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胜 陈国余
摘 要:采用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发掘至今仍在黎平县瑶族地区活态传承的传统体育项目。调查结果显示:九潮镇大榕村新寨、雷洞乡金城村的芦笙舞,以及顺化乡高孖村和已贡村、雷洞乡金城村、地坪乡平茶村的武术是目前黎平县保持较为完好、具有典型意义的瑶族传统体育康养资源,它在提升瑶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促进瑶族地区和谐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瑶族 黎平县 调查研究 传统体育康养资源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a)-0162-02
国家历来重视传统体育康养资源的发掘、整理与研究,这与传统体育康养资源在提高民族健康水平、促进民族团结、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中能起到的特殊作用密切相关。瑶族传统体育康养资源丰富多彩,涉及养生、健身、竞技、娱乐等诸多方面,是一笔宝贵的体育旅游资源。近年来,学界逐渐意识到瑶族传统体育康养资源的价值,并着手进行发掘、整理与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缺憾,譬如,具有民族特色鲜明的黎平县瑶族聚落是我国瑶族传统体育康养资源最为丰富、保存最好的区域之一,却长期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目前正处于迅速消亡的濒危状态。因此,对贵州黎平县瑶族传统体育康养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1 贵州黎平县瑶族传统体育康养资源的调查
贵州黎平县瑶族自称为“靶享”,当地侗族称之为“嘎尤”,汉族称之为“瑶人”,苗族称之为“丢油”。因居住区域、服饰、崇奉等不同,又有不同种别称。县内瑶族多崇奉“盘瓠”,属盘瑶。境内瑶族的来源说法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瑶族的祖先是从广东迁入广西,于明末清初又从广西的三江县辗转迁入黎平[2]。
瑶族芦笙舞主要分布在黎平县九潮镇大榕村新寨、雷洞乡金城村。其中,九潮镇大榕村新寨瑶族芦笙舞以其旋律流畅的笙声和风姿狂放的舞蹈而独具一格。值得一提的是,男人们铿锵的舞步、悦耳的脚铃、节奏欢快的芦声,再加上少女们灿烂的笑脸、轻盈的舞姿不知陶醉了多少看客、倾倒了多少贵宾。因此,新寨瑶族芦笙舞被人们誉为“中国第一瑶族芦笙舞”而名扬海内外,从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专家、游客慕名而来。
瑶族武术主要分布在顺化乡高孖村和已贡村、雷洞乡金城村、地坪乡平茶村。其中,黎平县民间最好的武术在顺化乡高孖村。一方面,高孖村瑶族武术自清朝就开始流传下来,系祖传武术。这里的瑶人一靠此自卫,二靠此维生。另一方面,高孖村是黎平县瑶族武术的源头。据当地瑶人反映高孖村邓王桥等师傅经常受聘到黎平县其他瑶族地区以及从江县、广西、湖南等地传授武术,深受武术爱好者敬佩。
2 贵州黎平县瑶族传统体育康养资源的研究
2.1 芦笙舞
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笙斗又称气箱,多用杉木、松木或梧桐木制作,以杉木最佳,外观呈纺槌形。常用的芦笙管6根,外侧开有接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头葫芦内,每簧一音。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小芦笙的管长十几公分,大芦笙长四、五m不等。低音芦笙类中,有在大竹筒内装一细竹管,发音者称为“芦笙筒”,“大地筒”約为1.8m,“小地筒”约为0.6m。
乐器主要有大芦笙、小芦笙、大地筒和小地筒等。“芦笙舞”中有两把芦笙较为特别,分别称“公凤凰”和“母凤凰”。吹响芦笙时,一般先由名为“公凤凰”的芦笙吹开头,等到这把芦笙一甩一抬,名为“母凤凰”的芦笙开始应和,其他的芦笙才相继吹响。名为“公凤凰”的芦笙即相当于乐队指挥,每次转调都随着它的转换而转换。而芦笙乐手每吹一个节奏就变化一种动作,即是说芦笙舞的动作变化是随着芦笙声音指挥而变化的。吹芦笙的乐手原为瑶家人中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圆圈最中央吹最高芦笙的是寨老,寨老及其周围吹大芦笙的乐手的身体只是简单的摆动。外圈是跳舞的男女青年,然后是吹小芦笙的青年男性,身体动作较多,而最外围的是吹地筒的丑角。
2.2 武术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黎平县的瑶族人民为了生存繁衍,反抗迫害,创造了形式多样的格斗与搏击技能,并沿袭流传至今,业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武术套路。目前,在黎平县瑶族地区流传的武术主要有六套的棍术、三套的拳术,而创编的刀术现已失传。瑶族武术的主要特点是以防守为主,攻防并用,动作简洁、干脆、刚劲、有力、实用,每套只有几个基本动作,熟练后可随机应变和发挥[3]。
棍术包含了以下12个技术动作,分别是上刀镰、单头、龙头、总头、洗手、丢棍、牛尾巴、四方打、老虎开口、四门当、山头、搅棍。这套棍术的特点是低重心、忽慢忽快、攻防转换较快,讲究以防为主、瞬间爆发、一招制敌。
拳术包括了以下12个技术动作,分别是五擒、山擒、虎擒、洗擒、头擒、蒿擒、撕擒、手擒、拉擒、尾擒、总擒、铁擒。这套拳术没有比较完整的套路动作,也没有技术动作将他们衔接起来。这套拳术的特点是,以快制动,以防为主,在防守中伺机出击,一招制敌,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快、准、狠。
3 结语
贵州瑶族传统体育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还是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形式,它深深地扎根于瑶族文化土壤中,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瑶族的文化价值。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贵州黎平县瑶族传统体育康养资源完好地保存着本初样貌,却鲜有学者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更谈不上对其本体进行深入探讨,有关它的历史渊源、生存状态、功能价值等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处于一片空白。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变迁,贵州黎平县瑶族地区的传统生活习惯、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逐步发生改变,使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加强对贵州黎平县瑶族传统体育康养资源及其保护传承研究成了摆在我们学界面前的一项非常紧迫的学术任务。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黎平县地方编纂委员会编.黎平县志下[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
[2] 杨盛中.黎平县民族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3] 柏果成.贵州瑶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