水系和呼兰湿地公园,在松花江上开展的自然资源参与体验与观赏的体育旅游赛事有中俄帆船比赛、赛艇公开赛、皮划艇赛等。在呼兰湿地公园上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有水上夏令营、摩托艇等;陆上体育资源是近年来参与性最大的体育赛事资源为哈尔滨国际马拉松大赛、WIC世界杯轮滑马拉松赛、公路自行车赛等。哈尔滨市冰雪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布局较分散,城市郊区均有涉猎,城区的主要为室内体育场馆,而且是冰上项目的体育场馆比如八区体育场馆、冰球馆、哈尔滨体育学院训练场馆等。远郊的多为雪上项目的体育场地,如亚布力滑雪场、帽儿山滑雪场。近郊的多以冰上项目和冰雪体育观赏型的项目景观为主,比如中央大街的冰雕与雪雕景观、松花江上的速度滑冰、狗拉爬犁、冰雪大世界的冰滑梯、雪地摩托等,这些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均来源于哈尔滨独特的地理位置。
2 哈尔滨市体育旅游融合现状
2.1 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度低
哈尔滨市体育旅游开发力度和开发能力较弱,体育和旅游两个产业之间形成不了有效的契合和深层次的互动与合作。在体育旅游产品研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整合、体育旅游服务产业等各大方面,存在開发不利与部门衔接缺失等。体育类企业主要倾向于体育爱好者群体,开发体育赛事相关的产品、资源、服务等。旅游类企业主要挖掘精品体育赛事,开发体育赛事衍生出来的旅游产品,包括纪念品、服务品等,配套餐饮住宿购物相关服务。但是缺乏深度产品的挖掘。一言以蔽之,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处于萌芽阶段。
2.2 体育旅游品牌化建设弱化
近年来,哈尔滨市体育旅游产品开发集中于国内外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大众参与性体育旅游产品相对匮乏,而且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缺乏深度,没有形成体系化和品牌化。目前,哈尔滨市观赛类体育旅游产品主要在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赛事,还有就是冰雪赛事。表现出赛事资源较少、赛事项目单一等产品化阶段,未形成品牌化,挖掘深度不够,市场前景也不乐观。大众参与性体育旅游产品,表现出产品开发不利,产品塑造影响力较小,缺乏体育旅游品牌建设观念,自然是弱化体育旅游品牌建设。
2.3 体育旅游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政治经济学观点。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在我国的风生水起,我国居民经济收入总体上来有所提升,市民逐渐有了闲暇时间,市民旅游意识有所增强,旅游观念深入人心,但仍旧停留在观光、购物等领域,对体育旅游的功能、作用、产品以及对自身的影响等还不是很清晰。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对体育旅游未来的道路指明了路向,但大多数公民对体育旅游的意识还是处于模糊状态,导致开发者看不到体育旅游能够爆发出的能量,体育旅游持续缓慢。同时旅行社目光短浅,开发体育旅游产品低端化,导致市场变得很被动。若要改变体育旅游的市场前景,在体育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品牌开发者这个终端的头脑里形成主流意识。
2.4 体育旅游圈开发不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满眼春。哈尔滨市体育旅游这朵花虽然绽放得灿烂,但开得比较孤单,迟早要昙花一现。哈尔滨体育旅游未能与周边地市形成良好的战略合作,形成不了资源优势互补。要想百花齐放,必须与周边地市形成联动机制,联合开发体育旅游产品的种类,做精做细体育旅游产业,不可与旅游产品混为一谈,确保体育旅游这个主题大放异彩。目前,哈尔滨市未能与周边地市合作开发体育旅游及其相关产品,还属于单兵作战状态,还未开发体育旅游生态文化经济圈,制约着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哈尔滨市体育旅游创新策略
3.1 政府主导,走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之路
哈尔滨市政府应联合体育局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增强体育局与旅游局之间的合作,依靠哈尔滨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冰雪体育资源条件,挖掘哈尔滨大众体育旅游以及国内外游客实际需求,打造哈尔滨体育旅游新名片,实现旅游市场与体育资源的联动。借助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这样大赛的冬风,加快建设体育休闲旅游基地,打造体育休闲旅游乐园,加快体育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培育冰雪体育旅游名城,推动大众参与体育旅游。
3.2 企业主体,研发体育旅游产品体系
在健康中国这个时代背景下,哈尔滨市体育旅游的繁荣,仅仅依靠政府部门兴旺发达是不足的,还要依托企业主体,通过企业制定明确的体育旅游定位,积极发展观赏类、娱乐类、展演类、体验类体育旅游相关产品。把哈尔滨市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通过植根文化脉络,树立其品牌价值,开发体育旅游品牌。同时,利用哈尔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设施,积极推动哈尔滨市民体验体育旅游活动,打造适合哈尔滨市民需求的体验式体育旅游品牌。
3.3 区域协作,联合附近地市构建体育旅游圈
以哈尔滨为中心,以健康中国服务为目标,向外构建哈大齐、哈牡佳、哈黑沿线体育旅游圈,体育旅游圈协同发展,互惠互利,包容性发展,成立体育旅游协会,推动体育旅游圈的体育旅游资源互补、体育旅游市场对接等,明确每个体育旅游圈的自身特色,进行融合,实现互惠互利互补互助,体育旅游战略协同。积极争取国家级体育旅游名城和重点示范地市,以冰雪体育旅游为特色,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推动省域体育旅游系统化发展,积极申报承办各级各类顶级赛事,以体育赛事带动体育旅游业,形成体育旅游产业带,将其打造成国内外具有影响力颇负盛名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注重区域间的协同开发,亚布力滑雪场、帽儿山滑雪场的雪上运动产业为点,带动周边开发冰上项目基地,开发冰上竞技项目、冰上表演项目、冰上雕塑项目、冰上娱乐项目,雪上竞技项目、雪雕、雪地摩托等产业,同时协同开发体育旅游生产性产品和体育旅游生活性产品,促进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带动冰雪体育旅游,建设冰雪体育旅游度假村。哈牡佳体育旅游圈的开辟,以雪乡为核心点,根据雪乡自身特色,打造当地冰雪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包括冰雪体育建筑欣赏、冰雪体育民族风俗习惯、冰雪体育体驗、冰雪体育自然景观赏析等,打造周边地区符合冰雪体育旅游规律的产业链条。同时联合其他地市开发城际间马拉松赛事、森林健康游等体育旅游产品,制定体育旅游精品与特色路线,以自身特色为导向,联合打造、联合开发,实现体育旅游企业之间流动性经营,跨区域经营合作等进行协调,破除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实现互利共赢的格局,促进哈尔滨市体育旅游协同融合格局。
3.4 多措并举,强化群众性体育旅游宣传
哈尔滨体育旅游产业走融合化道路之趋势,在打造体育旅游圈宗旨基础上,促进大众体育旅游消费,增强大众体育旅游消费意识,同时承担着健康中国战略重任之推进全民健康的重责。因此,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哈尔滨市体育旅游如何整合资源进行融合是问题的关键性,采取哪些策略解决时具体的实施路径。
哈尔滨市体育旅游相关部门应注重媒介力量,利用主流媒介传播哈尔滨体育旅游的向好图景,促进哈尔滨体育旅游业。同时利用哈尔滨本土的体育明星进行哈尔滨体育旅游的传播工作,还要借助新兴自媒体的力量,借助网络直播进行哈尔滨体育旅游的推广活动。各类传播机构和个人要强化自身体育旅游传播意识,加大对大众性体育旅游活动的宣传,培育本土与外来游客体育旅游意识,利用本土体育消费意识,影响外地体育旅游消费者进行合理消费观的建立。鼓励建立体育旅游圈,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为主题的活动、打造体育旅游特色资源,做到一大独大。如在冰雪大世界开发冰雪体育展演活动,利用本土冰雪体育明星与大众体育旅游活动参与者进行互动,还可以开发竞技类体育赛事,促进哈尔滨体育旅游融合。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娱乐身心健康的一种手段,要打造差异化特色,利用区别对待原则,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育旅游项目爱好者制定分门别类的宣传路径。如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兴趣爱好的,增强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的体育旅游夏冬令营活动,对中青年开展体育旅游健身展演与培训等,通过培训带动哈尔滨市体育旅游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培育体育旅游市场。针对老年人体育旅游培养他们体育旅游意识,锻炼身体,提供体育旅游服务,打造多元化体育旅游宣传路径。
参考文献
[1] 徐金庆,高洪杰.东北地区体育旅游整合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5):35-38.
[2] 崔英波.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14(4):78-83.
[3] 吴丽云,高丹.冬奥会背景下北京市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7(7):118-121.
[4] 姜丽.对黑龙江省开发冬季体育旅游产业的思考[J].冰雪运动,2001(1):78-80.
[5] 鞠明海.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对策[J].冰雪运动,2015(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