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中职课程教学中的培育路径初探

2018-06-11 11:15吴依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1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教学方式

吴依丹

[摘 要] 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工匠精神,其精神核心是精益求精,将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做到极致。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从明确课程定位、优化教学方式、完善课程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析课程教学融合工匠精神的必要性,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利于中职人才的培养。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中职;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133-01

中职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课程教学之中,是目前急需探讨的议题。只有教师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上进行课程教学路径初探,提出可在日常教学中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希望以此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时代工匠。

一、工匠精神与课程教育的关系

(一)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们对其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极致追求。它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表现出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其核心特质是对产品品质的追求,以期打造行业精品。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并没有特定的需要打磨的实物产品,但是工匠精神的理念却可以在人才培养中使用,以工匠精神进行教学方式优化,展现爱岗敬业的职业热情、兢兢业业的职业操守、精益求精的职业行为以及对教育事业不断探索的职业状态。

(二)工匠精神与中职课程教学的关系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院校课程教学要注重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明确教学目的是为企业行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一方面体现在对课程设置的推敲,关注学生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是言传身教中引导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总而言之,在中职院校教学中要将专业知识和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工匠精神的现实需要

职业院校普遍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往往忽视对其职业精神,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育。大多中职学生基础文化知识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因此更需要教师队伍主动对接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以工匠精神进行课堂形式推敲,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或进行学业深造。同时,在课堂内容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课程以模块进行任务设计,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间,再加以重难点讲解总结,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识记学习。

三、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一)明确课程定位

在职业人才培育过程中,既要注重文化课程教育保证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更要把握职业特点进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将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紧密联系,了解行业对专业培养的需求,掌握学校办学特色,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准,明确学生毕业要求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的目标。每学年进行分阶段目标设定,把握专业课和实践课的结合,先修课和后修课的渐进,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匹配。

(二)优化教学方式

从教学准备来说,其一,教材选定。同样的课程教材种类、侧重多种多样,只有对学生层次和学校特色加以统筹,才能够筛选出符合课堂实际的教学资料。其二,课表编排。注意课外时间的合理分布,同一门课的两次上课时间的合理间隔等。其三,通过集体备课和讨论,编制好各阶段的教学大纲,使教学“有纲可依”,方便代课老师把握课程进度和重难点。其四,教研室明确每个教师所带班级课程的期末学习成果(校外专业比赛获奖、结课作业展评、专利发明等),以承诺书方式倒推教学质量,适当制造“焦虑感”,刺激教学团队探究教学方式。

从课堂环节来说,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适应的课堂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吃透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充分准备。对学生来说,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有利于对课堂内容的充分了解,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探索学习能力,逐步增强职业专业能力。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知识学习体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课前明确任务安排,课中跟进任务辅之讲授,课后相关实践练习三位一体,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完善课程考评体系

目前院校期末考试基本是以笔试方式进行,对学生的全面掌握课程内容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检测效果。完善课程考评体系,实现“因课制宜”,语言类课程以听、说、读、写模块分组,分比例合计百分数;计算机课程以结课大作业形式考查;实践类课程以实习实训情况进行考查。对参加校级、省市级、国家级专业类比赛获奖学生进行学分奖励。

以工匠精神进行中职学校人才培育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学校氛围、课程改革、以赛促教等方法进行教学方式优化,教师要有意识地以工匠精神进行自我教学的反思,以端正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课程任务和课外活动设置,掌握专业技能知识,进行职业素养的内化,为成为精益求精的能工巧匠奠定职业素质基础。

參考文献:

[1]马剑.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英语教学[J].职业,2018(4).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学校课程计划编制实践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编辑 武慧慧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教学方式
90后大工匠
周克耀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光影视界
精益求精,收获蓝天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致敬!老工匠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