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萍
[摘
要]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需要改变,以案例的形式研究现代信息化教学中“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设计,以错账更正中的“红字更正法”为案例进行研究,具体阐述课堂中引用“微课”的教学过程。对“微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设计进行具体运用,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微课;错账更正;教学过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02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21世纪已进入知识化经济时代。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生活和学习早已离不开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各项服务。要以信息化技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变革,创新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育思维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以此来提高职校的教育效益。在此背景下,以信息化手段推动高职校基础会计课程变革值得探究。
将教学环节辅以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资源,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就是信息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获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锻炼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它克服了传统教学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绪畅游在信息技术构建的知识环境中。
一、課程简介
“错账更正”教学选自高职高专财经类核心课程基础会计。教材选用苏州大学出版社郑在柏主编的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精品课程系列教材。基础会计课程是五年制高职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点包含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垫脚石”,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一)本课程根据会计循环过程分为五步骤:取得与填制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设置与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以其会计循环为基础,课程共设计11个章节37个学习任务。本课教学“错账更正”是第三章节“设置与登记会计账簿”中的任务三,是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
(二)基础会计课程配备有两套教学系统,一是“手工操作系统”,二是“网中网操作系统”。我校用纸质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账页作为“手工操作系统”;运用“网中网”上机财务软件作为“财务软件操作系统”。本节课教学“错账更正”包含手工操作,同时利用“网中网”财务软件进行上机操作,对课堂学习进行巩固。
二、学情分析
基础会计课程面向的授课对象是高职一年级学生。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第一次接触专业课知识,好奇心强,喜欢网络世界,但是又自律性不足,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因此,课堂上既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职业人意识。
三、教学设计
以情景创设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课堂总结。
(一)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错账更正”中的红字更正法,结合三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首先,采用案例教学法,使用案例导入新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案例贯穿整个课堂,前后呼应;其次,使用信息化教学,用职场“菜鸟”小林熟悉错账更正的过程来讲解“错账更正”中红字更正法的具体更正过程,以手工账和“网中网”财务软件来辅助教学;最后,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任务为主线驱动学生的学习,有效地实施了任务驱动法。
(二)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使用PPT、微课、手机APP、“网中网财务软件”等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为:引入教学案例、知识讲解、微课讲解更正步骤、动手改错“学中做、做中学”。
课程导入的案例既要符合生活实际,又要使学生易于接受。在设计案例的时候,既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能看出问题所在,又要将重难点包含在其中。本课例通过江苏ZH有限公司的经济业务,贯穿课堂讲解,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案例引入
(1)江苏ZH公司经济业务
①ZH公司生产车间生产产品直接耗用材料一批,价值10 000元。该企业编制如下记账凭证:
(2)抛出问题
能根据这两张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吗?让学生讨论,请学生指出明显错误之处,图1所示:12月21日领用原材料,会计科目借方应是“生产成本”而不是“制造费用”;图2所示:12月25日支付广告费的金额为10 000元,而图2中所示为100 000元,导致实际金额多支出了90 000元。
2.该怎么做
采用任务驱动法,利用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将学生带入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错账更正的概念和红字更正法的适用范围。
3.观看微视频
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观看视频“错账更正——红字更正法”的更正过程。所选视频模拟新入职“职场菜鸟”小林更改错账的过程,学生走上社会后,从最基础的做起,用视频将学生带入情境,在观看视频时将具体的更正过程牢记在心。观看完微课片段后,教师结合前面案例剖出的问题进行解析,知识点包含了“错账更正——红字更正法”的两个重难点。
难点一:对借、贷方使用会计科目错误或借贷方方向错误,且记账凭证与账簿金额一致的错误凭证,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凭证以表示冲销,并据此用红字登记入账(“摘要”栏需注明“冲销×年×月×日×号凭证”);然后,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摘要”栏需注“更正×年×月×日×号凭证”),据以登记入账。
难点二:对借、贷方会计科目使用正确,但是所记金额大于实际金额的记账凭证,编制一张与原借、贷方相同的会计科目,红字填写所记金额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需注明“冲销×年×月×日×号多记金额”),然后登记入账,以便将多记金额冲销。
4.怎么更正
这两张记账凭证怎么改。利用引导案例ZH公司12月的经济业务,结合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动手更正记账凭证,并更正相应的账簿,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并在“网中网”实训平台进行电算化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可以对所学知识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四)课堂小结
1.错账更正——红字更正法(一)
(1)适用范围:记账凭证借、贷方会计科目使用错误或记账方向有误,且账簿与记账凭证的金额一致。
(2)更正过程: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凭证以表示冲销,并据此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銷原有错账(“摘要”栏需注明“冲销×年×月×日×号凭证”);然后,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摘要”栏需注明“更正×年×月×日×号凭证”),据以登记入账。
2.错账更正——红字更正法(二)
(1)适用范围:借、贷方会计科目使用正确,但是所记金额大于实际金额,并据此登记账簿的错误凭证。
(2)更正过程:编制一张与原借、贷方相同的会计科目,红字填写所记金额的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需注明“冲销×年×月×日×号多记金额”),然后登记入账,以将多记金额冲销。
(五)课后巩固
1.知识巩固
本课例利用PPT、微视频等信息化手段辅助课堂教学。课后将相关的课件、微课视频上传至班级QQ群和教学平台,以便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巩固。同时,推荐学生下载“学习通”APP,进行课后复习巩固,上传课件与微课视频资源至平台,学生可通过手机APP下载平台中的学习资源,克服教学空间、时间的限制,有效进行实时互动,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答疑。
2.课后作业
完成手机APP“学习通”关于错账更正——红字更正法相关记账凭证与账簿的额更正,完成后在规定时间上传完成情况,教师可在教学平台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监督。
四、信息化教学总结
本课教学采用的信息化手段辅助课堂教学,结合PPT课件、视频、微课、教学平台、手机APP实现信息化教学,为学生日后的会计证书纸化考试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学校配备有会计手工和“网中网”实训室,同时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辅助,拓展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娜娜.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当代会计,2017(1).
[2]郑普.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究:以“现金支票的填写”为例[J].广西教育,2017(1).
[3]王盛.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J].财会月刊,2012(6).◎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