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书艳
[摘
要] 目的: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把我国某个医学院校临床专业的120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其中第一组的学生采取LBL教学模式,对第二组的学生采取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之后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通过相关的考核可以知道,第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明显比第一组好。结论: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眼科专业学生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值得临床推广。
[关
键
词] 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模式;眼科;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222-01
眼科是专业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专科性、操作性强,各种眼病的临床表现变化较多,但是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较短,所学的内容较为单一,其传统教学模式(LBL)主要是以授课为基础进行的,与实际的结合较少,这就导致教学质量以及所取得的效果较差。最近几年,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对医学教育的模式也有了新的尝试和改变,现在国际上提倡了一种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基础,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是教学中引导的角色。这种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把它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LBL具有信息量大、易于掌握、系统性强、进展快等特点。本文对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把我国某个医学院校临床专业的120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其中,有男性74人,女性46人,他们的年龄在23岁到28岁之间,学历都是本科及以上。
(二)方法
把120位临床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其中第一组的学生采取LBL的传统教学模式,对第二组的学生采取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教学前的准备:学校成立专门的教学小组,把讨论的病例进行分类,比如红眼病为一例、眼睛看不见为一例等。总共分为7个学习单元,每个单元进行4个小时的病例讨论,每个星期学习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学习完成之后最少要5天之后再进行下一个单元的学习[1]。
教学流程:在上课前老师提出要讨论的病例,由学生轮流报告病例,从已有的资料中获取病例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病例进行诊断,之后学生通过相关途径进行学习,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自己尝试解决的办法[2]。课堂上,学生把自学的情况向老师反映,老师要进行一定的思维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之后根据相关内容结合临床实际引导学生实践。
(三)统计学分析方法
此次调查使用的是SPSS11.5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二、结果
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理论考核,考核采取闭卷考试,考试的实体是眼科相关的知识,其中基础知识占65%,综合分析占35%。还要對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以问卷的形式完成。通过对两组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可以知道,第二组的成绩明显好于第一组,而且老师对学生的评估中第二组的表现也比第一组好,表1为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表2为老师对两组学生的评价成绩。
三、讨论
PBL与LBL的教学模式各有优点和缺点,LBL注重知识的教授,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有较高要求,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较差。PBL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思维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较强,但是也存在相应的不足,比如耗时较大、教学的难度与深度不好把控等。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在眼科教学中使用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模式能够强化学生在临床实际中动手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解决了两种教学的不足,融合了两种教学的优势,对眼科教学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发现,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目前这种模式的教学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模式还在不断探索中,这种模式的教学效果比传统模式好,可以在实际中推广实施。
综上所述,PBL虽然在教学中具有很多优势,但全面推广PBL教学还有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目前PBL教学还不能完全替代LBL教学,因此,PBL教学与LBL教学相结合,还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张洁,段宣初,贾松柏.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7(11):1035-1037.
[2]陶蕾.PBL与LBL结合教学在眼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对比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9):58-59.◎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