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飞
[摘 要] 2015年“双一流”战略实施以来,“双一流”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焦点话题,地方本科院校要抓住这个机遇,迎接挑战。就传统的历史学科而言,要正视现实,认清形势,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目标。要摸清家底,根植学校所有学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当然,地方本科院校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将学科建设目标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找到自己的动力源泉,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关 键 词] “双一流”;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历史学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034-03
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我国高校改革推上一个新的快车道,对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新阶段。“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下称“双一流”),是继“985工程”“211工程”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全国42所高校入选双一流高校,其中陕西8所高校入选,涵盖17个学科。陕西省也相应地创建省级一流专业,确定520个本科专业,其中咸阳师范学院7个本科专业入选(1个建设专业,6个培育专业),历史专业连学校都没有被选中。面对这样的机遇,如何在新一轮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不仅是部属院校、重点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地方院校面对的选择。地方院校何去何从,何做何为?地方院校的传统学科何去何从,何做何为?是地方院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现实课题。
一、“双一流”语境下地方本科院校學科建设学术研究动态
“双一流”战略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备受国人关注。三年多来,“双一流”建设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高等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词。梳理学术研究动态,便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其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双一流”是新的学术研究焦点
2015年8月,通过“双一流”方案,11月正式颁发。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结果,2015年底短短一个月时间,有14篇文章以此为关键词展开学术研究。2016年达158篇,2017年为161篇,2018年截至5月份已达32篇。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高校学者和教育管理者关注这个话题。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研究持续升温
中国学术期刊网以“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为主题,每年学术研究文章数量呈明显阶梯上升趋势。2004年之前100篇之内,2005年上升为129篇,2007年突破200关口,为210篇之多;2010年为305篇,进入300时代;2015年高达378篇,持续不减。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而且越来越关注,持续升温。
最后,以“双一流”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双词为主题的文章相对少多了,34篇文章,看来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话语较少。主要涉及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建设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高校发展的对策、区域创新能力、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如林良泉的《“双一流”战略视野下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高校后勤研究》2016.4)、高岩的《“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隐患及消除》(《延安大学学报》2016.5)等。
从以上学术动态来看,在“双一流”背景下,研究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将是开拓性的研究话题。借“双一流”之东风,依托古都咸阳地域优势,发挥历史专业学科积淀,探索地方高校传统学科建设之道。
二、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考扩招,出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向,对地方高校而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生源危机;重专业设置,轻学科建设;所设置专业缺乏特色,导致“千校一面”现象,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咸阳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学校名牌专业,其中历史地理学为学校唯一的陕西省普通高校重点学科,设有陕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关中陵寝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史为校级重点学科,主办中国秦汉史学会会刊《秦汉研究》。这样的一个专业,2015年在学校学科整合过程中被边缘化,独立的历史文化学院被撤销,历史学专业并入地理专业。招生规模由原来的每届100人降低为每届60人,地方本科院校传统学科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面临的机遇
国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强调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这为我校全面深化改革,助力追赶超越,加快发展,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和陕西省教育厅联合发布《陕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陕教位〔2015〕9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等文件,提出实施“双一流”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加强高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服务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为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动转型发展,主动融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施“一流学院、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陕西省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到2020年建成高等教育强省,是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在高校实施“四个一流”建设计划,发布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一系列政策、计划,提出了加快非省会城市高等学校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非省会城市高校予以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这些政策的发布和实施为我校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学校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作为“西咸新区”“关中—天水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的域内高校,我校在提高生源質量,吸引高层次人才,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开拓和推进创业培训、毕业生就业、职业技能开发,提升学校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陕西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常态,政府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提升综合发展优势,迫切需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专门人才,需要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和科技创新成果支持,这为我校加快转型发展,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带来了新机遇。
(二)面临的挑战
1.外部挑战:高校之间竞争激烈。陕西省是高等教育大省,高校数量多,学科点多且布局集中,高校之间人才以及教学、科研成果的竞争十分激烈。我校学科优势和特色不明显,学科和学术影响力较弱,高层次领军人才短缺,标志性成果少,要提高学科建设层次,提升科研水平,实现转型发展,要在众多高校尤其是与同类院校竞争中脱颖而出,获批硕士研究生培养学科点,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有着较大压力和困难。
转型发展形势严峻。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高校转型发展更加迫切。陕西省发布《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2014—2020年)》,省内多所同类院校抢先加入了转型试点单位。我校要在“十三五”期间加快步伐,实现层次提升、向应用型转型,任务艰巨。
生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师范类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生源的不断减少和国际合作交流的扩大,生源向高等教育优势资源聚集现象明显,国内外高校间生源竞争加剧;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对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多,非师范类毕业生大量进入教育系统就业,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加大,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2.内部挑战: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观念相对滞后。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观念还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师资队伍建设尚不能适应和满足学校发展要求。师资队伍中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整体结构需要优化,学历层次、专业水平需要提升。“双师双能型”师资缺乏,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团队、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均有待加强。
专业优化调整、建设发展任务艰巨。面对转型发展,我校在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在改造传统专业、培育应用型新专业,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来设置新专业的机制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特色专业、应用型专业、优势专业、一流专业等方面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
学科层次提升和科研能力提高困难多、压力大。学校整体科研水平不高,学科优势不明显,办学特色不突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强。
办学经费不足,办学基本条件存在差距。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还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经费不足,来源渠道少,学校自筹资金能力弱,需要在创新支持方式,探索政府、学校和社会资本合作,吸引、筹措社会资金等方面积极争取、多措并举,以满足和支撑学校快速发展需要。
三、“双一流”语境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对策
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上分析。在整体办学实力不强,短时间内建设一流大学并不现实。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努力在一流学科上实现突破,旗帜鲜明地发展本校的特色学科,是明智之举。就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而言,同质化严重,必须把地方的区位特色、独特的资源环境、独有的地域文化转化为学科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转化为构建一流学科和科研体系的有力支撑。就咸阳师范学院历史学科建设而言,借“双一流”之东风,依托古都咸阳地域优势,发扬历史专业学科积淀,探索历史学学科的特色建设,摸索一条地方高校的特色学科建设道路,带动咸阳师范学院学科建设。
(一)正视现实,明确学科目标
地方高校在“双一流”语境下,当务之急是认清形势,正视现实,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层次。坚持“扶优、扶特、扶需”。加强学科考核评估管理,优化学科结构布局。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探索以“标志性成果+重大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估方法,建立目标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围绕优势特色学科,整合学科资源,打破学科壁垒,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构建相互协作支撑的学科群。加强应用交叉学科建设,推进联合培养工作。积极培育发展应用学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加强专业硕士点学科建设。扎实推进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的申报工作,鼓励二级学院加强与其他高校合作交流,逐步扩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规模。
咸阳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把咸阳师范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形成师范类专业优势明显,非师范类专业特色突出,专业布局合理,学科相互支撑的,在同类院校领先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专业群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学科结构和资源配置,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学科建设,形成以特色优势学科为主干,其他相关学科为支撑,主干学科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部分优势特色学科方向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围绕优势学科建设,重点凝聚和培育20个特色研究方向。获批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2~3个,争取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成2~3个专业硕士点。
(二)摸清家底,根植学科优势
学科建设是大学办学的基础,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高水平学科对学校起着基础与引领作用。地方高校整体办学实力不强,短时间内建设一流大学并不现实,应摸清家底,根植学科优势,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努力在建设一流学科上实现突破,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根植于古都咸阳这一深厚的土壤,秦帝都故地,汉唐京畿之所,汉唐帝陵密布,丝绸之路第一站。历史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学校名牌专业,其中历史地理学为学校唯一的省级普通高校重点学科,设有陕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关中陵寝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史为校级重点学科,主办中国秦汉史学会会刊《秦汉研究》。咸阳地方史的研究在中国古代史特别是秦汉史的研究、历史文献挖掘与整理、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史实是中国史研究的一大特色。历史学专业在省内同类院校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将历史地理学遴选为优势特色学科,每年50万元学科建设力度,力争使这一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各项建设指标达到或超过硕士学位授权点要求,实现优势特色学科率先突破。
(三)扎根地方,服务社会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责无旁贷。地方高校也只有扎根地方,将学科建设目标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找到自己的动力源泉。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咸阳师范学院历史学科以整理和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己任,努力打造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团队,在关中古代陵寝、地方城市史、地方社会史等方面,不仅丰富了区域史研究,而且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系统的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能够使决策部门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历史与现状,并据此制订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对凝练地方文化特色和增强文化认同感有重要作用。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为历史专业提供对外交流的渠道,增强历史专业的区域影響力和知名度,为学生实习和就业创造条件。
“双一流”战略将主导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要抓住这个机遇,迎接挑战。要正视现实,认清形势,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目标。要摸清家底,根植学校所有学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当然,地方本科院校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将学科建设目标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找到自己的动力源泉,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易金生.“双一流”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