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
摘 要:2014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这是我国第一次把全民健身置于国家战略高度,充分说明我国开始对全民健身投入高度重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调查蒲城县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情况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笔者通过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数据库调查与查阅了相关文献以全面了解蒲城县居民健身现状与切实需求,进而为解决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推动蒲城县居民健身活动发展提出参考策略。
关键词:全民健身 健身活动 蒲城县 居民 法律配套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b)-0245-02
1 蒲城县居民健身的基本现状和问题
1.1 场地设施不完善
目前蒲城县的体育基础设施数量难以满足其居民的健身需求,尽管其最近几年来逐渐加强了基础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以实地考察重泉路御景华城为例:小区现有一些健身设施,如篮球场四个,很多人没有机会使用现有资源。运动场地管理问题同样亟待解决。理论与实际情况中的“公地悲剧”充分表明:由于“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体往往不会采取实际行动以实现集体或共同利益,导致在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中,自发维护公共利益的力量的严重短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守法(一种完全的外部经济)中所执行的行动并未使行动者获得私人利益。”即维护集体利益对经济人本人而言难以产生直接有效的利益联系。这种现象导致了维护公共利益的驱动力在竞争自由的群体中的匮乏现象,因而这种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义务只能落实到政府的实践行为中。
1.2 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目前蒲城县大部分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形式为自发组织的群体或个人,这种形式不具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指导,导致有些不规范的锻炼动作不仅无法让锻炼者受益,反而可能影响和损害身体健康,进一步打击人们从事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因此,要避免以上弊端就要使蒲城县体育内容由单一向丰富过渡。而对策之一就是逐渐在培养中不断提高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居民制定完善的健身周期计划以及合理的健身方式可以促使居民逐渐达到健身锻炼的目的。
1.3 《全民健身条例》操作性不足
《条例》这部综合性法规中一些较为宏观原则性的规定落实到实践操作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如《条例》第七条规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由于对具体表彰和奖励办法没有做出规定而缺乏可操作性,还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条例》第十八条提到:“对全民健身活动站点、体育倶乐部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予以鼓励。”没有解释如何鼓励健身活动的开展,因此仍需结合具体健身活动需要进一步做出明确规定。
2 促进健身活动开展的对策
2.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全民健身相关配套法律是确保《条例》有效落实的法律保障。然而当前各地的相关法律制定工作仍处于滞后状态,因而其完善和更新任务迫在眉睫。以上海市为例,其《上海市体育活动责任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上海市全民健身奖惩办法》《上海市基层社会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办法》等配套法律自颁布以来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首先各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效仿上海市,在仔细剖析《条例》的基础上早日制定地方性的《条例》配套法律以完善全民健身法律体系。其次要根据各地现实需要,针对全民健身的宣传问题和公民体质的监测等问题及时制定出解决路径及配套条例。
2.2 完善全民健身活动的立法保护
以《条例》第二十八条为例,“学校应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期间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国家对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给予鼓励。”“积极”和“鼓励”因缺乏强制性而为学校留有一定的选择余地,进而使得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缺乏监督而难以落实。而建议民办学校开放体育设施更无可操作性。开放民办学校场地的性质在《条例》中并未涉及。即如果是公益性质,场地开放期间的管理及设施养护费用、安全责任由谁来承担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是商业性质,管理主体、利润分配、收费标准又该如何确定?因此这种临时性、政策性的条例不具备强有力的执行效力,要根除这种问题只能借助明确的配套立法来完成。
2.3 培育社区体育文化
社区体育文化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与进步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蒲城县居民的健身意识与日俱增,其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现状与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之间的矛盾阻碍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进程。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到,为推进法治化进程国家将减少很多行政审批。而当前蒲城县的社区管理体制依然采用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尽管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但其局限性和缺乏实践性仍存在长期弊端。此外,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首先,学校要在体育教师及学生间培养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建设社区体育文化的意识。其次,学校要在不影响正常体育教学的前提下制定出体育场地免费向附近居民開放的时间表,进而促进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
3 结论与展望
蒲城县健身居民性别比例相对平衡,但参加健身活动的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种类较为丰富,无需设备的球类、舞蹈、跑步居多,健身设备相对贫乏。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紧缺,场地设施、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政府和体育职能部门首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并补充全民健身骨干力量,其中社区体育指导员亟待补充,以期对蒲城县居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指导。其次要修改和完善全民健身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场地设施、资金保障、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法律保障。最后要提高立法速度和质量, 构建完备的全民健身配套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 佚名. 全民健身条例[J]. 司法业务文选, 2009(10):11-13.
[2]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4(20):5-10.
[3] 杨立超,刘婷,王广亮.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2):7-12.
[4] 李国玲.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有效路径:高校资源社区共享[J].中国成人教育, 2017(4):121-123.
[5]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 詹姆斯·布坎南.自由的界限:无政府与利维坦之间[M].顾肃,译.台北:联经出版,2002.
[7] 国家体育总局. 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J].司法业务文选, 2012(13):70-75.
[8] 孟令忠,原建军,张平.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6(5):96-97.
[9] 刘俊宜. 依法行政视野下的全民健身运动——公共服务中给付行政问题的法律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 50(2):32-35.
[10] 张荣华.政府在全民健身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法律责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49(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