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少文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146-01
阳光体育运动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共同决定于4月29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的一项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活动。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简称阳光体育运动。[1]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即保证阳光体育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方法,简单说就是制度化的方法,从湖北高职院校的现状出发,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分为三个方面,即建立制度体系、保障实施环境和加强监督与激励。其中,制度体系是核心,实施环境是必要条件,监督与激励是长效运行的动力和对成果的检验。
一、建立制度体系
目前,对于高职阳光体育运动的部分,国家有关部门没有针对性的制度和纲领,高职阳光体育运动不同于中小学生和普通本科院校,相关制度和纲领的建立需要体育管理部门和相关教育部门根据各自的权责和工作性质,结合湖北高职院校的现状,全面统筹。
(一)加强阳光体育运动制度化的原则
首先,深化对制度功能的认识,不断加大推进工作制度化的力度。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建立湖北高职阳光体育运动相关制度是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核心。其次,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制度应全面统筹、具体可行、结合实际,科学可持续发展。最后,对制度进行动态管理,不断完善和提高制度本身的质量。
(二)湖北高职阳光体育运动制度应包括的内容
实施纲领:“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
领导班子:体育管理和教育部门设立专门工作小组,各高职院校设立专门对接和实施的领导小组和负责教师以及学生骨干。
经费预算:有固定经费预算用于组织活动,场地器材的购置维修,相关负责人的劳务报酬等。
阳光体育运动包括的具体内容:体育课堂,各体育协会活动,学校有组织的日常训练和大学生体育比赛,学生自主自发的锻炼行为。将阳光体育运动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的各种形式总结研究。
建立具体内容的具体纲领和操作方案:如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和锻炼手段;联合校团委,对各体育协会的管理和日常工作予以指导和支持,提出具体办法。
二、保障实施环境
(一)发挥政府行政主导作用
对湖北省高职院校来说,各院校上课时间,休息日以及专业性质不同,学生相比于中小学生也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和自主的时间,根据湖北高职院校的特点,各高校可分别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工作。在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方面应建立常设机构,传达、贯彻和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体育工作任务;协调指导各院系、部、团委、学工部等部门开展群体活动等[2]。
(二)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
教育指导分为体育课堂、学校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和学生自发参与的活动。在体育课堂中,使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锻炼方法,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包括学校组织的体育节和各区、市、省举办的各类比赛,学校在训练和参赛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体育骨干;学生自发参与的体育活动包括学生体育社团和课下的体育活动,学校要充分重视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和功能,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支持、管理和指导,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三)场地器材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等学校生均室外场地设施面积为4.7平方米,生均室内场地设施面积为0.3平方米。大多数学校均面积未达到要求,学校要加速新型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场地的设计应本着“场地利用高效化,项目设计人性化”的原则,向综合性、多功能性、实用性、安全性、非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四)建立阳光体育活动文化
通过多种形式,如媒体、学校宣传部门、校园网络等倡导阳光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监督和评价体系的建立
阳光体育运动监督机制是保障阳光体育运动正常开展,监督其运行机制的手段和方法。阳光体育运动监督機制包括三个环节:(1)政府纳入业绩评价和考核体系;(2)政府对学校教育实行体育绩效评价和监测机制;(3)学校管理组织对学校内部负责阳光体育各部门的监测;这三个环节流程上要具体落实到责任人,并奖罚分明,用规范化的制度来约束,在操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改进,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督导。
四、结论与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湖北高职阳光体育活动的相关制度和纲领,使湖北高职阳光体育运动“有法可依”,确立每一层级的阳光体育运动的负责部门和负责人,划拨相关经费,规定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建立不同内容的实施方案和细则,促进湖北高职体育活动科学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制度的实施环境
发挥政府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发挥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保障场地器材,形成阳光体育活动的文化氛围,使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常态化、合理化、可持续化。
(三)监督和评价机制
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监督机制,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长期沿着既定方针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邹声文.“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7-04-30.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林顺治.社会学视野下的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4):32-35.◎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