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管理风险因素及防范研究

2018-06-11 11:55周宪群黄春玲陈艺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5期
关键词:风险因素

周宪群 黄春玲 陈艺

[摘要] 风险管理是对经济损失风险发现、评价并寻求解决对策的管理科学,医院通过运用和学习相关知识可以对医疗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识别、处理潜在问题,从而有组织地将危险因素减少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产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与护理工作直接相关,产妇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日渐增高。

[关键词] 产科护理管理;风险因素;防范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2(b)-0029-02

产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特点是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兒病情变化快,孕产妇及家庭要求高,助产士与产妇单独相处时间长。因此相对于医院其他科室,产科的高危因素比较多,工作繁杂,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也事实存在。由于管理环节多,护理环节过程中有许多隐性风险存在,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正确处理,产妇和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容易受到危害,进而引发医疗纠纷。该文通过对产科护理管理风险中的因素及防范措施展开分析探究。

1 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 产妇自身因素

产妇在临产前机体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再加上产妇对专业医学知识了解不足,很容易引发自身恐慌、紧张等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到护理依从性,忽略护理人员告知的注意事项和提出的建议,甚至出现擅自离开医院等不安全行为,致使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面临威胁,将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1]。

1.2 护理人员因素

1.2.1 护患沟通不到位 部分护理人员只对工作的完成进度注重,与产妇沟通交流时对其心理感受未注重同理心,没有足够的耐心对孕产妇进行评估;对孕产妇及家属的疑问进行解答时语气生硬,缺乏恰当的沟通技巧,造成护患之间交流冲突。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对产妇分娩时的焦虑、疼痛、紧张等不良情绪给予人文关怀和疏导,没有及时对产妇进行分娩知识教育,没有及时告知配合事项,再加上某些产妇及家庭对分娩的危险性没有充分认识,一旦有任何突发事件在分娩及手术中出现,无法接受而产生医疗纠纷。

1.2.2 助产士年龄两极分化 由于助产士教育机制的脱节,助产士的平均年龄比较高,近年来充实助产队伍的年轻护士未经过助产理论知识系统培训,临床工作经验不足,缺乏预见产程风险的临床思维能力,对于异常产程、产妇病情变化、新生儿的临床病症等不能及时察觉,延误治疗抢救时机。

1.2.3 助产技术不熟练 在助产过程中,产程观察不严密、保护会阴方法不当、产妇不配合等可致产妇会阴III度裂伤;助产技术不熟练或违反操作规程会增加新生儿产伤发生的可能性;不规范的人工破膜术或催产素引产可增加产妇出现羊水栓塞的几率。发生产后出血时没有及时、妥当的处理,均会使医疗纠纷发生。

1.2.4 应急能力不强 产科护理人员整体处理突发紧急事件的能力不强,未熟练掌握新技术和设备,抢救应急及配合能力不足;护士和医生的比例不平衡,长时间重复的夜班工作会使护士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起伏大,使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受到不良影响。

1.2.5 切口感染 会阴消毒不严格会导致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引发感染。同时女性内生殖器又与会阴、阴道相连,会阴感染会使导致宫腔感染,为产妇带来极大的生理心理痛苦。

1.2.6 用药错误 用药过程中、抢救患者时如护理人员三查七对不严格,不按医嘱用药,未及时发现错误医嘱等导致的用药错误,会使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受到直接威胁;护理人员没有掌握各类药物的禁忌证和适应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不能时刻关注,均会造成用药不当带来的不良后果。

1.2.7 责任心不强 部分护理人员抱着侥幸心理将护理步骤私自减少,造成医疗纠纷和护理安全问题,如产程观察不到位导致产妇在待产室分娩;对患者既往过敏史了解不清楚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没有按规定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导致交叉感染出现;对卧床患者没有定期翻身导致发生压疮等护理风险[2]。

1.3 护理记录风险

产科病历中需要填写的护理记录、表格比较多,护理记录前后不符合;胎心观察、胎心监护的结果和变化未及时同步记录;接生完成后未及时进行产时记录和新生儿记录;由于医生和护理人员观察记录的时间段不同及沟通不到位导致医护记录不相符,没有用规范的方法修改护理文书而在医嘱单和护理记录上进行涂改等[3]。

2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2.1 对产妇的护理指导工作加强

正确的认识能够对实践进行有效指导,因此对产科护理管理风险发生进行预防关键处在于正确认知分娩。要将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切实降低,首先需要对产妇出现负面心理情绪的具体因素实际了解,通过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对产妇进行专业针对性的情绪疏导,引导产妇正确理解分娩是自然过程,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将产妇分娩时可能发生的应激反应减小,使其顺利分娩新生儿,奠定良好的母婴结局基础。护理人员还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诚态度详细向产妇介绍围产期的基本相关知识,告知产妇分娩过程中配合医护,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日常饮食和活动[4]。

2.2 产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管理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是工作人员的素质,产科护理质量、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因此医院应当重视提升护理人员的素养,引导护士主动学习,参加继续教育课程学习;鼓励护理骨干参加专科培训学习等形式,引进产科新技术、新理念,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提高年轻护士的临床核心工作能力及助产技术水平。根据产科专业工作特点,制定产科护士岗位分级培训、考核计划并组织实施,工作中注重培养护士良好习惯的养成,提炼护理核心制度、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各类操作中的原则性问题,进行强化培训和现场督导。

在产科专科培训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培训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应对危急重症的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护理人员参与疑难危重病历讨论;建立科室间联动机制,综合提高紧急处理能力,面对产妇突发状况能够冷静应对[5]。实行责任制护理弹性排班模式,高危孕产妇应交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分管护理工作;加强节假日、夜间、午间等高危时间段的排班。建立随时可参加抢救的产儿科、麻醉科及手术室等产科快速反应团队;逐一建立完善抢救程序及规范,制定应急预案,保障抢救设施设备齐全且处于功能状态。

根据不同孕产妇的性格、阅历等,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进行交流,对不断询问自身情况的孕产妇,护理人员应耐心告知、适时安慰。护理人员加强法律意识,主动学习法律法规,强化自身护理责任感的同时对护理人员和患者双方的合法权益进行积极维护[6]。护理人员应将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评估表客观详细填写,陈述和字迹简明清晰,签名属实,对产妇的信息反复查对,认真做好交接班,在发生护理纠纷时依靠护理记录提供事实根据。通过开展护理风险的预见性教育,可以帮助护理人员预见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可以通过对容易出现矛盾的护理环节调查、分析和总结提高,从而使规避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升[7]。

2.3 医院管理制度的改进

医院应当通过循证提供有效的依据,对产程管理指导、差错事故防范报告等护理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督导,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建立产科护理风险小组,将产妇的意见综合后反馈并落实岗位责任,提升护理服务内涵。根据病区动态弹性排班,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加强节假日、午间、夜间护理细节管理,做好产房、病房环境的消毒工作,避免出现交叉感染。设定适宜的病房温度湿度,减少外来探视人员数量和次数,降低说话音量,为产妇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8]。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产科护理中的潜在风险全面分析,并以此为基礎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处理,将护理管理风险因素的发生和影响降低,在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的同时,减少护理风险环节,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产科安全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谭惠琦,傅晶晶.产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5):9-10,28.

[2] 庞秀香,王秀平.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4):50-51,54.

[3] 潘德华.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和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5):105-107.

[4] 张小燕.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8):84-86.

[5] 罗明香.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1.

[6] 王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252-253.

[7] 黄晓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252-253.

[8] 高娜.产科护理风险的因素及防范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258-259.

(收稿日期:2018-09-17)

猜你喜欢
风险因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PPP项目失败风险因素动态反馈分析
数字出版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
高校体育管理风险因素研究
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研究
遗嘱公证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房地产开发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
简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