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保持阶段专项技术训练手段研究

2018-06-11 06:30况鳗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武术套路

况鳗玲

摘 要:采用文献综述法和二次分析法,结合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及相关资料,对高水平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王晓娜在竞技保持阶段的专项技能训练手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女子武术运动员在竞技保持阶段的专项技能训练手段特点,为其他高水平运动员提高有效的参考资料。结果表明:运用动静结合方式使机体适应动作疲劳,可以有效提高动作稳定性。拉大步伐可以有效弥补体能下降导致演练节奏不分明的短板。运用爆发性动作定式编排可以掩盖链接动作中由于机体疲劳导致耐力不足,使节奏鲜明。运用50m跑练习,结合手上动作,有效提高器械演练过程手脚协调和动作速度水平。

关键词:武术套路 竞技保持階段 训练手段 训练负荷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b)-0025-02

武术套路动作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目前我国竞技武术套路快速发展,训练手段也在不断革新。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属于无氧运动,其套路对步法、身法,速度及力度的要求严格,自选单人套路整体要求在1min20s~1min30s之间,整套分为四段包含其平衡动作,难度动作,和竞技基本动作。整套动作身体上下起伏相对较大,对下肢及腰部的要求极其苛刻。对于教练员来说,培养一名优秀的武术运动员需要大量有效的科学训练。然在达到最佳竞技阶段随着身体机能的自然衰退,身体所能承受的负荷与训练量也随之下降,竞技能力无法有理想性的突破,心里产生疲劳,对参加竞技比赛、创造优异成绩的激情下降,甚至产生冷漠感,大部分运动员选择退役。在这一阶段,要合理安排相应的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延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消退,并力求获得局部提高。王晓娜在其《延长优秀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最佳竞技阶段体能训练——以王晓娜体能训练为例》中对王晓娜竞技保持阶段的训练方法进行了阐述,本文结合运动训练学理论基础对于其中多个训练手段本文将深入挖掘分析。王晓娜在《保持优秀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最佳竞技水平训练研究》对自身各个阶段的训练负荷方法进行了阐述,本文对起其保持阶段的负重半蹲跳练习手段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竞技保持阶段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1 武术套路专项技术结构

武术套路结构分为单个动作结构,组合动作结构和难度动作结构。武术套路单个动作结构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单一的步型、平衡、跳跃翻腾、腿法骨架不是完整的武术动作结构,单个动作结构是多项结构,具有多变性。组合动作结构较为复杂,是多个不同类型的单个动作的动静、起落、快慢、轻重、高低、刚柔等的矛盾变化规律。难度动作结构为,主体动作结构随着准备阶段、结束阶段的动作难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准备阶段、结束阶段动作难度的降低而降低。

2 武术套路竞技保持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武术竞技保持阶段的运动员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自然下降趋势,其目标是在保持原有的技术水平上稳定比赛成绩。其主要训练任务是调整身体状态,保持现有技术水平,注重动作细节的雕刻,加强整套动作演练的整体节奏和美感。

3 在技术动作稳定性的练习上动力性与静力性相结合

王晓娜在延长最佳竞技状态中提出将动力性训练与静力性训练结合的练习要求。以发展躯干腹直肌力量,在每组练习结束后,迅速找到上起过程中,肌肉处于最疲劳角度,并保持静止不动10~15s。因为在竞技保持阶段许多选手会因为力量耐力不足使演练水平下降,这种练习有效的刺激疲劳的肌肉,使肌肉得到一定的稳定性锻炼,在其多次练习后,肌肉适应这种刺激使其在以后套路演练过程机体不会感到太过疲劳。

4 在技术动作衔接练习上采用爆发性动作定式

王晓娜利用这种练习方式在后期编排,动作快速链接过程中,瞬间做出一个爆发力较强的停顿动作,凸显她演练节奏的同时掩盖力量偏小导致的不够勇猛的短板。通过有效地根据专项技术特点发展肌肉平稳与专项动作相结合练习,有效地促进在套路演练中肌肉的控制能力,提高机体稳定性,可有效地针对力量不住做出套路的改进。我们可以根据其训练特点有意识的运用到自身的练习中,例如:长拳组合砸拳接虚步亮掌组合快速练习之后,其组合动作在虚步时肌肉处于最疲劳也是最不稳定状态,在动态练习之后迅速将组合动作中的虚步动作保持静止10s左右,可以有效地刺激机体适应其疲劳状态使其在演练过程中达到稳定状态。在套路编排中可以因为力量的不足在一个可以在链接动作中加一个爆发性的定式动作来掩盖其短板。

5 在耐力专项技术练习上拉开步伐练习

王晓娜在其专项保持阶段提出但身体出现疲劳时要尽量吧步伐拉开,因为在完成整套动作的最后一段时,如果因肌肉疲劳出现动作减缓脚下步伐移动速度慢或上步歩距减小的现象会在比赛中使裁判认为由于体力不足而导致节奏不分明。在竞技保持阶段运动员体能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下降,特别是在武术套路演练第四段,运动员多数都处于体能耗竭状态,王晓娜这种拉大套路步伐在第四段有效地掩盖了体能下降的特点,使整体节奏分明,为比赛取得良好的成绩提供了一种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田径中的大步跑来辅助练习拉大步伐,运用大步摆臂跑,练习大步伐与手的配合,有效地加大步伐使动作流畅稳定。

6 在技术动作速度素质练习上采用50m跑

王晓娜所采用重复训练来提高及巩固移动速度。50m跑,要求强调主动摆臂,是配合她刀术和棍术演练时,左手不能处于停止状态,要随着右手器械演练不停的合理摆动这一状态提出。其目的在于步频提高的同时,摆臂也会随之提高。反之摆臂速度加快也会促使步频速率提升。在武术训练中大多数教练员都会要求运动员重复大量的组合或者小套,教练会在旁边给予一定的节奏提示,要求不断地加快速度。大部分运动员自身也会自己配合动作快慢自己给自己一定的节奏。王晓娜所采用的是田径训练中的跑歩形式,结合自身刀术特点练习。因为在竞技保持阶段生理机能的下降,相应的身体速度也会有所下降,练习歩频与手的速度,使其在套路衔接小动作时大量小碎步动作和快速刺刀的动作得到有效的协调和提高。此训练方法在最佳竞技阶段同样适用。

7 在发展下肢习上用负重跳蹲马步练习

王晓娜竞技保持阶段在竞赛期体能训练中通过负重全蹲,负重半蹲起以及负重半蹲跳和负重跳蹲马步相循环练习来保持腿部肌肉力量,其中负重跳蹲马步在动作结构上与技术动作的要求相吻合。在竞技保持阶段更加注重控制能力的训练,武术套路对下肢力量要求苛刻,特别是下肢的控制能力。采用负重跳蹲马步练习让腿部跳落半蹲瞬间止步,有效地加强腿部控制力量,有助于对难度动作落地稳定性。

8 结语

竞技保持阶段由于身体机能随着年龄自然下降,其训练任务主要注重技术的雕刻和稳定,加强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技术动作练习中可以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使机体适应动作疲劳,加强动作的稳定性力量,以及体能下降动作衔接不够而采取的爆发性定式动作练习。在耐力专项技术动作练习上拉大第四段步伐练习可有效地弥补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在武术后半段或者最后一段体力跟不上导致整套武术演练节奏不分明的短板。在速度练习中可以采用快速跑动的方法使其器械动作有效地配合步伐,使其在整套动作演练中手脚协调配合,有效地提高身体与器械的协调性。在发展力量练习中可以结合技术动作有科学性的发展力量,提高机体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 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3] 徐香梅.竞技武术套路的动作结构特点[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2):47-49.

[4] 王晓娜.延长优秀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最佳竞技阶段体 能训练——以王晓娜体能训练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5):114-118,131.

[5] 王晓娜.保持优秀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最佳竞技水平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武术套路
武术套路新规则对训练的影响研究
平衡训练对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完成影响研究
浅谈武术套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竞艺语境中武术套路的现代意蕴
论协调能力在武术套路中的作用与培养
NBA赛事与中国武术套路赛事的差异
武术套路之动作节奏训练法
浅谈计算机技术对武术套路学习与推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