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综合茶空间建设途径探析

2018-06-11 01:49杨晓星刘千瑜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建设途径丽江

杨晓星 刘千瑜

摘 要:茶,是一种高雅、休闲且历史悠久的事物,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它展现的不仅是茶叶本身的魅力,而且包含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独特茶文化。在当今社会,茶是不可或缺的一味元素,茶空间也就应运而生。丽江现存的茶空间,在功能和内容方面相对比较单一,以单纯的茶叶经营为主,缺乏功能和内容上更加完善的综合茶空间。本文基于丽江为背景,对其开发综合茶空间的背景、SWOT分析等为基础,对丽江综合茶空间的建设途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丽江;综合茶空间;建设途径

绪 论

我国茶叶历史文化悠久,茶和中华民族的生存是息息相关的,茶文化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茶,在神州大地上的发展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于茶文化的追求不断提高。综合茶空间应时而生,分析其发展进化过程,对于进一步促进茶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多家综合茶空间的调查研究,总结现今我国综合茶空间的概况以及经营模式,并结合丽江开发综合茶空间的背景、SWOT分析等基础,对丽江的综合茶空间的建设途径进行探析。

一、综合茶空间的概念及概况

我国茶历史文化悠久,魏晋南北朝,文人雅士饮茶之风兴起,并且开始书写有关茶的诗词歌赋,茶文化开始出现萌芽。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开始,茶馆开始出现,但仅是为过路的商人提供歇息。宋代出现了专门的茶楼,喝茶之余还可以供人娱乐。

中国的茶并不仅指饮料,它包含着文化、空间、精神等内容,喝茶也意味着语言和感情的交流,与茶相关的场所也代表着它是一种活动交流场所。现在在各种文化交互影响的情况下,很多茶空间融贯东西,通过创新和改良,茶不再是古色古香高高在上的代名词,渐渐的成为一种时尚的存在,被不少的年轻人了解和接纳。

现今,人们对综合茶空间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说法,但大体上都是指专门品茶、喝茶的地方,或中式或西式,体现人性化和个性化,将现代生活与茶结合的场所,大众称之为综合茶空间。

本文所认为的综合茶空间定义为,以品茶、学茶、售茶、游茶、茶宿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茶文化体。致力于打造出一个新型的综合文化项目,力争通过本项目打造以茶为主题,结合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发展一种新型文化推广模式。

二、丽江开发综合茶空间的背景分析

(一)地理位置

丽江市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相连接的部位,具有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丽江市区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丽江,是茶马古道上的贸易重地,自古就拥有丰富的茶源,具有与外来茶文化相交融的机会。其次,丽江茶文化受到了当地纳西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保持了丽江茶文化的原生态,形成了龙虎斗、油盐茶等当地特色茶艺,为丽江综合茶空文化的建设提供良好基础。

(二)交通运输

首先,丽江三义机场是西南地区第五大机场,云南省第二大机场。据丽江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路運输总周转量377864.4万元,机场保障航班53170架次,旅客吞吐量678.4万人次。其次,昆明至丽江、大理至丽江均有铁路客运,境内有丽江火车站,并且丽江到香格里拉的铁路正在修建,预计在2020年完工。再次,丽江境内公路运输线相对较好,拥有大丽高速等高速公路,并且丽香高速也正在建设。良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丽江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丽江茶文化的对外交流。

(三)周边环境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周边分布着许多的茶叶产区,其中著名的有普洱、西双版纳、凤庆、临沧、大理等地。茶源充足,种类丰富,分别有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区的普洱茶,凤庆、临沧等地区的滇红等云南代表茶。且云南多少数民族,茶文化上有着多样性和融合性的特点。

(四)丰富的旅游客源

丽江作为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风景名胜以及独特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每年都会吸引来众多游客到来,据丽江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6年丽江旅客吞吐量达到680万人次,接待海内外游客流量3519.91万人次。其中不乏爱茶之人,客流量越大,茶叶客源市场越广阔,大量的游客可以接触到丽江的茶文化,有助于丽江综合茶空间的对外宣传以及扩大丽江综合茶空间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使丽江茶文化传播交流速度加快。同时,丽江是一座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个美誉的旅游胜地,茶空间和旅游结合,真正做到“游茶、游景、游文化”。

三、丽江综合茶空间建设的SWOT 分析

(一)丽江综合茶空间开发的优势和机遇

1.丽江茶文化与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丽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其辖区内有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等民族,本地居民主要以纳西族构成。各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其中不少民族爱茶,已经在茶文化上烙上了本民族的印记,在少数民族风俗礼仪中茶文化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媒介,形成了独特有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资源。丰富了茶空间建设的多样性,为茶空间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2.历史文化悠久

丽江自古以来是茶马古道之路上的贸易中心,大部分的丽江人围绕茶马古道开展各种活动,并且茶马古道上运送最多的货物便是茶叶。且茶马古道文化,在丽江的历史积淀深厚,培养了丽江悠久的茶文化。

3.国家发展战略支持

“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国务院明确指出:“加快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有利于构成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路国际大通道;有利于提升我国沿边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强与周边国家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增进睦邻友好;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边远地区脱贫致富,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各民族群众共同富裕和边疆和谐稳定”。丽江要抓住机遇,结合优势,更好地打造综合茶空间。

(二)丽江综合茶空间开发的劣势和挑战

1.茶园基础薄弱

相较于普洱、西双版纳等地,丽江仅有华坪县极小规模种茶,缺乏大规模茶园,也没有古树茶园的存在,茶叶资源薄弱,仅靠周边地区的茶山和茶马古道的文化底蕴来支撑,導致丽江茶文化的关系较为松散,在建造综合茶空间时缺乏完整的体系。

2.经营手段单一

现阶段,丽江茶空间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缺乏深层次的开发,经营手段单一,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经营内容仅限于茶叶的销售方面,并没有把茶文化传播给旅游者们。在丽江的一些商户,用日本枯山水的文化风格来装修茶店铺,并且宣扬“和、清、静、寂”的日本茶道精神,对旅游者们认识丽江茶文化造成了阻碍,甚至传递错误的信息。

3.当地政府和居民对茶文化重视力度不够

丽江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产品开发,在文化旅游中更多的是宣传民族文化旅游,并没有深度发掘丽江茶文化旅游的价值,对于丽江茶文化开发的一些问题没有足够重视,缺少相关合理有效政策的出台,导致丽江茶叶市场较为混乱。并且,目前当地居民对茶文化的认知度还不够,尤其是年轻人对于茶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浅薄,缺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四、丽江综合茶空间建设途径探析

(一)完善综合性

丽江综合茶空间实体部分分为“茶品饮”、“茶客栈”、“茶山行”、“茶课堂”四个主要模块,充分体现其完善的综合性。“茶品饮”包括茶友自行冲泡切磋茶艺,或由专业茶艺师负责冲泡品饮。“茶客栈”专门针对游客经营茶主题客栈以及茶主题餐厅。主题客栈,在装修设计上融入茶文化元素,且在房间中配备茶具、茶叶和茶书等。餐厅中的主要菜品都由茶叶加工制作而成,独具特色且具有养生价值。“茶山行”主要是户外活动,客户可以跟随专门人员去茶山进行学习,让钟情于茶的爱好者们享受到纯净无污染的原生茶,更加近距离的感受和体验茶叶的采摘、制作、加工等环节。“茶课堂”模块,组织公益性讲座、专题茶会、主题沙龙、免费提供行业资讯、资源整合对接、项目发布信息等,并且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的快速整合流通。同时,积极开展茶方面的培训,通过创茶导师、专业院校等资源,不定期举办各种培训、茶艺表演等活动。

(二)挖掘文化性

丽江是历史上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具有深厚的茶文化,应该在综合茶空间的构建中积极发掘其文化性。丽江文化种类丰富,有民族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等,都可以很好的与综合茶空间相融合,开发出丽江综合茶空间发展的新模式,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研发文化创新茶,茶叶现在在外形上基本就饼茶、散茶、沱茶等传统的类型,积极结合丽江的东巴纳西文化,研发出创新茶。茶空间的设计主题上,多加入纳西传统民居要素,在软装设计上也加入当地的少数民族特色。另外,在综合茶空间的使用上,不仅仅局限于茶,而是以茶为媒介,把丽江当地的音乐、舞蹈、绘画等都融入其中,增强综合茶空间的多元性。

(三)实现创新性

丽江综合茶空间在完善功能性和挖掘文化性之外,更要积极实现创新性,将综合茶空间融入进互联网,构建虚拟综合茶空间。虚拟综合茶空间主页分为“茶商店”、“茶休闲”、“茶创意”等内容。在“茶商店”中,可购买实体店的茶叶,预约参加真实茶山行,还可以预订实体茶客栈住宿。在“茶休闲”里,用户可以欣赏茶山美景的视频,欣赏茶艺师的茶艺表演,了解茶艺知识等。在“茶创意”中,用户可以通过“VR”、“3D”等技术来体验一把虚拟的茶叶种植、采摘和制作、冲泡等环节。努力打造线上线下同步经营,虚拟综合茶空间和实体综合茶空间实现无缝结合,使客户体验感更佳丰富。

结论

综上所述,国家政策上大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综合茶空间拥有广阔的市场,其发展势头迅猛,正在作为一种产业新元素被不断的开发利用。本文基于丽江为背景,以其开发综合茶空间背景、SWOT分析等为基础,对丽江综合茶空间的建设途径提出了完善功能性、挖掘文化性和实现创新性三个方面的探析,希望能够为丽江综合茶空间的构建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余沙沙.茶文化旅游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陈爱梅.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J].福建茶叶.2016.8

[3]杨慧,凌文锋.滇藏线中转站茶马贸易在丽江的形成[J].中国文化遗产.2010.4

杨晓星、1988年、女、河北保定、研究生、讲师、旅游管理

刘千瑜、1996年、女、河南开封、本科在读、无、文化产业管理

项目: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丽江综合茶空间建设方案——游茶游景游文化

猜你喜欢
建设途径丽江
丽江正年轻
丽江三朵节
丽江的荒
叫一声丽江
绽放的丽江
论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
浅谈数字档案资源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我的丽江谣
探索蔚县绿色矿山建设之路